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简答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6261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机电一体化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简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5 次) 答:机械本体、动力系统、检测传感系统、执行部 件和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五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 成所规定的目的功能。通过接口及相应软件有机结 合在一起,构成内部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 整产品。 2、齿轮传动中齿侧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消 除直齿圆柱齿轮的齿侧间隙?(6 次) 答:齿轮的啮合间隙会造成传动死区(失动量) , 若该死区是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 常会使系统产生以 15 倍间隙而进行的低频振荡。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则多采用各种调整齿侧间隙的 方法来消除或减小圆柱齿轮的啮合间隙,常用的方 法有:偏心套调整法、轴向垫片

2、调整法、双片薄齿 轮错齿调整法等。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仿真的模型主要有哪几种?分 别应用于系统设计的哪个阶段?(10 次)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仿真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和描述模型。当仿真模型是物理模型时, 为(全)物理仿真;是数学模型时,称之为数学 (计算机)仿真。用已研制出来的系统中的实际部 件或子系统代替部分数学模型所构成的仿真称为半 物理仿真。计算机仿真、半物理仿真、全物理仿真 分别应用在分析设计阶段(软件级) 、部件及子系 统研制阶段(软件硬件级)实时仿真、系统研制 阶段(硬件级)实时仿真阶段。 1.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预紧方法有哪些? 圆柱直齿轮的齿侧间隙的调整

3、方法有哪些?(6 次)答: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预紧方法有: 螺纹预紧调整式、双螺母差齿预紧调整式、双螺母 垫片预紧调整式、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单螺母 变位导程自预紧式。2)方法有:偏心套调整法、 轴向垫片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周向拉 簧式、可调拉簧式) 。 2、什么是 PID 调节器?三部分在系统调节中各起 什么作用?(3 次) 答:按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的调节器, 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 量,简称为 P(比例)I(积分)D(微分)调节器, 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调节 器。 a. PID 调节器中比例调节起纠正偏差的作用,其反

4、 应迅速; b. 积分调节能消除静差,改善系统静态特性; c. 微分调节有利于减少超调,加快系统的过渡过 程。 3、何谓概念设计?简述概念设计的设计过程。 (7 次) 答:概念设计是指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 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 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 设计过程:设计任务抽象化,确定系统的总功能 将总功能分解为子功能,直到功能元寻找子功能 (功能元)的解将原理解进行组合,形成多种原 理解设计方案对众多方案进行评价决策,选定最 佳方案概念产品。 1、机电一体化系统仿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所起 的作用是什么? 2、答:在进行项目的设计和规划事,往往需要 对项目

5、的合理性、经济性等品质加以评价;在系统 实际运行前,也希望对项目的实施结果加以预测, 以便正确、高效的运行策略或提前消除设计中的缺 陷,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际系统的运行水平。采用仿 真技术可以省时、省力、省钱地达到上述目的。 3、PLC 控制系统有何优越性? 答:PLC 主要具有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灵活 通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PLC 提供标准通信接 口,可以方便地构成 PLC-PLC 网络或计算机-PLC 网 络,PLC 应用程序的编程和调试非常方便,PLC 具 有监控功能。 2、齿轮传动中各级传动比的最佳分配原则分别有 哪些,各使用在那些场合?(5 次) 答:齿轮传动中各级传动比的最佳分

6、配原则: a. 重量最小原则(结构紧凑) ;b.转动惯量最小原则 (快速响应) ;c.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精度) 结合可行性、经济性对转动惯量、结构尺寸和传动 精度提出适当要求: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的齿轮采 用重量最轻的原则;要求运动平稳、起停频繁和动 态性能好的轮系采用最小转动惯量原则、输出轴转 角误差最小原则;提高传动精度和减小回程误差为 主的轮系采用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3、 简述直流伺服电动机脉宽调制(PWM)的工 作原理。 (8 次) 假设输入直流电压 U,可以调节导通时间得到一定宽度的与 U 成比例的脉冲方波,给伺服电动机电 枢回路供电,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改变电枢回路的 平均电压,从

7、而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 Ua,使直流 电动机平滑调速。 设开关 S 周期性的闭合、断开,周期是 T。在一个 周期内,闭合的时间是 ,断开的时间是 T-。若 外加电源电压 U 为常数,则电源加到电动机电枢 上的电压波形将是一个方波列,其高度为 U,宽带 为 ,则一个周期内的电压平均值为: 所以,当 T 不变事,只要连续改变 (0T)就可以连续的 使 Ua 由 0 变化到 U,从而达到连续改变电动机转 速的目的。 1.简述对滚珠丝杠副进行间隙调整和预紧方法 答:通常采用双螺母预紧和单螺母(适于大滚珠, 大导程)两种方法,将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以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并可提高滚珠丝杠副的刚 度,

8、常用的双螺母消除轴向间隙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螺纹调隙式、垫片调隙式和齿差调隙式三种,单螺 母消隙常用增大滚珠直径法和偏置导程法两种预紧 方法。 2.步进电机的输入信号是什么?如何实现对其传速 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答案:步进电机的输入信号是脉冲序列。 步进电机的步矩角 与运行拍数 m、通电方式 k(m=kN,单拍时 k=1,双拍时 k=2,N 为定子绕 组的相数) 、转子的齿数 z 有关。步进电机定子绕 组通电状态的改变速度越快,其转子旋转的速度越 快,即通电状态的变化频率越高,转子的转速越高。改变步进电机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转子的旋转方 向随之改变。 3、简述数控设备中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组成和功能

9、。 (6 次) 答:计算机数控装置主要由于数字控制装置、输入 输出设备和驱动控制装置等组成 计算机数控装置将数控加工程序通过输入装置输入 人数控制装置,在数控装置的的控制下,通过输出 设备输出各种信息和指令,而驱动装置驱动机床各 部分有序的运动,控制个坐标轴的进给速度,进给 方向和位移量等 1什么是传感器的校准?并简述如何进行校准? 1答:传感器在使用前、使用中或搁置一段时间 再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复测或做必要的调 整和修正,以确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这个复测调 整过程称为校准。 为了对传感器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和高精度的基 准,在一些测量仪器中特别是内部装有微处理器的 测量仪器中,很容易

10、实现自动校准功能。对传感器 进行校准时,需要精度比它高的基准器,这种基准 器受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参数 会随之改变。因此对这种基准器还要用更高精度的 基准器来定期校准。 2步进电动机的输入信号是什么?如何实现对其 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答:步进电机的输入信号是脉冲序列。 步进电机的步矩角 与运行拍数 m、通电方式 k(m=kN,单拍时 k=1,双拍时 k=2,N 为定子绕组 的相数) 、转子的齿数 z 有关。步进电机定子绕组 通电状态的改变速度越快,其转子旋转的速度越快, 即通电状态的变化频率越高,转子的转速越高。 改变步进电机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转子的旋转方 向随之改变。

11、计算机 3、图示为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电机线圈的电流为 i;L 与 R 为线圈的电感与 电阻;电机的输入电压为 u;折算到电机转子轴上 的等效负载转动惯量为了 M;电机输出转矩和转 速分别为了和 w;Ke 和 Kt 分别为电枢的电势常数 和转矩常数,试求输出转速与输入电压之间的传递 函数。解: e=KE T=KTi KTI(s)=JM(s)s =GM(s)T GM=1/JMs 4、已知某四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的转角误差 为1=2=8=0.004 弧度,各级减速比 相同,即 i1=i2=i8=2,求该系统的最大转角误差 max。 解:由系统可知: 则系统可能的最大误差为:2

12、已知某工作台采用直流电机丝杠螺母机构驱动, 已知工作台的行程 L=250mm,丝杠导程 t=6mm, 齿轮减速比为 I=4,要求工作台位移的测量精度为 0.01mm(忽略齿轮和丝杠的传动误差) 。 (1) 试采用高速端测试方法,确定旋转编码器的 每转脉冲数。 (2) 若将传感器与丝杠的端部直接相连,ns=500 脉冲/转的旋转编码器是否合用。解: 2已知某工作台采用直流电机丝杠螺母机构驱动, 已知工作台的行程 L=250mm,丝杠导程 t=4mm,齿轮 减速比为 i=5,要求工作台位移的测量精度为 0.005mm(忽略齿轮和丝杠的传动误差) 。 (1)试采用高速端测量方法,确定旋转编码器的 每

13、转脉冲数。 (12 分) (2)若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工作台的位 移,试确定传感器的分辨率 。 解:(1)高速端测量 设传感器的每转脉冲数为 n ,每个脉冲对应工作 台的位移为由测量精度,L0.005mm,则 脉冲/转 选取 n=200 光电编码器,则理论测量精度满足题目要求。 (2)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 传感器的分辨率应满足5、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双螺母齿差调整预紧式滚珠 丝扛,其基本导程为 l0=6mm、左端齿轮齿数为 100、右端齿轮齿数为 98.当两端转向相同事,一端 的外齿轮相对于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 2 个齿时,试 求两个螺母之间产生的相对轴向位移? 解:左端外齿轮旋转一周,

14、螺母轴向移动 6mm, 则每转一个齿,螺母的轴向移动 6/100=0.06mm; 右端外齿轮旋转一周,螺母轴向移动 6mm,则每 转一个齿,螺母的轴向移动 6/98=0.0612mm; 当两端转向相同事:一端的外齿轮相对于另一端的 外齿轮转过 1 个齿时,相对移动的轴向距离为 0.0612-0.06=0.0012mm,所以当一端的外齿轮相对 于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 2 个齿时相对移动的轴向距 离为(0.0612-0.06)*2=0.0024mm。设有一小功率电动机驱动的二级齿轮传动减速系统 如图所示,假设齿轮箱的传动效率为 100%,齿轮 箱的总传动比 i=2,已知齿轮采用相同材料,齿轮 的宽度

15、相等,各齿轮的模数 m=4,主动齿轮的齿 数:z1=z3=30,请根据转动惯量最小原则设计齿轮 传动系统,计算各级齿轮传动比和齿轮 2、齿轮 4 的齿数。解:设一级齿轮的传动比为 i1,转换到电机轴的齿 轮惯量:根据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令 ,得 或 i1=i21.414,z2=z4=42综合3、某车间内的两条自动生产线上需要款搬运机 器人,用于生产线间的产品搬运,如果该款机器人 需要进行概念设计,请制订出概念设计的流程。 解:产品概念设计决定性地影响产品创新过程中后 续的产品详细设计、产品生产开发、产品市场开发 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包含以下流程: (1)首先是将设计任务抽象化,确定出系统

16、的总功 能; (2)根据系统的总功能要求和构成系统的功能要素 进行总功能分解,划分出各功能模块,将总功能分 解为子功能,直到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的功能元,形 成功能树;确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3)对各功能模块输入输出关系进行分析,确定 功能模块的技术参数和控制策略、系统的外观造型 和总体结构; (4)寻找子功能(功能元)的解,并将原理解进行组合, 形成多种原理解设计方案; (5)以技术文件的形式交付设计组讨论、审定。由 于体现同一功能的产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工作原理;(6)方案进行整体评价: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整体评 价,选择综合指标最优的设计方案。最终选定最佳 方案形成概念产品。5、根据图示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分析传感 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膜盒 2 的下半部 与壳体 1 固接,上半部通过连杆与磁芯 4 相连,磁 芯 4 置于两个电感线圈 3 中,后者接入转换电路 5. 气体压力传感器由敏感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