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3724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装备强国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装备强国http:/ 2009-07-14 装备制造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装备制造业是大国的立国之本,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避开国际产业分工的陷阱,为国家的强盛奠定产业基石。2007 年 5 月 8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某办公楼一楼大厅推出了“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 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 号)颁布,标志着振兴装备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研究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事实清楚地表明,振兴中 国装备制造业不仅是社会

2、议论的焦点,而且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对中国而言,振兴装备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似乎来源于一个让人不得不接受的 现实:一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用钱从国外买来。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一定要、也只能由自己 的装备工业来担纲。“ “铁是国家铁是国家“ “2006 年底,中国中央电视台放映了系列专题片大国崛起。这个据说花费 2 年 多时间拍摄的专题片,讲述了历史上 9 个大国的兴衰故事,被公认为传达了这样的理念: 制度决定国家兴衰。相映成趣的是,2007 年 2 月 21 日,日本国家电视台 NHK 每周三的固定历史栏目 (时(那时)),放映了日本是如何崛起的专题片。专题片题目竟然是:铁国 (铁是国家)。这个专题片被

3、认为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精英阶层对大国崛起的主 流认识。1871 年,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派出了遣欧使节团。英国外交官 Harry Smith Parkes 对使节团一行说,“英国是欧洲边陲的一块贫瘠土地,无论怎么劳作都不可能得到 丰富的产出。但是,自从产出了铁,制造机器,借助蒸汽的力量,兴起了工业,就成为了 富裕国家“。1874 年 2 月 15 日,时任工部卿的伊藤博文,提出了铁的国产化计划。在计划书 中说,“铁道、船、一切铁制品都有必要自立制造“。后来,伊藤博文成了甲午战争时的日 本首相。后来历经波折,成功制铁后,日本并不认为已经进入了“文明国家“的行列。1930 年 1 月,日本终于实现铁轨的

4、完全国产化。“时(那时),日本迈入了文明国家的行列!“1945 年,日本战败,一片废墟。战后的复兴首先从钢铁开始,煤钢倾斜生产。大 量的技术人员带着资料数据图纸回到日本,研究设计制造了新干线的铁轨。在钢铁的带动 下,造船、建筑、汽车、新干线,这些铁制品把日本带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节目的末尾展示了奠定日本早期装备制造工业基础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野吕景义 的名言:“现代的进步是表面的东西吗?产业树木没有铁这样牢固的根干,能够枝繁叶茂, 果实累累吗?请好好考虑。“日本在振兴本国机械工业之初,专门制订了机械工业振兴法,之后又根据进 展情况先后三次对其予以修改。20 世纪 70、80 年代,日本就把主要精

5、力投入到先进制造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在国际竞争中后来居上。直到今天,日本仍将“物作“(造东西) 作为经济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中国的仁人志士对大国崛起的思考早在 20 世纪初就超越了“器物“层面,转向了 制度和文化;但发人深省的是日本这个近代亚洲唯一成功崛起的国家,竟然到现在还停留 在“铁“的认识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张国宝,多年来坚持为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鼓与呼。NextPage关于大国崛起的思考回溯到 2006 年 9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视 察了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中做出重要

6、指示:“重大装备制 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要树立卓越、勇攀高峰的 思想,大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增强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中国光纤设备、集成电路、 核电设备以及高端医疗设备等大部分新兴装备制造严重依赖进口;即使是一些国内已经有 一定竞争力的传统装备工业,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 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装备制造业是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象征。实践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 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全国政协副主

7、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国宝同志近期一直在思考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大国崛起的问题。“在采访张国宝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司长李冶向装备制造杂志透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张国宝对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凡是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装 备制造业,凡是不发达的国家装备制造业都不发达“,张国宝说,“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构筑 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而前不久,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又挂了一个新牌子,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 业。

8、“张国宝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多次就装备制造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曾培 炎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有关工作。“有关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 一。2005 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近 7 万家,工业增加值 1.7 万亿元,占全国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 22.5%,占 GDP 9.4%;资产总计达 5.9 万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6.8 万亿元, 利润 3200 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 24.1%、27.2%和 21.6%。实际上,现代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家综合国力和

9、战略能力的体现,而且是 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基础和来源,成为各国进入大国俱乐部的必过的门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左大培分析,“经济强国一定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 一国在经济上有多强,看其装备制造业就知道。目前国际上装备制造业三强美日德,恰恰 也是全球经济三强。“数据显示,当今世界装备制造业前三强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有关方面估测, 2004 年,美、日、德三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依次是 6408.6 亿美元、3690.9 亿美元、 2874.3 亿美元。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从规模上讲在全球排名第四,2004 年的增加值为 1772.9 亿美元。“这些装备制造大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大国、经济强国,他

10、们的崛起和腾飞几乎 都凭借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说,“装备制造业是大国的 立国之本,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必须从以模仿为主向自主研发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赵英研究员认为,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装备 制造业在列强的崛起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因为装备制造是制造业之母“。赵英分析,没有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就没有大国工业,甚至就没有科技体系。 “因为现代工业和科技关系密切,科技的发展往往依托大规模工程,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 于装备制造的水平。“左大培研究员也强调了装备制造在工业革命中的基础作用,“装备制造可以说是 和工业革命相应的,没有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工业革命根

11、本搞不起来。“但是,与美日德 等发达国家不同,他们在装备制造领域是原生的,生产装备和使用装备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中国存在生产和使用的分离问题。由于存在这种装备的生产和使用分离,就产生了战略赶超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 使用别人的装备进行生产,中国的工业发展大部分都停留在这个层次,是一种低层次的工 业化;第二层次是普通应用装备的制造;第三层次是制造装备的装备;最高层次是制造工 作母机。“最强的国家一定是制造最高层次装备最强的国家。中国到目前为止,不管发展 成就有多大,并没有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根源就在于装备设施发展不起来,对外依赖性 太强。“左大培继续说,“一个依靠进口装备装备自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

12、强国。“NextPage装备为基础的大国产业装备为基础的大国产业1993 年,美国政府批准了由联邦科学、工程与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主持实 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 AMT 计划的目标 是:研究开发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技术,以满足美国制造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提高 制造业的竞争力。此计划甚至明确指出,先进制造技术决定了长期汇率的高低。网名为“愚蠢小猪“的旅日学者钟庆对装备制造杂志分析说,“装备制造业在 现代全球产业体系中处于中核地位,决定了利润的流向,决定了全球产业链和资源配置。“在现代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在

13、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也决定了一国地位。 美国除了金融之外,重要产业几乎都是围绕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组织的现代装备产业链, 信息产业也属此类。比如,IT 技术的基础是高精细半导体加工装备和技术。而半导体加工装备垄断在美国 日本手里,最先进的装备,如光刻机对中国施行禁运,而可以出口给韩国和台湾。于是, 韩国和台湾就处于全球信息产业链的相对高层,而中国就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层-简 单的装配业。“这种生产和分配格局,是无论如何不能通过什么改革体制、提高效率、增强活 力所能打破的。只能通过振兴中国自己的装备制造业实现。“ 钟庆认为。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追赶战略,实现大国崛起,就必须解决好本国产业的长

14、远发展政策问题。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分析,“这个问题的核心就 是装备制造业“。NextPage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但它在中国制 造业中的比重还不到 30%,远低于美国的 41.9%、日本的 43.6%、德国的 46.4%。赵英所著大国世纪从大国产业体系的角度阐释了大国崛起的产业基础。他表 示,当代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但是大国依然要有相对独立的装备制造体系。一方面大国有 足够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来满足和维系这个体系的生存;另一方面大国依靠进口也满足不了 这一需求。“无论是装备一个国家,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层次;还是武装一个国家,提高自卫 能力,大国

15、都必须是装备制造的大国。“比如美日德,其工业的一般部门可能很容易被追上, 但装备制造业则远远拉开。现代装备制造业依然是强国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实际上,大国需要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也需要大国。装备制造业这种对于国 力的提升具有关键影响的战略产业,也只有大国能真正搞得起。只有大国才有能支撑本国战略产业体系生存的市场空间。国土整治等大国管理的 公共需求,也需要相对独立的装备制造体系。赵英说,“大国不仅需要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 军事能力,也需要有维持这种能力的装备能力。“中国近现代史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是追求独立装备制造体系的历史。洋务运动以 装备制造业牵动了工业化,而其失败除了政治腐败外,也主要在于

16、缺乏装备基础,缺乏装 备能力和人才。“实际上,在殖民地情况下,不可能搞出装备制造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追求独立的装备制造体系。据薄一 波同志回忆,想搞轻纺织工业,但缺乏设备,外国封锁,不得不先把纺织装备搞上去。对于中国的精英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不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而是关于 中国发展的所有思考前提。中国在近代史上屡遭屈辱,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以外,大刀长矛敌不过帝国 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更是关键因素。而其背后,就在于中国缺乏一个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 的大国产业体系。左大培表示,“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鸦片战争以来的局面可能重演 “。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司长李冶说,现在重大技术装备变相进口非 常流行,不利于国产化的推进。靠谁装备中国靠谁装备中国2005 年底美国出台的出口法修正案收紧了“军民两用“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禁 运产品和需要发放出口许可证的限制级产品范围都有所扩大。“出口许可证“的受限范围也 从此前占全部出口的 1.5%上升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