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703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管专业公共政策导论论文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探讨作作 者者 姓姓 名名 范范 X X 专专 业业 公管公管 083 班班 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吕吕 X X 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目目 录录摘 要1一、 “公共政策”相关概念分析2(一)公共政策 2 (二)公共政策制定 2 (三)公众参与 2 二、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 3(一)民意调查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3 (二)信息公开与新闻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介入 3 (三)举行公开听证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 3 (四)院外集团与游说制度 3 (五)公民请愿与公民投票对政策决定的影响 3 (六)协商谈判制度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4

2、 三、实现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意义 4 (一)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监督行使权力者 4 (二)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建设的需要 4(三)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促进依法行政 5(四)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利于使公共政策更好地体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5(五)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世界性的潮流,是中国内地发展的必然趋势6四、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解读 6(一)参与水平有限,参与积极性不高 6 (二)传统思想的桎梏 6 (三)参与渠道不完善 6 (四)制度性保障的缺失 7 五、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分析7(一)公众普遍

3、缺乏民主法治意识和参与技能 7 (二)政策信息资源封闭,公众缺乏知情权 8 (三)忽视公众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作用 8 (四)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8 (五)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缺乏相对的资金保障 8 六、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的对策研究8(一)提高公众的素质,大力培育公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9 (二)信息公开,扩大公众的知情权 9(三)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9(四)建立公众参与的资金保障体系 9(五)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0(六)重视并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0参考文献 11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8 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1摘摘 要要任

4、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无不涉及到群众切身的利益,其制定也必须充分征求民意,使群众的意见得到切实反映。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作出的权威性公平分配。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然要求也依赖于有效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中的有效参与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和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需求与能力、广度与深度、渠道与机制、效果与影响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公众对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冷漠与被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渠道缺乏与不畅通,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较低

5、等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的有效参与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公共政策 公众参与 政策参与 政策制定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8 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由于公共政策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参与。在现代政治制度和行政决策体制中,政府不能不对公众所认同的公共利益加以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众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在这种

6、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推进政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已成为现代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一、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相关概念分析相关概念分析(一)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二)公共政策制定1内涵政策制定又被称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它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2过程划分我们一般认为,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界定、构建政策议程

7、、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阶段。(三)公众参与所谓参与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去影响和参加到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和行为;而对公共机构来说,参与就是所有民众的意见得到倾听和考虑,并最终在公开和透明的方式中达成决议。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公众参与是指公共权力在作出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进行公共治理时,由公共权力机构通过开放的途径从公众和利害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获取信息,听取意见,并通过反馈互动对公共决策和治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它是公众通过直接与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事务和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简言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而通过制度

8、化和组织化的途径和渠道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过程,它强调参与的公众主体性,强调参与渠道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强调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张国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8 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3受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性,强调参与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公开、互动、协商、对话、有效的原则。二、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二、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有多种多样。除立法机关代表制度外,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院外游说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请愿和公民投票制度都是实现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基本制度。(

9、一)民意调查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建立民意调查制度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需要,也是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制定的需要。我国法律规定,政府的重大政策出台前都要进行民意调查,以保证政策符合民意。通过民意调查,还可以宣传政府的政策,获取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掌握民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民意调查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二)信息公开与新闻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介入信息公开制度包括允许公众旁听会议制度,议会辩论日志出版制度,议会活动全程实况转播制度,议会网站制度等。 (三)举行公开听证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 听证在立法机关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法治国家,法律基本上是公开听证会的产物。

10、许多国家的立法程序规则规定,立法必须经过听证程序。在听证准备阶段,听证制度涉及的内容包括决定是否举行听证会;发布听证公告和通知;选择和邀请证人;收集证言与准备材料;决定证人作证的形式及顺序等。在听证进行阶段,听证制度的内容涉及法定人数要求;是否不公开听证;证人的权利;听证开始委员们的公开声明;介绍证人、证人宣誓;证人的口头证词;口头作证后询问与回答阶段;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的非委员的询问;听证记录等。 (四)院外集团与游说制度 院外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民主化和法治化程度高的国家,院外集团的活动是公开化的。在这些国家,院外游说制度培育出大批职业化的政治游说者队伍。 (五)公民请愿与

11、公民投票对政策决定的影响现代社会的许多政策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劳工政策、福利发展、教育改革都需要公民通过积极请愿制度和投票制度来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对于一般言论意见的表达,国家机关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但对于公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8 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4民依法提出的请愿,有关国家机关非理不可。而且在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上,公民请愿达到一定人数时,就须依法进行公民投票。通过请愿活动和公民投票程序,公民和大众可以越来越广泛地直陈意愿,参与国事和政策制定。 (六)协商谈判制度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在当代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多种形式的协商谈判制度。其中党派协商制衡制度和规制谈判协商制度最为重要

12、。 1.党派协商制衡制度与政策制定在民主化法治化程度高的国家,非执政党在政策制定方面的作用表现在对政府的政策始终保持尖锐批评,并及时提出与政府政策相对立的政策。在韩国,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国家,反对党制度对政策合法化与合理化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成为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规制谈判协商制度与政策制定 规制型政策的出台应当通过规制当事人的协商谈判程序。该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拟议规章前,先设立协商谈判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有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和公众代表组成。协商谈判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行政机关的规章制定必须依据协商谈判达成的合意。三、实现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意义三、实现公

13、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如果政府决策不透明、不公开,人民群众就很难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无法实行透明化,从而加剧了政府和老百姓之间互不信任,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是公共政策的基石。 (一)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监督行使权力者。没有监督,权力就要被滥用,就要腐败。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特别是在政府决策公开、透明这方面长期缺乏公开而有效的监督,被认为是吏治腐败、司法腐败等各种权力腐败不断蔓延滋长的深刻原因。如果政府长此以往忽视公众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公众对政府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产生抗拒心理,最终将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有效贯彻。因此,人们在强调建立公开而有效的监督机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视为实现监督目的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实行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建设的需要。在现代民主国家,国民主权或者人民主权成为国家的基本原理。在这种基本原理之下,作为主权的享有者,人民当然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知情权,意味着私人有权知道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所有信息,而国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8 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5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护私人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的这种权利。确保私人相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