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6184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04《全等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2 27 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例 1、如图 2-7-1,已知 AB=CD,DEAC,BFAC,E、F 为垂足,DE=BF,问:AB 与 CD 平行吗?说明理由.题练 2、如图 2-7-3,在ABC 中,ADBC 于 D,AD 与 BE 相交于 H,且 BH=AC,DH=DC,那么ABC= 度。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例 2、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A中线上 B角平分线上 C高线上 D不能确定题练 3、 (2007 年茂名市) 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则点D到AB的距Rt90

2、ABCCBAC在中,2CD离是( )A1 B2 C3 D4题练 4、如图 2-7-4,直线 l1,l2,l3表示三条相互相交的道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道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选择题1、如图 2-7-8,在ABC 中,C90,D 是 AB 的中点,从 D 分别引 AC,BC 的垂线,垂足是 F,E,连结 FE,得到四个小三角形,下而结论正确的是( )A这四个三角形都全等BADF 与DEF 不是全等三角形CBDE 与DEF 不是全等三角形DCEF 与DEF 不是全等三角形第 2 页 共 9 页2、如图 2

3、-7-9,PDAB 于 D,PEAC 于 E,且 PD=PE,则APDAPE 的理由是( )ASAS BAAS CSAS DHL3、如图 2-7-10,ABC 的高 BD,CE 相交于点 O,若 OD=OE,AO 的延长线交 BC 于点 M,则图中有( )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6B7C8D94、如图 2-7-11,ABC 中,C90,AM 平分CAB,CM2cm,那么点 M 到 AB 的距离为( )A1cm B2cm C3cm D4cm5、 数学活动课上,小敏、小颖分别画了ABC 和DEF,尺寸如图 2-7-12.如果把小敏画的三角形的面积记作 SABC ,小颖画的三角形的面积记作 SDEF

4、,那么你认为( )(A)SABCSDEF (B)SABCSDEF (C)SABC= SDEF (D)不能确定第 3 页 共 9 页6、如图 2-7-13,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到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BCDA30AB C D ABCD1 23 3313314二、填空题7、RtABC,RtABC中有斜边 AB=AB,直角边 AC=AC,那么另一对直角边 BC 与 BC_(填“相等”或“不相等” ) ,依据是_.8、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_个.9 在ABC 和DEF 中,ACBDFE90,ACDF,绐出下列条件:AB,BEABDE,BCEF.其中能使ABC 和

5、DEF 全等的条件是_(把满足要求的条件的序号都写上)10、如图 2-7-14,在等腰直角三角 ABC 中,A90,B 的平分线交 AC 于点 D.如果 BC=12,那么 AB+AD=_.第 4 页 共 9 页11、 (07 年山东聊城市)如图 2-7-15,是直角三角形,如果用四张与全等的三角形纸片恰好拼成一个等腰梯形,ABCABC如图 2,那么在中,的值是RtABCAC AB17、如图 2-7-21,在ABC 中,AB=AC,BAC120,ABC 的平分线 BD 交 AC 于点 D,从点 D 引 BA 的垂线,垂足是 E,如果AE=1,那么 CD=_.三、解答题12、如图 2-7-16,B

6、CAF,DEAF,ABEF,ADCF,则 BCDE.请说明理由.13、 (07 年内江市)如图 2-7-17,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ACBECDACD,BD,并延长交于AEAEBDF(1)求证:ACEBCD(2)直线与互相垂直吗?请证明你的结论AEBD第 5 页 共 9 页14、 (07 年辽宁省)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EDA如图 2-7-18 放置,点B、A、D在同一条直线上。操作:在图中,作ABC的平分线BF,过点D作DFBF,垂足为F,连结CE。探究:线段BF、C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说明:如果你无法证明探究所得的结论,可以将“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E

7、DA”改为“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ABC和等腰直角EDA(点C、A、E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他条件不变,完成你的证明,此证明过程最多得2分。15、 (07 年哈乐滨市)如图 2-7-19 中图 1,在正方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平分,交于点ABCDACBDEAFBACBDF(1)求证:;1 2EFACAB(2)点从点出发,沿着线段向点运动(不与点重合) ,同时点从点出发,沿着的延长线运动,点1CCCBBB1AABA与的运动速度相同,当动点停止运动时,另一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如图 2,平分,交于点,1C1A1C1A11AF11BACBD1F过点作,垂足为,请猜想,与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8、;1F1111FEAC1E11E F111 2ACAB(3)在(2)的条件下,当,时,求的长113AE 112C E BD二、 解答题13、在ABC 中,A90,2B3C,求B、C 的度数.14、如图 2-5-24,已知在ABC 中,BE、CF 分别是 AC、AB 边上的高,D 是 BC 的中点,求证:DE=DF.第 6 页 共 9 页15、 (2007 年兰州市)在RtABC中,ACB90,CAB30,用两种方法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且要求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6、 (2007 年金昌市)如图 2-5-26,一位同学拿了两块 45 三角尺MNK,ACB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

9、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4(1)如图(1) ,两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周长为_(2)将图(1)中的MNK绕顶点M逆时针旋转 45,得到图 26(2) ,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周长为_(3)如果将MNK绕M旋转到不同于图(1)和图(2)的图形,如图(3) ,请你猜想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4)在图(3)情况下,若AD1,求出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例 3、如图 2-5-7,在ABC 中,ACB90,CA=CB,CDAB,垂足为 D,E、F 分别是 BC、AC 上一点,CE=AF,求证:DFG 是等腰三角形.第 7 页 共 9 页题练 5、 (07 年山西太原市

10、)如图 2-5-8,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O作OD1AB于D1,过216D1作D1D2BD于点D2,过D2作D2D3AB于D3,依次类推其中的OD1D2D3D4D5D6D7_cm题练 6、 (07 年泰州市)如图 2-5-9,直角梯形中,ABCDADBCABBC2AD 3BC ,将腰以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至,连结,则的面积是 45BCDCDD90EDAECE,ADE题型 2、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例 4、如图 2-5-10,广场上有一个充满氢气的气球P,被广告条拽着悬在空中,甲乙二人分别站在E、F处,他们看气球的仰角(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分别是 30、45,

11、E点与F点的高度差AB为 1 米,水平距离CD为 5 米,FD的高度为 0.5 米,请问此气球有多高?(结果保留到 0.1 米)第 8 页 共 9 页题练 7、如图 2-5-11,在一间教室内有一个长为 2a(a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倾斜角为 60.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 45,则这间教室的宽AB的长度为_米(结果不作近似计算). 四、附加题17、如图 2-5-27,在ABC 中,BCA90,D 是 AB 的中点,A=1,1=B,2=A,B=2A,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8、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

12、度数是_.19、 (07 年河北省)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 2-5-28 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1)在图()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2)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 )所示的位置时, 一条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交BC边于点D,过点D作DEBA于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移到图 15-3 所示的位置(点F在线段AC上,且点F与点C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