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7347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热选(十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1515)1(2017潍坊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 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选项目的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KNO3能自燃B鉴别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C提纯“(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D性质“(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

2、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利用 KNO3的氧化性答案 A【链接】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B【解析】A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选项 A 错误;B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选项 B 正确;C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选项 C 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2(2017南阳市第一中学

3、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某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1 CuCl2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的 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 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已知:lg 20.3,Ksp(ZnS)31025Aa、b、c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 b 点BNa2S 溶液中:c(S2)c(HS)c(H2S)2c(Na)C该温度下Ksp(CuS)41036 D向 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 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 molL1的 Na2S 溶液,Zn2先沉淀答案 C解析 CuCl2、Na2S 水

4、解促进水电离, b 点是 CuCl2与 Na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是氯化钠,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为 b 点,故 A 错误;根据物料守恒,Na2S 溶液中:2c(S2)2c(HS)2c(H2S) c(Na),故 B 错误;b 点是 CuCl2与 Na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Cu2)c(S2),根据 b 点数据,c(Cu2)21018 molL1,该温度下Ksp(CuS)41036 ,故 C 正确;Ksp(ZnS)31025 大于Ksp(CuS),所以向 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 10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 molL1的 Na2S

5、 溶液,Cu2先沉淀,故 D 错误。3(2017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常温下,取 pH2 的两种二元酸 H2A与 H2B 各 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 pH 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2A 为二元弱酸,稀释前c(H2A)0.005 molL1BNaHA 水溶液中:c(Na) c(H) 2c(A2)c(OH)C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A、NaHB 的混合溶液中:c(Na) c(A2) c(B2)c(HB)DpH10 的 NaHB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c(HB)c(OH)c(B2)c(H2B)答案 B解析 pH2 的 H2A 稀释

6、 100 倍时溶液的 pH 变为 4,说明该酸完全电离,所以为强酸,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NaHA 水溶液中:c(Na)c(H) 2c(A2)c(OH),B 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A、NaHB 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B2)c(HB)c(H2B),C 错误;pH10 的 NaHB 溶液显碱性,说明 HB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3度,离子浓度大小:c(Na)c(HB)c(OH)c(H2B)c(B2),D 错误;答案选 B。4(2017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卷)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必要时可加热),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溶液固体溶液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CO

7、3Na2SiO3非金属性:CSiB浓盐酸KMnO4Na2S氧化性:Cl2SC盐酸CaCO3NaAlO2CO2能与 AlO反应 2D稀硫酸Na2CO3CaCl2CO2不与氯化钙反应答案 C解析 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烧瓶中产生气泡,即为 CO2,试管中出现胶状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即 C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A 正确;高锰酸钾溶液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利用置换反应,即 Cl2的氧化性强于 S,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B 正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 CO2中混有 HCl,

8、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C 错误;烧瓶中产生 CO2,CO2气体通入到试管中,CaCl2溶液不变浑浊,说明 CO2不与 CaCl2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D 正确。5(2017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三校联考)某同学用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烧杯中 H2O2溶液作用是将 Fe2氧化为 Fe3BA 中存在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的反应CB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D反应后的烧杯中通入少量 SO2,则溶液颜色立即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答案 D解析 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将 Fe2氧化为 Fe3,

9、故 A 正确;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 B 正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 b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故 C 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中 H2O2过量,通入少量 SO2,只能还原H2O2,Fe3可能没有还原,故 D 错误。46(2017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下面是用硫酸钙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B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 100%D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答案 D解析 CO 不能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

10、化物,故 A 错误;流程中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与水反应外,图示转化反应都是与氧气反应或氢气反应,都一定有化合价升降,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氯气和石灰乳制取的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 C 错误;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则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故 D 正确。【链接】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氯水、氨水、水玻璃、明矾、福尔马林、淀粉均为混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C60、C70、金刚石、石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

11、合物A B C D【答案】D57(2017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绿矾(FeSO47H2O),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为铁粉B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Al(OH)3C从滤液 B 得到绿矾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试剂 X 若为过量 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矾答案 D解析 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

12、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 a 为二氧化硅;在滤液 A 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 pH 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渣 b 主要为氢氧化铝,溶液 B 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X 为铁粉,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Al(OH)3,B 正确;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溶液 B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C 正确;试剂 X 若为

13、过量 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是氢氧化铁,用硫酸溶解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D 错误。8(2017湖北省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分子式为 C4H8O 的三元环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 种 B6 种C7 种 D8 种6答案 C解析 分子式为 C4H8O 的三元环同分异构体包括:(1)三碳的环,另有一个CH2OH 或OCH3各一种,或一个OH、一个CH3有二种,共 4 种;(2)环氧乙烷,另有一个CH2CH3或两个CH3,共有 3 种。总共有 7 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 C。4(2017孝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分子式为 C7H6O2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14、数目是( )A2 B3 C4 D5答案 D解析 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7H6O2,说明分子中含有苯环,同碳原子数的一元酸、一元酯、羟基醛为同分异构体,所以该物质有苯甲酸、甲酸苯酚酯、邻羟基醛、间羟基醛、对羟基醛,共 5 种,故选 D。9(2017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乙苯()的二氯代物共有( )A15 种 B12 种C9 种 D6 种答案 A解析 一个氯原子固定在甲基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5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CH2”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4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乙基邻位碳原子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4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乙基的间位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2 种位置,共有 15 种,

15、故选项 A 正确。10(2017兰州第一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考试)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Z 具有如下信息:R、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Q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 与 T 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 Q 的核电荷数;W 与 R 同主族,Z 与 Q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 与 Y 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能与氨水反应B已知 WRZQ3溶液呈酸性,若将 WRZQ3固体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C元素 Q 与 W 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D元素 T、Q、W、Y 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TQYW答案 C解析 R、T、Q、W、Y、Z 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可知 R 是 H 元素,由知 Q 是 O 元素;则 T 是 N 元素;W 与 R 同主族,则 W 是 Na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序数比 W 大的短周期元素是 Al,所以 Y 是 Al 元素;Z 与 Q 同主族,则 Z 是 S 元素。A 项,O 与 Al 组成的常见7物质 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不能与氨水等弱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