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02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上饶县江西省上饶县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析)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按照西方的礼仪,双方在做面对面的交流时,应该用眼睛直视着对方的眼睛。因为那是你尊重对方的表示,是你在认真聆听对方话语的证明。而中华民族似乎没有这样的谈话礼仪,我们只是一味讲求洗耳恭听。为了这洗耳恭听,那听者竟然常常是低着头的。于是,自然也就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睛了。后来,渐渐地便开始有人非议国人的这种说话习惯,拿他人的礼仪挑剔起自家的礼仪,弄得我们仿佛压根儿就不懂得谈话的礼节似的。其实,相

2、比于西方,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最长于倾听的民族。我们对“宁静致远”的崇尚,对“沉默是金”的信奉,所表达的无不是对倾听的热爱。听觉的内涵是谦逊的。在拉丁语中,“听”本身就有恭敬、顺从的意思。事实上,若是没有了这样谦逊的情感,听便只能沦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即使话语进入了我们的耳朵,它也仍旧难以抵达我们的心灵。总之,真正的倾听永远离不开谦恭的内心。迎取对方声音的应该是我们的耳朵,而非我们的眼睛。此时此刻,我们的心灵之门正在向对方敞开,我们丝毫没有心不在焉。况且,话语交流过程当中那专注的眼神,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不分散我们倾听时的注意力呢?就视觉来说,距离始终是必要的:太远看不清,太近看不成。就因为

3、这距离的存在,招惹得那惯用眼睛的西方人只好借助亲吻和拥抱来弥合彼此身体之间的隔阂。中国人既不喜欢亲吻,亦不喜欢拥抱,那是因为我们彼此的身体之间本来就没有隔阂。要知道,听觉取消距离,声音从一个人的口中直达另一个人的耳朵,随即触动其心弦,进而引发双方身体的共鸣和默契。不用亲吻,也不用拥抱,彼此便可感受到来自你我身体的友爱和温暖。可见,亲吻和拥抱所象征的不能说不是一种热情的关系,但拒绝亲吻和拥抱却也并非就是在刻意传达着某种冷漠。我们的误解源于我们的无知,倘若我们能深深领会听觉的真谛,还有我们那根深蒂固的倾听习性,我们便不难明白,在听取对方讲话时,我们确实是不愿盯着对方的眼睛或面孔的。毕竟,听觉的谦逊

4、与专注造就了我们高度敏感的心性,而视觉在本质上又是富有好奇与急切- 2 -的进攻性的,因此,注定我们不好意思将这种目光直对他人的眼睛或面孔。我们与生俱来的腼腆以及含蓄,实际上恰是同我们的这种视听习惯息息相关。所谓的羞感,也只能在这种倾听的过程中得以生成。我们倾听着,我们羞涩着,这羞涩更与我们的心存敬畏紧密相连。说实话,我们这个民族的许多优点,都是来自于它对耳朵的倚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双方在做面对面的交流时,西方以用眼睛直视对方的眼睛为尊重对方的表示,而我们中华民族则讲求洗耳恭听。B. 国人长于倾听的习惯本无可非议,如果拿他人的礼仪来挑剔我们的礼仪,会弄得

5、我们仿佛压根儿就不懂得谈话的礼节。C. 在拉丁语中,“听”本身就含有恭敬、顺从的意思,西方的谈话礼仪忽视了“听”的重要性,可见其偏离了对“听”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D. 虽然亲吻和拥抱能够象征一种热情的关系,但感受彼此身体的友爱和温暖的关键是彼此身体之间的无隔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视觉在本质上富有好奇与急切的进攻性,所以要想深刻领会对方言语的真谛,我们便不能看对方的眼睛或面孔。B. 腼腆以及含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与我们的视听习惯息息相关,与我们的心存敬畏紧密相连。C. 在双方面对面交流时,取消距离的听觉似乎比视觉优势更明显

6、,声音可以触动听者的心弦,进而引发双方身体的共鸣和默契。D. 在话语交流过程当中,迎取对方声音的应该是我们的耳朵而非眼睛,因为专注的眼神可能会分散我们倾听时的注意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听贾宝玉说话时,不会一直目不斜视地盯着他的眼睛,因为低头旁顾的娇羞更能表达出旷世的深情。B. 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描绘的正是一种倾听离别话语时的缱绻和羞涩。C. 我们民族的许多优点都来自对耳朵的倚重,倾听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性,它使我们的羞感得以形成。- 3 -D.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国人崇尚“宁静致远”,信奉“

7、沉默是金”,而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答案】1. C 2. A 3. D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敢为人先”章开沅彭剑1958 年“大跃进”开始后,各行各业竞放“卫星”。章开沅说:“要放,我就放一个大的。”他要在武汉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自然灾害”异常严重的 1961 年,能在武汉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实乃空前之举。这是第一场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章开沅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从辛亥革命看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被新华文摘全文刊登;会上学者们对张謇的热烈讨论,使他决心投身于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而老革命家吴玉章希望将来有辛亥革命的

8、大著作问世的想法,也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会议之后,章开沅一头扎进了张謇的研究之中。1962 年,他被借调到全国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一边搜集、整理北洋时期的文史资料,一边研究张謇。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张謇传稿的写作。稿成,交上海人民出版社。没多久,稿子被寄了回来,里面贴满了签条,都是提醒作者,对张謇的评价太高了,需要加强批判。章开沅一看,如果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改,等于整本书都要被推翻。他感觉没法改,于是把稿子收了起来。这一收,就是 20 多年,直到 1986 年才由中华书局出版。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章开沅在大陆率先涉足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他曾经笑言:“我一生在学术上做

9、了两件事。一是把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世界,并把国外的研究引入到中国;二是让国际教会大学史研究走进中国,又让中国的研究走向世界。” 章开沅治学圆融通达,既强调“独寻真知”,也提倡“参与史学”。据他讲,史学家的参与,主要是研究中的移情,“设身处地”地进入到研究对象的时代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 4 -历史。当然,史学家的参与,也包含为当今社会服务的一面。他一直都非常愿意贡献自己的智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在主持编撰辛亥革命史期间,通过申报审批,章开沅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成立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室。1984 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20 世纪 90 年代,更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沿用至今。经过几十年精

10、心打造,这个研究所已成为享誉学界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机构。章开沅总结,培育、经营好一个研究所,必须有“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有一个头,意味着有思想、有理念、有战略眼光。要不然,在学术的大棋局中,研究所处于什么位置,自己都闹不明白,就无法准确定位,更不要谈做大做强。有一副肩,意味着有担当。一个研究机构,若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一些领导潮流的举措,是很难做好的。领导潮流,在很多时候意味着风险。没有一副铁肩,不能勇于担当,害怕冒风险,就不可能领导潮流。作为研究机构的领导者,有一副铁肩,还意味着要为同仁创造一个宽松的、能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环境。有一双腿,意味着勤于走动。在章开沅看来,学术带头人的腿,应该走

11、一线,走基层。走一线就是冲锋陷阵,自己带头干,发现材料,开拓领域,带着大家干。而他所说的腿勤,还有另一方面,即要勤于发现人才,求贤若渴。【相关链接】章开沅,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史学的领军人物。曾先后四次请辞“资深教授”头衔,并终于在 2014 年 4 月完成夙愿,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头衔第一人。有人问我:“您所创办的这个研究所发展到今天,有没有什么危机?”我认为,今日最大的危机,是围着项目转。当然,这不仅仅是本研究所的危机,也是整个学术界的危机。“项目”的背后是“基金”,跟着项目跑的本质,其实就是围着金钱转。今日很多人所做的学问,追求的是金钱,而

12、不是真理,完全远离学问之道。 章开沅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07 月 28 日 10 版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武汉召开的全国性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是在学术“放卫星”的氛围下举行的,有一定的时代特征。B. 章开沅被借调到全国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后,搜集、整理北洋时期的文史资料,开始把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世界。C. 章开沅治学圆融通达,对自己写作的张謇传稿不按出版社的要求改,虽然后来自己的稿子一收 20 多年。- 5 -D. 章开沅在张謇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辛亥革命史、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教会大学史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5. 下列对实用文

13、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章开沅“敢为人先”的精神选取材料,不但交代了他学术研究上的开拓性,也写到他在研究精神方法、研究团队建设方面的独到见解。B. 章开沅“参与史学”的理论强调移情,认为要深入到历史情境中去,这和他辞去“终身教授”、不搞项目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静下心来,坚持真理,严谨治学。C. 文章介绍章开沅在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背景,能从侧面烘托出他热心学术研究的精神;当下的学术研究环境让他担心,表明其坚持学术纯洁的赤子情怀。D. 文章用了叙述和评述两种方式,叙述重在介绍章开沅研究的事迹,评述重在揭示其研究的价值、意义,引用他的见解、主张有力地呼应了作者的评述。6.

14、 从章开沅教授创建研究所要“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的说法中,你看出他有哪些可贵品质?请简要概括。【答案】4. B 5. B 6. 有思想、有理念、有战略眼光;有担当,敢冒风险,领导潮流;顶住压力,尊重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不怕吃苦,深入一线,带头实践;勤于发现人才,求贤若渴。【解析】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及概括。章开沅教授的可贵品质,结合“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分析,“一个头”,有思想、有理念、有战略眼光;“一副肩”有担当,敢冒风险,领导潮流;“一双腿”不怕吃苦,深入一线,带头实践。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

15、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如“一双腿”不怕吃苦,深入一线,带头实践。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6 -治印聂鑫森著名的老篆刻家厉刃,一早起来,心情特别好。他先在院子里看了看花架上一盆盆的太阳花。猩红的花骨朵正迎着霞光慢慢地展开,然后踱进他的书房。书房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是他亲手写和刻的三个篆字:“石窝窝”。这个名字似乎有点土,但却很有意味,桌子上、博物架上,到处堆着各种各样的印石和关于篆刻的书籍,空气里飘袅着石头的气息。昨夜,厉刃其实睡得很迟,一口气为本城评选出来的五名优秀的清洁工人,各刻了一方印。是总工会的同志交下的任务,酬金当然是按他的润格,每印四

16、千元。但厉刃说:“为他们刻印,我分文不取,而且要刻好。”这几方印确实刻得既有气势又有韵味,采用的是汉官的风格,下刀雄浑奇肆,但细部却又婀娜多姿。他觉得这些身处底层的工人,正直朴厚,情感丰富,有一种值得人钦佩的奉献精神。刻完印,已是凌晨三点,他又兴致勃勃地把印文和边款拓到宣纸册页上,将来可以收入到他出版的印谱中去。老伴忽然走进来,说:“有个年轻人要见你,他是市政府办公室的主任,叫任之。”厉刃说:“我并不认识他,不见,哪有来这么早的?”老伴说:“八点都过了,还早?也许人家有急事呢,我去叫他进来吧。”厉刃点点头说:“也好。”走进书房里来的任之很年轻也很英俊,上穿银灰色短袖衬衣,系着一根紫红色的领带,下穿一条牛仔长裤,挺时髦的。“行石老先生,冒昧打扰,请您原谅。”“行石”是厉刃的字,任之不直呼其名,可见这小伙子是很懂礼貌的。任之递过一张介绍信,上面写着“兹有任之主任前来拜访,求请为市长华阳刻一印章。”“行石老先生,不知可否?”厉刃笑了笑:“我给任何领导刻印,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