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3257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 朱林军 语文的模糊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语文教学是一个活跃的系统,信息传递与交流带有很强的模糊性,这是事物系统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客观反映。语文教学系统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系统的特殊结构,即“人人”对话系统结构(作品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物化形式) 。人的主观能力的不确立性形成系统的模糊性。二是语文教学系统的特殊介质,即作品尤其是作品本身的的未定性,形成了系统的模糊性。由于语文这种天然的模糊性特点,导致了语文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特点,才能真正挖掘出语文的艺术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不仅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而能促进语文教学尽快

2、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目标。一、模糊教学的涵义阐释一、模糊教学的涵义阐释1764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模糊”的概念,认为“模糊概念比清晰概念更富于表现力” 。1956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正式提出“模糊集” ,并创立了模糊理论,延伸到了各个学科。模糊与精确是一对平行对等的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精确方法是更科学的方法;在另一范围内,模糊方法是更精确的方法。看似两极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 ”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必然是存在着“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没有模糊性就没有精确性。模糊教学法是模糊理论在学

3、科教学中进行运用而形成的教学方法,所谓模糊教学,是指以被定论的教学规律为依据,结合、删选、优化诸家所长后创造出的一种灵活、无固定程式、能服务于不同人群需要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模糊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自由包容性的教学,是在学生准确地把握教学进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学中所固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开放性等属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极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直接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语文学科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是针对答案的唯一性、权威性而言的,它认为答案可以多元化、开放化、独创化,是一种更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更符合培养学生

4、素质的方法,它破除了“非此即彼”二值逻辑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精确性的效果,从而焕发语文应有的灵性与鲜活的生命力。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追求精确性确实是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 “目标模式”的引入与研究,尤其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信息量化理论的研究与运用,的确使语文教学向精确境界跨近了一步。然而,由于语文教学精确性诸理论的自身缺陷,以及教育者的片面追求精确性,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反而抑制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如有的教师把教学内容切碎成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机械掌握,肢解了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文本,这样的教学忽视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

5、灵性和创造性,损伤了其作为人的整体性和全面发展的丰富性。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性,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科的语言直觉感受能力 ,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 ,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格和创新精神。1模糊是语文教学中精确性追求的有益补充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模糊性。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理念的两翼之一,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补正。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反对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 反对苛求学生用一种眼光概念化地去图解作品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及语义。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大田尧举过这样一个例

6、子:某小学考试时有一道填空题:“雪化了将变成什么?”大家都在空格里添上一个“水”字。这无可厚非。但有一位小朋友在空格里添上一个“春”字,却被老师判为“” 。大田尧问道:“这难道是公平的吗?这个答案恰恰表现了孩子思维的流畅。 ”世界无限复杂而精彩,精确化的追求却忽视这一客观事实,一味奉行标准答案,量化主观感受,姑息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人去观照作品、感悟作品,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研究性、创造性的个性化过程, 使课

7、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模糊教学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如对落花生的理解, 不仅花生似的朴实无华值得赞许, 苹果、石榴似的人生也不该再被作为“炫耀自己”而遭到否定; 将窦娥视为反封建的英雄固然不无道理, 认为她是个恪守三从四德的封建淑女也是个很具说服力的新观点;蒹葭和雨巷里都有对美丽“伊人”的追慕, 说这些是对爱情的渴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 说推而广之另有深意也自然拓宽了诗歌意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南山的景色感到迷离恍惚,欲辨已忘言,只是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模糊微妙的美感。这种“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

8、有表现力” (康德语) 。 2、模糊教学能放飞语文教学的灵性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读者对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品包含诸多的“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激活生命激情,张扬个性,放飞灵性。朱自清“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但只能作“宛然一块温润的碧 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的描绘,并与其他地方的绿色对比观照,用了“太淡” “太浓” “ 太明” “太暗” ,作者似乎越说越模糊,但正是这样,引导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视、体验,展开丰富的

9、想象,去领略作品流露出的“朦胧美” 。再如汉乐府诗陌上桑写罗敷之美,采用了一种模糊、虚化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 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 “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 。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若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现实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则不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也影响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又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最后一句:“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 。是写树,更是写人,含不尽之情于言中:是

10、树在妻亡的伤心,是物是人非的感叹,是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思虑,是仕途波折、家庭寥落的无奈一切留给读者们去琢磨,去补白。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用两三句话概括归纳, 反倒束缚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受。3模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认识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广阔的生活外延, 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上鼓励灵活多样, 而避免模式化,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 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具体作品的阅读指导和课后习题中注重吸引学生、启发学生, 为学生留下自己独立思考的艺术空间。模糊教学在这方面具

11、有独特的优势。 锦瑟的题旨何在? 诗人刻骨铭心、追忆怅惘的到底是当时怎样的往事和情感? 海子“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他究竟是在追求着人世间的幸福还是在逃避幸福? 怎样理解徐志摩的视康桥为精神家园而恋恋难舍? 又如何评价苏东坡“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情怀?诗无达诂, 本来就没有也不能有什么标准答案, 不妨留下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思考。又如,莫泊桑的项链中,玛蒂尔德夫妇苦苦奋斗十年,好不容易偿还了项链, 终于带着天真得意的神情笑了的时候,佛来思节夫人的一句话:“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挂是假的,它至多值五百法郎!”文章就此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模糊的结尾。那么,小说后事如何?

12、 玛蒂尔德会有怎样的反应?玛蒂尔德身上的虚荣与诚实、吃苦耐劳又如何让我们看待?等等,可以形成诸多话题引发学生遐想,从中引领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这样无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语文模糊教学的作用所在。模糊教学是配合精确性教学并为之服务的,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模糊教学,调动学生模糊思维能力,采取意会、联想的方法达到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思,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人文品格,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感悟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理性呼唤。那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小朋友填出了自己对 “雪化了变成春”的感受,是在模糊情态下以猜测和期待的眼光去了解大自然,是一种还未被磨灭的灵性,是悟性的闪光。(朱林军 盐城市明达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