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0421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阳为民企发展修建桂阳为民企发展修建“塑胶跑道塑胶跑道”4 月 16 日,桂阳县政协组织开展银企牵线搭桥活动,56 家民营企业主与 5 家商业银行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洽谈,当场签订贷款合同金额 240 万元。通过搭桥引线,目前,该县民营企业得到银行贷款 7200 多元,大大缓解了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瓶颈”制约,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基础。今年,桂阳县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县里在先后投资 10 亿元完善城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三多、三不、三一切”的要求,即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

2、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弊端坚决革除,加大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县里组建了“一办四中心”,即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会计核算、政府采购、证照服务和税费统征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营造了一种“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生产、行政、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环境。 今年 3 月,该县还拿出 120 多万元对发展民营经济有功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发展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该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优势资产资源,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和大力招商引资进入教育、卫生、水电、城镇和市场等建设。县里引资建成投资

3、规模上亿元的从幼儿教育到出国预科一体化的士杰中英文学校以及东塔中学等 40 多所民办学校,在城区兴办了 11 家上规模的民办医院和药品超市,建成 14 个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商贸市场和7 家大型超市,启动小水电项目 55 个,新装机容量 1.3 万千瓦。该县还积极提升民营企业档次和规模,引导 180 多家民营企业与国家、省、市科研院校联姻,促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县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培植了云桂、舂陵铁合金、联合锰业等年产值 2000 万元以上、利税过 500 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达 57 家,一季度就新增 21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2.16 亿元,同比增长 40.47%

4、。目前,该县民营经济呈现迅猛发民势头,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 1.88 万家,从业人员 6.9 万人,完成增加值 4.46 亿元,同比增长 17.32%;固定资产投资 1.99 亿元,同比增长 66.7%;上缴税金3161 万元,同比增长 14.9%。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桂阳县干部作风转出农民实惠3 月 28 日,桂阳县城郊乡全义圩村伍声权在县乡烟草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新建了热风循环式机烘烤房。他激动地说:“今年的烟叶烤制不再因烤房问题而发愁了。”连日来,该县组织 3000 多名干部、技术人员以田间地头为课堂,既帮助农民出致富点子,调产业结构,搞好春耕生产,又将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及时宣传到

5、千家万户。这是该县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大兴务实之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桂阳县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县里针对少数干部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转变干部作风的规定,建立健全了领导办联系点、干部进农家门和民情调查研究等制度。县委书记吴章钧春节上班第一天就到城郊乡火田村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县长徐达华也经常深入烟田察看烟苗长势,为烟农排忧解难。县里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两问、三视、四比”、“三看三想”活动,组织 1200 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帮助扶持对象引进种植、养殖项目 200 多个,传授农村实用技术 251 项,发放致富信息 20 多万份,

6、提供资金 600 余万元,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达 80桂阳县注重把转变干部作风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烤烟是该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 年,烟农仅烤烟就人平增收 200 元。今年,县里又按照“不把烟叶当树叶卖”的理念,开展“市场品牌效益”年活动,全力提升“桂阳金叶”品牌,并派出 1100 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带着铺盖住进 65 个烤烟项目区,与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烤烟育苗到科学烘烤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已投入 4700 万元,开发优质烤烟 17.2 万亩,烤烟长势喜人。同时,桂阳县还大力引导和鼓励干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致富。全县 200

7、0 多名干部与农民捆在一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近年来就投资 5658 万元,创办经济实体 400 多个,开发药材、水果 2.96 万亩,水面养殖 4 万亩,年创产值近 2 亿元。该县已形成烤烟、药材、渔业、果木四大产业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去年,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00 元,比上年增加 192 元。黄沙坪镇小钱黄沙坪镇小钱“洗脑洗脑”挣大钱挣大钱3 月 8 日,桂阳县黄沙坪镇组织 10 多名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前往华西村学习、取经。这是该镇花小钱给干部群众“洗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举措。自去年开始,该镇花 20 万元“洗脑

8、”钱,解放了干部群众思想,把农民发财的门路由地下挖矿引导到地上办工厂上来,引进资金 2.3亿元,新建项目 16 个,新增就业岗位 2000 余个。2003 年底,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 4520 元。黄沙坪镇距县城 7.5 公里,农业人口 3582 人,人均耕地仅 0.5 亩,长期以来,该镇农民大都靠以矿养农,以矿生财,眼睛盯着地下的铅锌矿发财。2003 年,该镇党委、政府敏锐地认识到:靠矿产资源致富是低档次的富裕,也是短暂的富裕,必须想办法,把农民发财的路子从“地下”引到“地上”来。为此,该镇决定把原来用来买小车、建办公大楼的 20 多万元用来实施“洗脑”工程。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农民代

9、表赴东莞,看沿海农民如何发展工业,看来的产矿乡镇如何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返贫。与此同时,镇里成立了外商服务中心和外商接待室,对引进企业采取“110”服务制度,随时为外商排忧解难,并率先在外地设立招商联络处。通过大力实施“洗脑”工程,形成了全镇上下齐招商的局面。农民发财的门路,也逐步由地下矿产转为地上工业。金达电线电缆厂、三和公司高纯铋 项目、尚卿矿业有限公司,一家家,一户户,沿海企业纷纷抢滩黄沙坪镇。镇里的农民也坐不住了,去年 10 月,下牛角村民小组雷国军等人通过关系,与东莞陈强先生合作投资 360 万元,兴办了金牛角针织厂,目前已安排农民富余劳动力就业 200 余人。桂阳县桂阳县 800 干部

10、忙干部忙“洗脑洗脑”时下,虽是干部下乡支农的大忙季节,但桂阳县的干部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4 月 6 日上午,我市首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专题学习讲座在桂阳县人民礼堂举行。该县县委学习中心组和各科局学习中心组共 860 多名干部聆听了省委党校校长雷国珍教授的宣讲。4 月 5 日,雷教授在该县县委书记吴章钧等主要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农村了解情况。讲课时,他理论联系实际,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为干部们更好地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为民先、以民为友,自觉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和表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悉,这次省委统一组织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11、专家指导小组将于 4 月 6 日至 15 日,对我市进行巡回辅导宣讲。机制创新机制创新 激发活动激发活动 桂阳文化产业社会经济效益双赢桂阳文化产业社会经济效益双赢被誉为“全省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的桂阳县樟市镇樟市村在最近举办的“富农杯”家家乐文体活动周里,吸引了周边乡村 3 万余人观看,城里人纷纷进村娱乐消费,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村级文化产业。该村投入 40 余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娱乐服务中心,修缮了古戏台等文化场所,村里的舞龙舞狮队多次在省市级节会上表演并获奖。千年古郡桂阳,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着力于挖掘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县里制定和完善了一

12、整套适合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大力创新文化投入、分配和用工机制,使之成为兴办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内驱力。县文化馆采取资本营运、盘活资产等办法,投入 180 万元拆除旧馆舍,修建了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的文化大楼,开展多种经营创收,年纯收入在 20 万元以上。该县实行产业化运作,走财政投资、民间聚资、企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投入的方法,共投入资金 8000 多万元,先后兴建广播电视中心、体艺馆、影剧院、图书馆、图书城等 10 多项重点工程和完善了一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使全县文化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县湘剧团创新用工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激发了内部活力,近两年来共编排了 50 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13、,每年为群众演出180 多场次,年创收 20 多万元,剧团和团长连续两届同时荣获全省好剧团、好团长的光荣称号。该县还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古郡文化资源,已开发了东塔系列景点、蔡伦井、蒙泉及荷叶潮泉等旅游景观,又投入 18 万元对阳山古民居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开发,充分挖掘旅游潜力,吸引大批游客旅游观光。机制的创新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共创办各类文化实体 660 多个,从业人员近 4000 人,年创产值达 5000 万元,年创利税 550 多万元。今年头 5 个月,已完成文化产业收入 2600 多万元,同比增长 26.8%。同时涌现出农民乐队 136 个、文艺团

14、体 98 个、舞龙舞狮队 48 个,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一片金叶耀九州-桂阳县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之一引子:桂阳县有三大资源:矿产、烟叶、劳动力,但长期以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三大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下:重开采轻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不够;重数量轻质量,烟叶种植科技含量不高;重体力轻智力,劳务输出质量不高。如何让素有“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的桂阳焕发勃勃生机,桂阳县委书记吴章钧带领县委一班人对全县经济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调研和思考后,深思熟虑提出了发展桂阳特色县域经济的“三不卖”理念:“不把矿石当石头卖,不把烟叶当树叶卖,不把劳动力当苦力卖。” 无论是记者采访的感受,还是桂阳干

15、部群众的普遍看法,近几年来桂阳这个农业大县能穿越迷雾发生这样的嬗变,“三不卖”理念功不可没:通过现代加工制造业把矿石变成宝石,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使烟叶变成金叶,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让更多的农民变成新时期的产业工人。“三不卖”理念朴实无华,却富含深刻哲理。这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依托特有资源优势,遵循市场规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具体体现。 在郴州市,桂阳县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总面积 2973 平方公里,人口 78.7 万,均六分有一。 桂阳是农业大县,要奔小康,54 万农业人口致富是关键。 桂阳种植烟草的传统,自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至今历 400 年有余。桂阳有着发展优质烟叶的独特优

16、势与世界名烟产地巴西、津巴布韦及国内优质烟区云南、福建三明所处南北纬度相近,总体地理条件及温、光、水资源和时间分布,与烟叶生长阶段的需求基本吻合。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桂阳烟叶在国内小有名气“三甲之内必有桂阳”。烟叶作为高税产品成为桂阳县农产品的拳头、农民收入的大头、县域经济的龙头。 发展传统烟草经济,引导广大农民致富,也成了历届桂阳县委、县政府富民强县的重中之重。 重振烟叶雄风重振烟叶雄风随着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烟草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的凸显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桂阳的烤烟产量和质量大幅下滑,遭遇了全行业罕见的“滑铁卢”,“大干快上”粗放式增长的后果导致大量烟叶卖不出去,效益连年下滑,人们形容当时“农民站着种烟,坐着选烟,跪着卖烟”。特别是 1998 年以来,全国各地烟区苦争烟叶计划,而桂阳却连续多年未能完成重金难求的烟叶计划调拨指标,桂阳烟叶的质量和声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倒退,许多烟厂愤而离去。 2001 年 10 月,中国入世的“槌音”刚刚敲响,市委书记李大伦在全市烤烟工作会议上重拳猛击桂阳:“桂阳的烤烟已近不如宁远,远不如浏阳,一定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