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优秀教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2848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优秀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马教案教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 1、重点:、重点: (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 2、难点:、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 1 1、 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 问:同学们,马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动物,在你们的印象中,马市怎么的一种动物 呢?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2 2、请两位同学为大家介绍。、请两位同学为大家介绍。 3 3、教师

2、综合意见、教师综合意见 4 4、揭题、揭题 (课件出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作家写的马 ,看看这篇文章有给我们那些有关于马的知识,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215 页第 29 课。二、作者介绍、学习字词。二、作者介绍、学习字词。 5 5、请一个同学开介绍一下作者,其他同学补充。、请一个同学开介绍一下作者,其他同学补充。 ( 课件出示,教师总结)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布封(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 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 年他 26 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 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 物园)总管。1753 年被法兰西学

3、院接受为院士。他 1748 年开始写作自然史 ,数 十年如一日,最后用 40 年时间写成 36 卷巨册的自然史 。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它包括地球形成史 动物史 人类史 鸟类史 爬虫类史 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在整个自然史中,上帝是不存在的,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是自然 史的一大贡献。布封的自然史中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艺术性的,是他对动物的 描绘,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 。布封还往 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 语言优美,又不乏艺术的形象的描绘。 6 6、请两位

4、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剽悍 pio hn 窥伺 kus 羁绊 jbn 疮痍 chungy 阔绰 kuchu 项鬣 li 观瞻 zhan 遒劲 qi 妒忌 dj 庇荫 byn 犷野 gung 眷恋 jun 妍丽 yn 畸形 j 颚骨 面面相觑 q 相得益彰 zhng 鞍辔 pi 7 7、全班齐读。、全班齐读。 8 8、请一生解释下列词语:(课件出示)、请一生解释下列词语:(课件出示)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 况。 疮痍:创伤。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遒劲:雄健有力。

5、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 示。益,更加。彰,明显。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三、正课学习三、正课学习 9 9、迅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课件出示)、迅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课件出示) 、课文写了几种马?找找看课文相应的语段。、课文写了几种马?找找看课文相应的语段。 、这两种马的有什么特征呢?从课文中找相应词语或句子来说明。、这两种马的有什么特征呢?从课文中找相应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你喜欢那一种马呢?说说你的理由。、你喜欢那一种马呢?说说你的理由。 10、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人工驯养的马人工驯养的马

6、 天然野生的马天然野生的马 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人工驯养的马: (1)勇毅、无畏的精神。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 “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 “因不受羁 勒而感觉自豪” ,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 “强壮、轻捷和遒劲” , “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 精神” 。 (2)美德:“绝不凶猛” , “豪迈而犷野” , “互相眷恋,依依不舍” , “和平生活” , “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 (

7、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 , “它的头部比例 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 “高贵姿态” , “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 , “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 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 学生自由回答 1111、集体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集体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1212、合作探究(课件出示)、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还写到了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还写到了 7 7 种其它

8、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种其它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好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好朋友呢?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好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好朋友呢? 人工驯养的马受了哪些苦呢?人工驯养的马受了哪些苦呢? 1313、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不是。 人对马是“养育” “训练” “驱使” “奴役.驯养” ,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 “羁绊”约束它,用“衔铁” “马刺” “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 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 。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

9、的“虚荣” , “摆阔绰” , “壮观瞻” ,给马“戴上黄金链条” ,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 , “侮辱马性” ,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1414、疑难问题探究(课件出示)、疑难问题探究(课件出示) (1 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 2)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 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

10、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 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者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者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 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中中“这一切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 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教育”一词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指的是人对马的驯养。 “以丧失自由而开始” 指的是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指的是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11、而将 服从人类的命令作为自己的准则。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 “这一切”是指马额上覆着妍丽的毛、编成细辫的项鬣、盖满身体的丝绸和锦毡等 一切视马为玩物、无视马的天性的装饰物品。因为蹄铁只能有限的束缚马的身体,而 “这一切” ,却使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之为马的 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铁等身体上的束缚更为严重的。四、小结四、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 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 “自 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 “经过训练

12、” “供人驱使”的马 的深刻同情。五、写作方法五、写作方法 1.1.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马,赞美马。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马,赞美马。在作者的笔下,马被赋予人格的魅力,如 本来马在战场上是被迫冲腾蹿跃的,可作者写道它“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 马是受人摆布和约束的,可作者却说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这种驯服作者 称之为“教育” 。马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质。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 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2.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况的对 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 鹿、象七种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六、拓展学习六、拓展学习 1、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与许多其他的动物作了对比。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 一下猫或其他小动物。300 字左右。 2、积累含有“马”字的成语。3、收集古代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成语或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