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实例低碳经济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397094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实例低碳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实例低碳经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低碳经济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低碳经济 给定资料给定资料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 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 的消费模式,预计 2020 年英国 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 眉睫。2006 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 出,全球以每年 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 GDP5%20%的损失,呼吁全

2、球向低碳 经济转型。温家宝总理在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 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 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 费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面对日趋 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

3、加重,直接影 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2009 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 “低碳经 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 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 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 年的“”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庸置疑地 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 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 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也为资本市

4、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 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2.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 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一个经 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中国的 GDP 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 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 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 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持续,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至少还需 10 年以上。 这种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形成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5、, 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 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 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念不容置疑。 ”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 自主减排的同时,应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 些低碳资金援助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 中国主办一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形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 古屋协定) ,举办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博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 的认可度。在“2010 低碳

6、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目前 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三大问题。 他指出,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大量集中于制造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参与减排的任务,但是减排的意愿并不高。其次,在运作机制上,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政府在 碳交易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总量的核定都属政府职能,而通过市场机制 配置的需求效率是最高的。最后,标准制定不仅要求国家确定总体目标,还需要对相关技 术进行核准制定,对第三方认证制度进行授权,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

7、气体排 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低碳转型困难高于 全国。第二,欠发达地区存在“低发展水平下的低碳排放基数制约”的矛盾。第三,发展 低碳经济的政策手段单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实现降低单位 GDP 能耗 20的目标,主 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即减排压力主要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第四, 现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低碳转型。第五,低碳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 。第六, 低碳经济缺少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撑。3.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

8、们的生活理念正在由原来的 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以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房屋面积变大。 人们不再安于原来的小房子,即使贷款也要首先住上大房子,而大房子的建设需要建材、 电器、暖气设备等,从而引致消费翻番。私车呈大众化。原来上班都骑自行车,距离较 近的步行亦可。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再单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同事以 及朋友之间攀比和显示自己身价的标尺。拥有私家车虽然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在 目前技术条件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成倍增加。电力需求翻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 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为前提的,而企业数量的增多需要电力事业跟进。同时人们为了生 活方便,更多人在厨房

9、内选择了电器厨具。在电力供应主要是燃油和燃煤发电的情况下, 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与低碳经济之间形成了矛盾。行为准则失范。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致 富”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传统的节俭和利他的行为准则。无休止地开采矿山、焚烧垃 圾、喜新厌旧,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产 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加大了社会成本。消费者在消费时虽然非常注重 产品的内涵,但在亲朋好友间迎来送往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消费品的内涵外还非常在意产品 的包装、款式等,于是花边经济也成为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 中处于竞争优

10、势,就需要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外观层面推陈出新,用新款式、新包装、新口 味等来吸引消费者。产品竞争不仅在于品质,还在于外观。同样一个产品穿上不同的“衣 服”后就会有不同的身价,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惜高成本地在 产品的包装上打主意。这些好看的包装商品买入前可以显示产品的身价,但是在商品消费 后就变成垃圾,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 些最后都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对低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低碳就是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 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意味着取缔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这将会缩减 就业机会。事实上,低碳经济

11、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 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 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 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 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 战,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此过程中避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 济中享受生活,同时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有一部分人,提到低碳经济马上 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

12、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 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4.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 到“17” 。 “我就喜欢这个吼声 ,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 ”小刘是山西一名县 级机关单位的司机,他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里油耗高达 20 公升左右。 “机关用车要气派、大方,油耗大不大无所谓,反正是公家出钱,平时加油尽管加,到年 底领导一签字就都报销了。 ”小刘说。警车开道,一辆辆气派的大排量越野车鱼贯而行,像摆龙门阵。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工 程开

13、工和竣工仪式、企业成立剪彩仪式、现场会参观活动中司空见惯。一些群众说,不是 对领导干部和公务用车限制很严吗?政府不是号召节能减排吗?怎么感觉这几年政府公务 用车越来越“大” 、越来越气派,一些县处级领导一个人配有两部专车,一辆小轿车,一辆 越野车,不用说车多少钱,光油耗就得多少啊。许多企业因自身矿井资源“枯竭”而转向新矿井建设。但这些老矿井的资源真的“枯 竭”了吗?位于 S 省 J 市的莒山煤矿主要生产无烟煤,属于稀缺化工煤种,市场价格每吨 达 800 至 1000 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煤矿上报“资源耗尽” 。但是煤矿归属 S 省某 集团后的重新调查发现,矿井下剩余资源多达 450 万吨

14、,几年来,该集团通过对这座矿井 “刮锅底”式的复采已经采出优质无烟煤 290 万吨,价值 10 多亿元。“爆破声中一楼除,总把旧楼换新楼” 。近年来各地爆破的声音不绝于耳,被炸掉的楼 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学校堂舍也有机关办公楼,有小楼房也有几十层的大厦,甚至有的 在建楼房也被夷为平地。 “表面上看摧毁的只是房屋,其实损失的钢筋、水泥都是高耗能产 品。 ”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复拆旧建新、过度追求 建筑面积,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变成了官员的政绩。C 省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 U 分析说,当前大众节能意识不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 是对国家能源

15、紧缺的宏观形势了解不够,相关的舆论宣传还不到位,许多宣传还停留在口 号上面,节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变成 垃圾,它给出行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二是缺 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数人在自己家里能够厉行节约,但是对公共场所的节能不以为然,节 约无功,浪费无过。国家新近出台的阶梯电价计划,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变。三是随着城 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错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认为耗能多少只是消费水平的问题。5.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长期挑战,即使近来国际上有媒体披露了诸如“气候门” 、 “冰川门”等事件,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6、)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存 在的错误或瑕疵提出批评,但这些并不足以推翻科学界关于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和影响的 总体结论。对气候科学问题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不会阻挡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在全球应对 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某地领导针对“以低碳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时代已经到来”的主 题发布会,答记者问。记者:对于大众来说, “低碳”近来成了公众提起最多的“热词” ,在近期以来应该都 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发展” 、 “低碳经济” 、 “低碳生活”等等许多概念。请您 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准确的“低碳”概念吧?M: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 击。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 “低碳经济” 、 “低碳发展”等一 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