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课案设计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62006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课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课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课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课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课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课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乙已完整课案设计教学依据教学依据: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理解。 3、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 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鲁迅小说特点:鲁迅小说特点: “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鲁迅小说的两大人物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 小说阅读的方法小说阅读的方法

2、 小说的意味,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含而不露的。阅读小说,就要仔细辨识 含蓄的意味,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 孔乙己初读起来觉得很好笑,很轻松, 其实,作品的意味很冷峻,很深沉。必须反复品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 联想和想象,感知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出 评价。可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从比较中进行欣赏。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 二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体裁在第一、二、三册略有接触, 第四、五册曾系统地学习小说的文体特点,本课承接已有的知识,先复习、巩 固所学知识,然后深入学习本文结构的安排和作

3、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 间为三课时) 。 课案流程:课案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时间分配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探究孔乙已形象 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矛盾分析法,采用抽丝剥茧的手法引导学生把握 人物性格,进而关注主题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了解孔乙已悲剧所代表的时代悲剧,培养学 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式二、教学方式 1、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预习、范读、朗读、 分析、质疑、品味的教学方法,

4、落实 “定位精讲、激趣善导、放手引思”要求。2、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使用教具:多媒体电教平台 三、学法指导三、学法指导通过质疑、讨论解决疑难,让学生体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1 1、导入新课,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 常听有初中学生调侃道:初中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 言文;二怕周树人。很不凑巧,今天我们就要在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周树人(也 就是鲁迅)的小说孔乙已 2 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六个生活片断是:(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2)众人讥 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3)孔乙己为偷

5、书作辩解;(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 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 “悲” ,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可笑的人物,一个可以解闷取乐的工具, 一幅幅画就是由这“笑”串连起来的,然而这“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弱小者的 寂寞而痛苦的灵魂,这不能不说又是一幅幅悲惨的图画。 (“多余人”或“时代 落伍者”形象) 3、人物形象分析,以矛盾分析法的方式,指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外形、肖像、服 饰、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进行入

6、手,理解人物性格特征,挖掘小说主题。 核心语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讨论讨论: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 会地位 运用矛盾分析法,采用抽丝剥茧的手法运用矛盾分析法,采用抽丝剥茧的手法 (1)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2)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3)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4)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5)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 的人。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 的人

7、。 (7)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交流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偶 尔偷窃尔偷窃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 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从不拖欠酒帐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半个秀才也没捞 到到”当作灵魂伤疤当作灵魂伤疤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遭到冷遇 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无人关心的人。 归纳归纳: (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 喝。 (2)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8、。 (3)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4)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 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5)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 ,不愿劳动。 (6)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7)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质朴、忠厚。 (8)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 深蒂固。 (9)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 毒甚深。 (10)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

9、虚、无聊、迂腐。 (11)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12)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13)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小结:小结:综合矛盾,统一矛盾,全面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 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A、孔乙己是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B、孔乙己是个可怜而又可憎的人。 作业:作业:拓展延伸:对小说人物命运的赏析与探讨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 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

10、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 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 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 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 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以上摘录自(吴敬梓)(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 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2)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 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以上摘录自(鲁迅)“我真傻,真的

11、, ”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我单知道下雪 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接 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摘录自(鲁迅) (1)而阿 Q 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 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2)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2)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 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 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 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以上摘录自(鲁迅)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孔乙己鲁 迅 环境:咸亨酒店(缩影)封建社会 人物形象:孔乙已 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好喝懒做穷困潦倒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主题: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批判麻木冷漠的国民性 六、时间分配六、时间分配 导入:2-3 分钟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1-2 分钟 体会精巧的构思:5-8 分钟 学生质疑、讨论:8-10 分钟 人物形象分析:8-10 分钟 归纳作品主题:3-5 分钟 小结:2 分钟 布置作业:1-2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