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2849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纲复习要纲一、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一、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 能解决的十大祸。他认为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对其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能解决的十大祸。他认为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对其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 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 会历史条件。从 18 世纪 60 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 的工

2、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 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 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 世纪 3040 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 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 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 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引起了人们

3、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 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 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 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 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 世纪 30 至 40 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 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 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 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 年英国发生

4、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 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 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 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 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 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 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

5、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 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 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 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 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 19 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

6、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二、马克思恩格斯在二、马克思恩格斯在 1872 年为年为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不管 最近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 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 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

7、革命的实际经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 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恩格斯在恩格斯在 1895 年时指:年时指:“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1850 年前后)的看法只是年前后)的看法只是 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 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

8、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 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 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 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

9、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而随着 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 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 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 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 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 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

10、合上不断研究 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 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 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 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

11、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 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 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 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 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 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实

12、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 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 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 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

13、制人与自 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 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 中。同时,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 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 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 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

14、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实践、处 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 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 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 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在阶级社会里,阶

15、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 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 性。四、联系实际谈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四、联系实际谈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的 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 的矛盾又产生。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

16、三种情形:一是不 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 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 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 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五、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五、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 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 和把握。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