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59771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人文教育_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_上_(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典人文教育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 上)刘 铁 芳有人提出: “ 人类的智慧 (而非习得的知识) 三千年来没有产生可以称得上 质变的进步。 ”?当我们回首古典时代那灿烂的群星, 其智慧之光足以照亮人类发展的历史。甚至, 当现代文明高唱赞歌时,现代人依然不得不重新回到几千年前, 去追寻先哲们的智慧之路。由此, 我们不能不思考, 那个时代何以可能孕育出智慧的高峰。 “ 独木不成林” , 先哲们在古典人文文化中成长、创造、传播, 构成一幅古典人文教育的宏伟画卷。古典人文教育涵养了一代代先哲的智慧, 先哲们的思想与实践又把古典人文教育推向前进。一、古典人文教育的背景雅斯贝尔斯把人类历史分成四

2、个重大时期?:( 1) 史前时代, 公元前五千年之前。以语言的使用、工具的发明、火的点燃与利用为特征; (2) 公元前五千年到三千年, 古代文明产生于埃及、米索布达米亚、印度和中国; (3) 公元前八百年到两百年间, 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独立地奠定于中国、印度、波斯、希腊、巴勒斯坦, 今天人类依然依托于这些基础;( 4) 科学和技术的时代, 它肇始于欧洲中世纪, 并于十七世纪奠定其理论基础, 十八世纪进入全面发展,在最近几十年则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社会和各国。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 是在第三个时期“ 人类在各处都开始意识到作为整体的存在, 意识到他自身和他的限度 。这时人才开始做哲学思考, 对自己

3、的历史有了觉悟, 想要谋求新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秩序。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智慧之追求中并没有把人与世界的分离推向极端, 更多地看到的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与统一。这一历史阶段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经济的繁荣引起政治关系的发展, 而政治斗争的激烈使思想变得活跃, 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国夏商之际文字的发明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夏朝的夏历, 商朝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 以及原始的图腾、雕塑、 铜器和陶器的造型和优美装饰, 都成为古代的文化的积淀。 诗经许多诗篇音韵和谐, 意境优雅, 格调清新, 是古典人文文化的经典。 以 山海经为代表的神话传说是另一精美而丰厚的古典人文文化内容。作为欧洲文

4、化四大高峰之一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就有“ 非常丰富、 非常完全”的雕塑、建筑、戏剧、音乐等艺术或艺术的品种!。希腊 “ 雕像的数目和居民的数目差不多” , 雕塑成为 “ 希腊的中心艺术。 ”神话也是 “ 爱琴世界另一形式的史料, ”辉煌的荷马史诗正是 “ 吸收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传说、神话、 歌谣、富有诗意的想象和混杂的宗教意识#”而成为古典人文文化的登峰之作。神话、音乐、诗歌、舞蹈、雕塑等形式一同构建出古典人文文化之大厦。经济的繁荣为人文教育的展开提供了物质基础与可能。政治的发展为古典人文教育提供了需要与要求。古典人文文化的繁荣与积累则为古典人文教育提供了作为教育的根本性条件。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

5、, 古典人文教育得以蓬勃展开且成果显赫。二、古典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蒙昧中觉醒的人类渴望着更多地认识世界,认识自身, 渴望着进于 “ 智慧”之境。“ 在希腊人心目中, 真正的 智慧只有 神才有, 人不能全知全能, 而只能 爱( 不断 追求 ) 这种绝对的境界。 ”“ 爱智慧”作为古希腊 “ 哲学”的本义实际上成为了其教育的起点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先哲对智慧之爱直接表现为对现实人生智慧之爱, “ 仁者爱人” , “ 爱人”便成为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价值取向。以 “ 爱人”和“ 爱智慧”为起点而展开的中西古典人文教育表现了许多共通或共同的特征与教育精神。1. 古典人文教

6、育以人为中心, 以善为导向, 以人性的完整、和谐、 全面发展为目的, 去实现那一时代所理解的人性的丰富与圆满。智慧之爱不等于单纯的爱知识, 智慧不等于知识。知识关乎事物, 智慧关乎人生。柏拉图的 “ 智第 4期 第 58 页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第 18 卷 (1998 年)慧” 即指 “ 关于 善之相或绝对 的善的知识。? ?”希腊哲学中所谓的 “ 善”乃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价值。“ 柏拉图所谓 绝对的善 即是指绝对价值。 ”? 人要趋向那 “ 绝对的善”必须 “ 认识你自己” , 而 “ 人的本性就像一本难读的大书, 要哲学来解释它的意义, 所以人要不断地去 “ 爱”智慧, “ 追求”

7、智慧, 以智慧去 “ 照料人的心魄” , 实现 “ 心灵的转向” 。柏拉图提出, 国家的基础在个人, 个人的基础在心灵, 内心的状况乃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 故理想国的实现依赖教育以培养出完善的心灵, 这样, 心灵的完善就被提到了教育的根本乃至立国的根本高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直接强调人之仁德修养,“ 君子无终食间违仁? !” , 以 “ 仁”为核心, 以“ 智”和 “ 勇”辅之, “ 知、仁、勇, 天下之达德也”? ,“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 ,“ 知” 、 “ 仁、“ 勇”的结合构成儒家理想的和谐的人格特征。孔子特别强调 “ 为己”之学, 他感慨 “ 古之学者为己,

8、今之学者为人? ” 。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 要成就自己也要同时成就他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 ”道德修 养的中庸境界就是发扬本性的无偏无倚的和谐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 “ 天人合一” 、“ 知行合一” 、 “ 情景合一” 的理想境界正是中庸和谐的表现。2. 以那一时代完整的人文学科知识去实践古典人文教育, 注重乐教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拉丁文 humanitas, 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作家如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西塞罗等用 humanitas来表达一种教育理想, 即

9、通过教育而使人获得完整、圆满的人性; 也用这个词来表示具体的课程体系, 即古罗马时代成为人即 “ 公民”或 “ 自由民”所必修的科目, 包括哲学、语言、修辞、历史和数学等。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教育内容概括为“ 七艺” , 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古典人文学科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涵括于一身,共同服务于一种人文教育的理想。 研究算术, 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 “ 唤起思考的能力, 引导心思去面向本质与实在” , 使得心灵 “ 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着本质” , “ 把握真理( #” ; 学习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 以便了解“ 关于永恒存在

10、的知识”进而 “ 掌握” 善的本质的形式”( ; 天文学是为了思索宇宙的无限, 学习天体的和谐运动, 使得“ 思考的主体和思考的对象依照本性相象( %” ; 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把“ 零星学习的科目融会贯通” , “ 找出事物的关系” 、 “ 探究事物的本质( 疏通知远, 书教也; 广博易良, 乐教也; 挈静精致, 易育也; 恭俭庄敬, 礼教也; 属辞比事, 春秋教也。 六经的教育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补充, 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 去实现那一时代人相对完整的心性的发展。重视美育的功能, 突出诗教、 乐教, 是古典人文教育的重要特征。“ 爱智慧”之 “ 爱”与 “ 爱人”之“ 爱”都贯穿着情感的

11、基础, 故情感的陶冶与教化被提到了教育本体的高度。孔子提出不学诗,无以言 )” , “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 , 把诗教的地位提得无以复加, 强调 诗 的教化的功能,“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 ”“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 孔子把诗教作为教育的起始环节, 完整的教化则在乐中最终完成。“ 乐所以修内” , “ 礼所以修外 ” , “ 乐”中有 “ 礼” , “ 礼”中有 “ 乐” , 所谓“ 礼云礼云, 玉 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由此而把礼教与乐教融合起来。 乐 “ 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 另一方面又强调身体力

12、行,“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由此而展开的对精神自由的崇尚与内在生活“ 畅适自足” 的追求, 以及因此而创生的古典文化之人文性, 则直接渗透古典教育过程以强烈的人文色彩; 启蒙的普遍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 为其人文性提供了外在的保障。注释:? 谢选骏: 荒漠甘泉 , 山东文艺出版社, 第383 页。? 雅斯贝尔斯: 智慧之路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2 年, 第 6870 页。%& ! 丹纳: 艺术哲学 ,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年, 第 85、 9394、 361、 338、 340、 320、 34

13、6347页。# 兹拉特科夫斯基: 欧洲文化的起源 , 三联书店, 1984年, 第 1、 45 页。 叶秀山: 思史诗 , 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第 67 页。? ? ( !陈康: 论希腊哲学 , 商务印书馆, 1995年, 第 58、 59、 45页。? ) 卡西尔: 人论 , 耶鲁大学出版社, 第 63 页。转引自 思史诗 , 第 45 页。? ! 论语里仁? ( 中庸? #? ? & 论语宪问? %( ! 论语雍也? ( ? 孟子( ( # ( ( %( &( + )+ ! 柏拉图论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年, 第 49、 3133、 35、 37、 43、 8、 57

14、 页。(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三联书店, 1957 年, 第321页。 ? 史记孔子世家 札记经解 ) 论语季氏 ! % 论语阳货 + %, ) 论语为政 # 论语泰伯 礼记文王世子 & 乐记 , # 论语卫灵公+ ?+ , 论语述而+ 参见戴本博: 外国教育史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 117 页。+ 张焕庭: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 564 页。+ # 引自卡西尔: 人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 第 89 页。+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第 164 页。+ &, 论语学而, ? 论语子罕, ! 论语公冶长作者单位: 湖南师大教育系讲师 长沙邮编 4100068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199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