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7859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科 研 和 教 师 素 质一所好的学校不仅培养优秀的学生,也培养 优秀的教师。教师在履行职业责任的同时,也必然发展 了自己。什 么 是 教 育 科 研?教育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以培养人为 根本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对教育现象 的不断深入认识,就产生了对教育本身 规律性的研究,即以科学研究的各种方 法,对教育的现象、特点、规律进行的 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称之谓教育科研.什么是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指的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心理品质行为能力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教育改革召唤 教育科研 全国第三次全教会1999年6月决定中, 把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全面推进 素质

2、教育的保证。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6月决定 中,对全国三类地区教育发展作出规划, 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在2010年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教育水平.1、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项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狭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和终身的发展。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门类比重 科学素养 实用技能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重在社会责任感 培养。 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新知识新概

3、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基础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长期的输式学习使学生内向、被动、恭顺、 缺少自信 倡导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过程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甄别与选拔 发现与发展 多元与多样 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统一性与多样性 适应特殊性 2、新课程改革带来学校和教师的变化?学校教学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是课程的有机体现,课堂教学是学校 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和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 平台”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区别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区别教师的角色发生什么变化 ?n1.教 师 是 学 生 学 习的

4、促 进者n能力的培养者 人生的引路人n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n教育心态 教学情境n3.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行为发生什么变化 ?1.(师生关系) 强调尊重、赞赏3. ( 同事关系) 强调合作、团 队 2.(教学关系) 强调帮助、引导4. (自我认识) 强调总结、反思 学校管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二、教师教育需要教育科研教师教育”指对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 相应的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资格水平和 素质能力。1996年,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教师之教育”寻求 新视角中的教

5、师。 发达国家的教师要求: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优秀教师特殊素质能力形成时间分布 中学教师各种特殊能力形成时间的分布各种特殊能力大学前大学期间职后(%)(%)(%)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18.9512.6368.42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21.6512.3765.98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19.5911.3469.08语言表达能力34.6920.4144.90教学科研能力18.1811.1170.71教育机智19.1911.1169.70与学生交往能力21.4310.2168.37平 均21.9512.7465.31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将不只是简单地 完成上课的任务,而应在不断的研究 的过程中

6、探索教育的规律,研究教育 问题,使其教育行为更加符合教育规 律,教育方法更适合所面临的环境和 变化成长的学生。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适应和发现期 (13年)稳定期 (4 6年)试验期/重新评价期 ( 715年)平静期/保守期 (2030年)教师科研的三个时期起步适应期坚持发展期成熟自由期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方向1.专业的含义指一群社会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2.专业要求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专业情意四、教师科研基本特点1.教师科研是“大田”、“车间”的研究2.教师不是专业研究队伍3.让行动研究来开辟学校科研天地4.在总结经验中强化科研意识教 师 科 研 的 特 点: 科研形式科研范围围科研思考重点教师师参加科研的意义义在于教师师的 学习习成长长五、教育研究活动的四个不同的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六、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教育科研的力量凝聚力 开发力引导力 提升力、研究教育科学将成为教师成长的选择1.教师必将因为自己肩负责任的改变而选择.2.教师必将因为自己承担任务的改变而选择.3.教师必将因为未来教学角色的转换而选择.4.教师必将为提升自己主体精神价值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