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55992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4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吴增强吴增强吴增强吴增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 ?理解科学的学习观理解科学的学习观理解科学的学习观理解科学的学习观?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 ?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 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堂行为问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堂行为问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堂行为问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

3、堂行为问 题处理题处理题处理题处理一、科学的学习观一、科学的学习观一、科学的学习观一、科学的学习观?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尝试错误学习是尝试错误学习是尝试错误学习是尝试错误? ?学习是顿悟学习是顿悟学习是顿悟学习是顿悟? ?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学习是刺激学习是刺激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刺激刺激人人人人反应反应反应反应黑 箱黑 箱信息

4、加工过程模型信息加工过程模型输入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控制加工反应机制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刺激反应论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论刺激反应论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论学习者被动的接受者主动的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学习者被动的接受者主动的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者知识观强调间接知识间接知识与强调直接知识知识观强调间接知识间接知识与强调直接知识 直接知识直接知识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教学观注重传授注重学生信息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教学观注重传授注重学生信息原有知识与新知识 加工过程的联系加工

5、过程的联系价值取向知识复现知识理解与运用知识建构与意义价值取向知识复现知识理解与运用知识建构与意义 生成生成二、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 ?厌学情绪值得关注厌学情绪值得关注厌学情绪值得关注厌学情绪值得关注? ?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 ?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 ?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学习动机三要素? ?动机动机动机动机= =期望期望期望期望 X X 价值价值价值价值 X X 气氛气氛气氛气氛? ?期望:个体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在活动和任务中期望:

6、个体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在活动和任务中期望:个体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在活动和任务中期望:个体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在活动和任务中 获得成功获得成功获得成功获得成功? ?价值:个体是否看重由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回价值:个体是否看重由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回价值:个体是否看重由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回价值:个体是否看重由圆满完成任务带来的回 报报报报? ?气氛:在一个满足他们个人需要的环境中完成气氛:在一个满足他们个人需要的环境中完成气氛:在一个满足他们个人需要的环境中完成气氛:在一个满足他们个人需要的环境中完成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成绩预期对成就的影响成绩预期对成就的影响成绩预期对成就的影响成绩预期对成就的

7、影响40424446485052544042444648505254二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二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百分比百分比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 ?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内部动机 着眼于各种内在心理因素(如需要、预期、着眼于各种内在心理因素(如需要、预期、着眼于各种内在心理因素(如需要、预期、着眼于各种内在心理因素(如需要、预期、 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 ?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培养成功的信念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培养成功的信念提高

8、学生自我效能,培养成功的信念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培养成功的信念? ?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挫折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挫折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挫折学会合理归因,正确面对挫折? ?克服习得性无能克服习得性无能克服习得性无能克服习得性无能? ?寻求增长能力的成就目标寻求增长能力的成就目标寻求增长能力的成就目标寻求增长能力的成就目标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生理审美求知 自尊归属 安全生理审美求知 自尊归属 安全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什么叫自我效能什么叫自我效能什么叫自我效能什么叫自我效能? ?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个

9、体对自己能否在个体对自己能否在 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定水平上完成某 一活动所具有的能一活动所具有的能一活动所具有的能一活动所具有的能 力判断、信念或主力判断、信念或主力判断、信念或主力判断、信念或主 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 (BanduraBandura,1986),1986)班杜拉 (班杜拉 (1925)社会学习 理论代表人物)社会学习 理论代表人物为什么具有同等智力的人有不同的表为什么具有同等智力的人有不同的表为什么具有同等智力的人有不同的表为什么具有同等智力的人有不同的表 现现现现42486619.5265401

10、0203040506070低中高42486619.52654010203040506070低中高高效能高效能 低效能低效能自我效能的来源自我效能的来源自我效能的来源自我效能的来源? ?成功经验成功经验成功经验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的获得高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成功经验的获得高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成功经验的获得高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成功经验的获得高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 ?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效能? ?言语劝导言语劝导言语劝导言语劝导 通过积极鼓励增强自我效

11、能通过积极鼓励增强自我效能通过积极鼓励增强自我效能通过积极鼓励增强自我效能? ?生理状态生理状态生理状态生理状态 焦虑、压力、唤起、疲劳等生理状态都能提供自我焦虑、压力、唤起、疲劳等生理状态都能提供自我焦虑、压力、唤起、疲劳等生理状态都能提供自我焦虑、压力、唤起、疲劳等生理状态都能提供自我 效能的信息效能的信息效能的信息效能的信息三元交互作用三元交互作用三元交互作用三元交互作用个人因素个人因素行为行为环境环境成功的信念成功的信念成功的信念成功的信念? ?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 ?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喜欢自己、

12、悦纳自己? ?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 ?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压力是进步的动力压力是进步的动力压力是进步的动力压力是进步的动力? ?专注自己的事专注自己的事专注自己的事专注自己的事? ?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归因的原因因素归因的原因因素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 努力我复习得很充分 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容易了 运气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成功能力我不擅长数学 努力我准备

13、得不充分 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难了 运气这次我很不走运失败归因的后效归因的后效稳定性原因不稳定原因成功期望变化期望高期望低失败期望低期望高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成功增加降低自豪与自尊 失败降低习得性无能习得性无能习得性无能习得性无能? ?什么叫习得性无能什么叫习得性无能什么叫习得性无能什么叫习得性无能 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 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动物的习得性无能动物的习得性无能动物的习

14、得性无能动物的习得性无能? ?学业习得性无能学业习得性无能学业习得性无能学业习得性无能? ?社交习得性无能社交习得性无能社交习得性无能社交习得性无能学业习得性无能的模式学业习得性无能的模式学业习得性无能的模式学业习得性无能的模式失败的 信息失败的 信息消极的 情感体验消极的 情感体验消极的 防御机制消极的 防御机制逃避 学习逃避 学习成败归因成败归因消极的 自我信念消极的 自我信念成就目标对学习行为成就目标对学习行为成就目标对学习行为成就目标对学习行为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内隐智能观内隐智能观内隐智能观内隐智能观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现有能力知觉现有能力知觉现有能力知觉现有能力知觉行为模式

15、行为模式行为模式行为模式自主倾向自主倾向自主倾向自主倾向 实体理论实体理论实体理论实体理论操作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目标操作目标高知觉高知觉高知觉高知觉(寻求挑战,高(寻求挑战,高(寻求挑战,高(寻求挑战,高 (智力是固定的)(智力是固定的)(智力是固定的)(智力是固定的)(目标在于获得(目标在于获得(目标在于获得(目标在于获得坚持性)坚持性)坚持性)坚持性) 能力的积极评价能力的积极评价能力的积极评价能力的积极评价/ / 自弃无助自弃无助自弃无助自弃无助 避免消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低知觉低知觉低知觉低知觉(回避挑战,低坚(回避挑战,低坚(回避挑战,低坚(回避挑战,低坚

16、 持性)持性)持性)持性)增长理论增长理论增长理论增长理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高知觉高知觉高知觉高知觉自主倾向自主倾向自主倾向自主倾向 (智力是可以(智力是可以(智力是可以(智力是可以(目标在于增长(目标在于增长(目标在于增长(目标在于增长或低知觉或低知觉或低知觉或低知觉(寻求挑战、激励(寻求挑战、激励(寻求挑战、激励(寻求挑战、激励 训练的)训练的)训练的)训练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学习,高坚持性)学习,高坚持性)学习,高坚持性)学习,高坚持性)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外部动机激发? ?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 着眼于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父母称赞、老着眼于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父母称赞、老着眼于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父母称赞、老着眼于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父母称赞、老 师表扬和取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