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6081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ING JIAN LUN TAN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 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改革 不断拓展和深入的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2008 年以来全球的金融风暴产生的经济滑坡所 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以致我国今年的 “”,屡屡将经济理论界研究的一个 重要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严 峻地推到实践与理论的前沿,这势必要在 理论上作出准确回答,并在改革开放30年 来的实践中加以验证。 一、已有的理论及评价 传统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公平是指社 会成员的收入均等化,效率是指经济资源 的有效优化配置。纵观西方经济学对公平 与效率关系问题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倾向

2、 性观点。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公平与效 率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市场依据经济效率向生产者提供报酬。欲使效率 增长,必须使报酬有差异;欲使收入均等 化,便不会使社会保持高效率。另一种倾 向性观点则相反,认为公平与效率没有明 显的交替关系,而是正相关关系。 替代论认定,市场作用越大,个人收入 差距越大,越能刺激人的进取精神,效率 就越高;市场作用越小,效率则越低。就 市场作用和扩大收入差距作为一个因素对 效率提高这一点而论,有其客观而合理的 因素,但替代论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绝对 对立起来,看不到收入的不均等一方面能 刺激效率,另一方面会起到降低效率的作 用,甚至引起社会骚动震荡而急剧降低效

3、率。从理论上看,替代论认为公平与效率 两个政策目标是互相抵触的,不相容的, 一方的提高是以另一方的绝对丧失为代价 的,即欲提高效率就要牺牲公平,为收入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再思考兼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摘 要 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正相关理论与替代理论都有其合理因 素,又有其不足;公平与效率关系既无纯粹的替代关系,也无纯粹的正相关关 系,而是两种关系之间的相互交融关系。而以何种关系为主是随着经济运行而易 位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应是多重结构的交融关系。有效而合理的经济运行 路径应该是:依次循着正相关关系为主或替代关系为主的交融关系的正确轨迹前 进发展的。偏离这条轨迹,越出交融关系的度,定会走

4、向极端,必然顾此失彼, 甚至两者皆失。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灵活遵循和运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效 率提高中的公平原则和合理区间的确定原则。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正相关论 替代论 交融关系 最佳接洽点 合理区间邬涵辉理论探索XING JIAN LUN TAN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这样,替代论就夸 大了替代效应,夸大了两者对立方面,忽 视了统一或可统一的方面,看不到替代效 应中还有着正相关效应的一面。从方法论 上看,是在绝对不相容中处理两者的关 系。正由于此,西方社会(排除社会制度 性质)在实践中难以找到公平与效率的最 优交替途径

5、和同时实现效率提高和收入均 等的接洽点,不是顾此失彼,就是顾彼失 此,甚至两者皆失。 正相关论认为收入均等化会带来经济效 率的提高,其理由不无可取之处,揭示了 平等分配对效率提高的合理性一面,但它 将公平与效率绝对统一起来,未见收入的 均等化既对效率有正相关效应,又对效率 有负效应,甚至有助于懒汉式的社会心理 的滋长,超出国家福利支出负荷而导致效 率下降,最终使公平与效率都难以实现。 因此,从理论上看,正相关论与替代论相 反,忽视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而片面 认为收入均等程度提高对效率仅有促进的 一面,却未见其对效率促退的一面。正由 于理论上的片面性,致使实践中必然出现 偏差,以致最终倒向替代

6、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替代论和正相关论的缺 陷在实践中不乏例证。二战前的西方国家 绝大多数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50年 代和1960年代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奉行 效率先行的政策,都曾带来经济的增长, 但贫富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 起社会急剧震荡,反而影响了效率的提 高。二战后,西欧一些福利国家加强国家 干预,施行社会福利、平等分配,实行个 人累进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20 年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但由于对社会 平等偏好的加强,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增长 的机能性障碍,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上述可见,替代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程度 的正相关效应,正相关关系中也有着一定 程度的替代效

7、应。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会 引起社会不安定,丧失效率提高所必需的 社会保证;过分强调公平会使效率太低, 丧失平等分配的社会物质来源。因此,效 率与公平是两个同样重要的目标。若极端 强调某一方,非但牺牲对方还会造成自身 的危机,使两个目标都难以实现。 我国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 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已有三种倾向性观 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 客观上存在着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目前 我国应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借鉴 西方经济学中的替代论的观点。另一种观 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相关 性关系,确认公平与效率不存在“最佳接 洽点”,只存在一个合理区间。此观点有 可取之处,但仅将

8、替代理论与正相关理论 简单而机械相加,跳不出形而上学窠臼。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 扩大收入差距本身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 因,更不可能在缺乏效率的条件下实现真 正的公平,提出了“以公平促进效率,以 效率实现公平”。但是在理论上并未作出 正面的论证,也未说明如何“促效率”与 “实现公平”。 尽管国内理论界几乎无人认为可以只要 效率而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而不要效率, 但若用替代论或正相关论这两种看似相悖 的理论分别指导实践并使之贯彻下去,不 免会走向极端。从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看,公平分配有赖于效率的提高,生产上 不去,也就无能力解决公平分配问题;从 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看,效率提高有

9、赖于 公平问题的较好解决,分配的不公平直接理论探索XING JIAN LUN TAN制约效率的提高。所以,公平与效率是相 互依赖、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 的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就出发点而论,我国理论界绝大多数 学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不论孰先 孰后都应当兼顾。可是,欲兼顾尚存在诸 多难点。理论上的难点是应当解决的,实 践中的难点更为棘手且无法回避。首先, 从现有的理论看,要同时体现公平和实现 效率增长确难两全。社会公平这一概念究 竟怎样定义?它是经济上的还是伦理上 的,甚或两者兼而有之?社会公平的内容 和标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甚或兼而有 之?两者能否统一?此外,经济上与伦理 上的公

10、平与效率的关系怎样,如何协调? 其次,由于理论上的短缺,实践中缺乏有 效的指导,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从收入 分配与效率的关系看,反对绝对平均主义 和反对贫富悬殊在政策上如何把握才能带 来经济的高效率?先富后富、一部分人先 富与共同富裕同经济效率的关系在时间空 间上的矛盾怎样把握,如何解决?扩大或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否有提高或损害效率 的因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高低是否是 效率的动力?它与短期、中长期效率的关 系怎样?如何保证?即使是以最小的不公 平换取最大的效率,或者以最小的效率损 失换取最大的公平,也还是存在着理论上 或实践上的矛盾,不能同时兼顾公平与效 率。 二、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的理论

11、证明 社会公平是一个复杂的范畴,有着丰 富的多重内涵。笔者认为:第一,公平包 括其内容和评价标准两层涵义。这两层涵 义都有主客观之分。客观内容是绝大部分 人生活水平接近;内容的主观识别是绝大部分人事实上认为自己不是处于被歧视、 被压迫地位的社会成员。客观标准是起点 平等与结果平等即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 主观标准是社会心理伦理的认知程度。 第二,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 区域,人们对公平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内容 的识别。公平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及其主客 观方面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公平范畴的历 史演变。第三,公平内容和评价标准两者 的主观性密切相关,两者的客观性也密

12、切 关联。正由于内容的主客观与评价标准主 客观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且往往不一致, 使社会公平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如果 客观上收入分配是均等的,但伦理标准可 认为是无意义的,并非社会发展的目标函 数,等等。当然,公平的评价标准还涉及 到阶级、社会制度性质。资本主义社会有 阶级之争,故公平与效率必有孰先孰后之 争;社会主义国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 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翁,故公平必须是前设 概念,政策目标必然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尽 力满足评价标准和内容的要求。 效率的内涵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其一指 以有效的资源配置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 其二指单位资源利用程度。效率有微观 (个人)效率、中观(企业)效率和宏观

13、(社会)总效率之分。这里指的是资源优 化配置的宏观(社会)总效率。效率对生 产力发展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因素很多,诸 如社会制度性质及其政治承受能力,经济 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有历史状 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社会心理、家 庭结构及其变化、寿命长短、出生率高低 等等。这里,我们撇开上述一些因素, 从较纯粹的角度仅就公平与效率两者来探理论探索XING JIAN LUN TAN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上述对公平、效率 各自的诠释为出发点,笔者提出:公平与 效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多重结构的交融关 系。 毋庸讳言,经济发展史实显现了公平 与效率客观上存在着替代效应和正相关效 应。

14、更深入些考量,两者之间客观上还存 在着不容忽视的交融关系,即替代关系中 有正相关效应,正相关关系中也有替代效 应。具体地说,经济运行中,丧失一部分 公平换取效率的替代关系中,有着丧失一 部分公平带来效率的损失和未丧失掉的公 平换取效率提高的正相关效应。同样,在 提高公平程度促进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中, 也包含着公平程度提高带来效率损失的替 代效应。很明显,公平与效率之间没有纯 粹的替代关系,也无纯粹的正相关关系,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以何种 关系为主是随着经济运行而易位的。有效 而合理的经济运行路径是:依次循着正相 关关系为主或替代关系为主的交融关系的 正确轨迹前进发展。偏离了这条轨迹,

15、越 出了交融关系的度,就会走向极端,必然 顾此失彼,甚至两者皆失(见图一)。(向右上方的曲线段为正关关系曲线段;向右 下方的曲线段为替代关系曲线段;后弯曲线示为 公平与效率皆失)公平有关这方面的例证,无论西方国家、发 展中国家(第一部分中已有论证)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显示了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除了旧中国 严重的不平等,凸现了社会伦理心理认知 的公平,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高。由于各 种原因,起点不平等和结果均等都带来了 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在交融关系的正确 轨迹上运行。但由于我国长期施行绝对平 均主义的公平,将结果均等推向社会生活 各个领域,既丧失了效率又使公平分配的 财富得不到涌

16、流,经济运行脱离了交融关 系的正确轨迹,进入后弯曲线段,严重阻 碍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进行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公平与效率的 关系上说,就是要将偏离正确轨迹的经济 运行、进入后弯曲线的旧体制,改造成为 能使经济运行复归至正确轨迹上游移发展 的新体制。这方面我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 教训。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 出:我国目前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 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 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原因是诸多 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还未能在正确 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指导下运用擅长微 观、中观和宏观的各种政策、方针、措施 等。所以,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到替代效应 与正相关效应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交 融关系。换个角度看,公平与效率是互为 手段、互为目的、又互为因果的多重结构 的交融关系;然而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目标而言,效率只是基础与手段,大同世 界的公平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届时,公 平与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