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58743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限配合与技术测》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一)、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类和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极限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技术测量”属于计量学范畴。本课程是将极限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二)、本课程的任务(二)、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获得技术工所必须具备的公差和技术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要掌握最基

2、本的检测技术及方法。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常用量规,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清楚关于互换性、公差、精密测量及其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2、 了解相关公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标注代号;3、 熟悉典型零件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方法及计量器具的合理使用。附:情景一通过对机械加工厂生产性质的了解,让同学们也要更多的了解有关机械加工中所用的量具种类有那些?以及作为操作工和品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对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包括量具在测量的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性。第二部

3、分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的介绍几何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检测技能。(一)、基本知识要求:(一)、基本知识要求:1、系统、简练地宣传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嫁,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方法;3、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标准化的概念;4、掌握极限配合的基本术语,定义、配合的种类及选用,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的查表及相关计算;5、掌握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正确选用及标注;6、掌握形状和位置

4、公差的项目、应用场合并熟悉其公差带的特征;7、掌握有关配合基准制的选用方法,正确理解基孔制和基轴制的选用方法及场合;、8、基本掌握常用件的互换性规定及常用检测方法;9、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二)、基本技能要求:(二)、基本技能要求:1、能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标准;2、能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符号确定所采用的公差原则,并能根据标注的公差值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边界尺寸和补偿值的大小;3、能读懂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4、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量误差;5、能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角度类尺寸;6、能使用百分

5、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 型铁、厚薄规等测量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同轴度等形位误差;7、能使用螺纹千分尺、三针法、螺纹量规等测量螺纹中径、螺距、牙型角和综合检测;8、能使用公法千分尺测量齿轮的误差项目;9、能设计简单的光滑极限量规和位置量规,并能进行正确测量;10、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以及其有关的术语、概念符号及代号的意义,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意义,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标注方法及选用原则。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 讲授实践地点1项目一 概述互换性、加工误差和公差极限与配合标准及技术测量概念理论课时:22教室2项目二 孔、轴

6、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孔、轴尺寸的术语及定义;配合的种类及性质理论课时:4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理论课时:2 公差带代号,基准制理论课时:2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理论课时:2104多媒体教室实践课时:43项目三 技术测量基础测量基础知识、常用长度量具、角度测量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6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测量误差理论课时:2 46多媒体教室4项目四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的符号及标注方法理论课时:2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公差原则理论课时:2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与标注理论课时:4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形位公差的解释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4104多媒体教室5项目五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概述、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功能的影响理论课时:2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常用加工方法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42教室6项目六 技术测量光滑极限量规理论课时:2平键、花键的联结公差和检验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普通螺纹的连接公差和检验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和检验理论课时:2 实践课时:2867项目七 实验实验一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直径理论结合实践课时:2实验二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理论结合实践课时:2实验三 用齿轮游标卡尺测量圆柱直齿轮齿厚理论结合实践课时:2实践四 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理论结合实践课时:2268课时合计4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