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185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2010年与2011年教材对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学审计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9034 开课对象: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学时:4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学分:2 英文译名:Auditing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审计学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该课程之前,要求先开设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相关学科。本课程学习的任务与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习,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

2、案例进行分析,并熟悉与通晓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总 论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审计的分类、现代审计的组织形式及有关机构;熟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重要事项,熟悉现代审计人员的资格及名称;理解什么是审计,审计为什么产生,审计在社会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理解现代审计的执业规范体系;了解审计的作业程序。1 审计的概念(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审计的定义2审计分类(1)审计的分类方式(2)审计的基本分类3审计机构及其人员(1)政府审计机构及其人员(2)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3)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及人员4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

3、(1)审计准则(2)审计质量控制5审计过程概述(1)审计过程的逻辑要素(2)审计作业程序(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这两个审计过程的逻辑要素。要求掌握审计的总目标是什么;理解审计具体目标和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间的联系,理解审计计划的重要性;熟悉编制审计计划的步骤;了解审计目标的演进,了解审计计划的定义、审计测试的种类。1 审计目标(1)审计目标的演进(2)审计的总目标(3)审计的具体目标2 审计计划(1)接受审计委托(2)制定审计计划(三)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风险和重要性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涵义和运用。要求掌握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的概

4、念,掌握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数量间的关系;理解重要性概念在现代审计中的作用;熟悉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懂得如何在审计各阶段应用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的概念。1 审计风险(1)审计风险含义(2)审计风险要素(3)审计风险模型(4)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2 重要性(1)重要性的概念(2)重要性的运用(四)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内部控制及其评审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和了解的三种方法;理解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要求,理解内部控制在现代审计中的作用;了解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了解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本步骤。1 内

5、部控制概述(1)内部控制思想的演进(2)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2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1)了解内部控制的要素(2)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3控制测试与控制风险的评价(1)运用初步审计策略(2)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3)控制测试(4)控制风险的再评价(五)审计抽样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抽样方法在审计中的运用。要求掌握概率、非概率选样的常用方法;理解审计抽样的意义及在审计中的适用范围,理解审计抽样与审计风险的联系;熟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异同点;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审计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的运用。1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1)审计抽样的性质与目的(2)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3)审计

6、抽样的种类(4)审计抽样的过程(5)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2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1)统计基础的属性抽样(2)非统计基础的属性抽样3实质性测试中的审计抽样(1)货币单位抽样(2)变量抽样(3)非统计抽样(六)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熟悉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影响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因素,熟悉收集审计证据的各种方法;了解在审计证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及在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作用、分类、编制要求与复核程序。1 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概念(2)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性(3)审计证据的收集(4)审计证据的整理与

7、分析(5)审计证据的评价2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作用与分类(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和保管(4)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密与查阅(七)收入循环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收入循环审计的实施。要求掌握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了解收入循环交易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账户与记录,了解收入循环的主要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收入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重要性和常见风险,了解主营业务收入审查的主要程序。1 收入循环概述(1)收入循环交易与账户(2)审计目标(3)重要性和风险2 收入循环内部控制测试(1)了解内部控制(2)测试内部控制3 收入循环账户审查(1)审查的一般要

8、求(2)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查(3)应收帐款的审查(4)收款业务的审查(5)销售调整业务的审查(八)支出循环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支出循环审计的实施。掌握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了解支出循环交易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账户与记录,了解支出循环的主要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支出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重要性和常见风险,了解应付工资审查的主要程序。1支出循环概述(1)支出循环交易与账户(2)审计目标(3)重要性和风险2支出循环内部控制测试(1)了解内部控制(2)测试内部控制(3)分析性程序3支出循环账户审查(1)审查的一般要求(2)材料采购的审查(3)固定资产采购的审查(4)应付账款的审查(5)

9、代摊费用的审查(6)应计负债的审查(7)应付工资的审查(九)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的实施。要求掌握存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交易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账户与记录,了解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主要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重要性和常见风险。1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概述(1)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交易与账户(2)审计目标(3)重要性和风险2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1)了解内部控制(2)测试内部控制3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账户审查(1)审查的一般要求(2)存货的审查(3)固定资

10、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的审查(十)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要求掌握银行借款、股本、长短期投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账户与记录,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重要性和常见风险。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与账户(2)审计目标(3)重要性和风险2 筹资与投资循环账户审查(1)了解内部控制(2)测试内部控制3 筹资与投资循环账户审查(1)筹资循环账户审查(2)投资循环账户审查(十一)货币资金业务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货币资金业务的审计。掌握银行存

11、款函证、调节表审核等实质性测试程序,掌握现金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了解货币资金业务与各循环交易的关系,了解货币资金主要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具体目标、重要性和常见风险。1货币资金业务审计概述(1)货币资金业务与各循环交易的关系(2)审计目标(3)重要性和风险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1)了解内部控制(2)测试内部控制(3)分析性程序3货币资金账户审查(1)审查的一般要求(2)银行存款的审查(3)现金的审查(4)备用金的审查(十二)终结审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审计终结阶段需进行的审计工作。要求掌握财务报表期后事项的分类及审核方法;理解期后事项报告与审计意见的关系、以及与审

12、计报告日期确定的关系;理解或有损失的审计目标;熟悉或有损失的一般审计程序,熟悉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识别;了解或有损失、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程序,了解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内容。1 期后事项审计(1)期后事项的定义(2)期后事项的种类(3)期后事项的审计(4)期后事项的报告2 或有损失的审计(1)或有损失的定义(2)或有损失的审计3 关联方交易审计(1)关联方及其交易的识别(2)关联方交易审计4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1)终结审计前复核的意义(2)终结审计前复核的内容(3)另一合伙人复核(十三)审计报告基本内容:本章阐述不同意见类型审计报告的出具。掌握四种审计意见类型的运用原则及格式,要求能识别不同的审计意

13、见类型,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该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熟悉我国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理解出具审计报告的意义;了解审计报告的定义和种类。1 审计报告的意义与种类(1)审计报告的意义(2)审计报告的种类(3)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2审计意见类型(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十四)其他鉴证业务基本内容:本章介绍其他鉴证业务开展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要求掌握验资的概念、作用和基本类型;熟悉验资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与审计报告内容的区别;理解其他鉴证业务与审计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的区别;了解验资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内部控制鉴证过程和报

14、告内容;了解上市公司期中财务信息复核的框架和范围、及标准复核报告的内容。1 验资(1)验资的概念(2)验资的作用(3)验资的种类(4)验资的程序(5)验资内容(6)验资报告2内部控制报告(1)内部控制鉴证过程(2)内部控制鉴证报告3上市公司期中财务信息的复核(1)期中财务信息复核的框架和范围(2)期中信息的标准复核报告(3)修改的报告及其他责任(十五)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基本内容:本章阐述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的要求。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内容;理解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涵义,以及制定职业道德准则的必要性;理解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区分,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15、;了解法律责任的种类、防范法律责任的措施和方法。1 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1)伦理道德(2)不道德行为(3)道德困境(4)职业道德(5)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2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其发展展望(1)基本框架(2)一般原则(3)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4)对客户的责任(5)对同行的责任(6)其他责任(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发展展望3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1)概念区分(2)法律责任概述(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4)错误、舞弊、违法行为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5)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4 我国各项法律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范(1)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相关法律规定(2)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

16、相关法律规定(3)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验资责任5 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如何防范法律诉讼责任(1)职业主管部门的防范措施(2)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个人的防范措施三、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三、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2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学时分配四、学时分配内 容学 时(一) 总论4(二)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2(三)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2(四)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2(五) 审计抽样2(六)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2(七) 收入循环审计4(八) 支出循环审计4(九)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3(十)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十一) 货币资金业务审计2(十二) 终结审计2(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