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356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优化评审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类别基础教育研究立项编号完成时间 2010 年 12 月东东平平县县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一五”规规划划课题课题申申 报报 评评 审审 书书课 题 名 称 集体备课管理与优化的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吴 玉 颖 工 作 单 位 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 申 报 日 期 二 00 八年五月 东平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填 报报 写写 须须 知知1、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3、 “十五 ”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县级以 “十五 ”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县级以上 “十五 ”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县级以上 “十五 ”规

2、划课题; D.未参与过县级以上“十五 ”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 “十五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 B、 C、 D”即可。4 4、 课题论证应充分。5 5、 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6 6、 申请书(一式三份,一份原件)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7 7、 申报、评审书 所规定的有关栏目均须由课题主持人用钢笔填写或打印。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 名吴玉颖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年月1974 年 12 月行政职务校长专业技术职务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十五”课题完成情况A工作单位东

3、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电 话2428678E-通讯地址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邮政编码271509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邓成学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管理与教学资料的收集指导协调邓传英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育管理与研究 副组长吕峰光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育 管理与研究副组长傅玉平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育参与研究李德金小学一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育参与研究王洪奇小学一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育参与研究孙秋云小学一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育 参与研究赵海伦小学一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语

4、文教育 参与研究刘爱华小学一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英语教育参与研究刘晓华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育参与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房红梅小学高级东平县彭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教育参与研究课题主持人 “十五 ”期间教育科研情况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完成情况“十五 ”期间,本课题主持人主持了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组织带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积极争取条件以保证课题试验的顺利展开,课题试验取得了突出成效,效果突出。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报刊及日期合作人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集体备课是教同一科目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教

5、材中的重点或难点或介绍本学科的新 信息和新知识。 。集体备课有两个特性:首先,它是教师教学前的一种教学准备活动,包括 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编制等;其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校本教 研重要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学校为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 验、改进教学工作所搭建的教研平台。集体备课的优化是指通过研究,使集体备课内容、 形式和管理等更加合理和完善。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本校的全学科,因为集体备课活动中无 论是项目的设计,还是组织和管理各学科之间都区别不大,有很大的共性。本课题是以应 用研究为主。(二)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建构主义者强调,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地

6、理解,他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发现的 活动中,必须用当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实践新的信息,并且在新信息与旧的知识经验不一致 的情况下,解决这些矛盾与差异。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西方教育改革家及前苏联的 教育家、学者在集体备课的研究方面展开探索,取得了很多经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托马 斯洛出了一本专著学校教学论 ,期中作者就集体备课的作用、意义作了简单描述,但 目前来看实践价值偏低,研究不够深入,但是,它对推动全球性研究工作无疑是一道曙光。在国内研究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对教学工作作了具体详细要求,抓好备课,强调集体备课已见诸于行动。这是我国以集体

7、备课进行校本教研的开始。新世纪以来,这类文章屡见网站和报端,此类课题研究也在本 世纪逐渐兴起,当前科研兴校与课改之风又使此项研究上升到极为重要地位。如:浙江一 重点中学研究课题以听课方式改革为载体,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北京市外 国语学校进行的新课程下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实践研究等。但目前为止,无任何专著详 述在新课程前景下集体备课优化的途径,相关专题研究也未有所闻。本课题将在这方面作 出尝试与探索。(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一)研究价值 1、通过优化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研究性的劳动

8、,强调灵活用好教材,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这就需要与同学科或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相互学习研讨,发挥群体力量凝聚群体智慧。2、通过优化集体备课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其中较大成份是教材资源以外的教学资源,这正是我们教师要在集体备课中要挖掘的,要开发和利用的。3、通过优化集体备课促使教师不断以新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4、通过优化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带头作用,加快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速度,同时也是培养和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二)发展与创新 1) 从集体备课现存的“问题” 、 “误区”入手,挖出

9、问题根源,并用新课程理念对其进行指导,体现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在结合形式上的创新。 2) 集体备课优化的研究是对传统备课方式与备课管理体系的挑战,是学校备课管理的创新。3) 集体备课的优化,可以更好促进校本教研,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重要举措。(四)研究内容和目标(或子课题设计)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集体备课现状的研究。针对在集体备课中表现出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形式单调、模 式僵化等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挖掘其根本原因。 2) 集体备课与提高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 3)集体备课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管理好集体备课是也是一门学问,管的太紧太死, 会使教师们产生抵触情绪,往往应付了事,出工不出力;管的太

10、松,把集体备课完全放开, 进取心不强的教师可能连形式都不走,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 1)通过对“集体备课优化”的理解,使学校领导,以新的视角把握集体备课在推进校 本教研及促进教师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以丰富当代 教学理论。2)通过集体备课管理与优化的研究,探索挖掘校本教研的有效资源,以及实施 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 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良性管理体系,更好的实施新课程。4)通过集体 备课的优化,使教师能更好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及专业素

11、养。(五)研究过程与方法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负责人;相 对应的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自 2008 年 5 月起,实验基本分三个阶段进行。1、思路:从集体备课的现状入手,以备课组为研究主体,立足解决制约本校教学发展的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探索出集体备课优化的一整套管理体系,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2、过程:1) 准备阶段(2008 年 5 月-2008 年 9 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

12、划,对方案进行论证。本阶段负责人:傅玉平2) 研究阶段(2008 年 10 月-2010 年 6 月)。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本阶段负责人:李德金3) 总结阶段(2010 年 7 月-2010 年 12 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阶段负责人:傅玉平 李德金3、方法1) 行动研究法。通过对集体备课的现状、改进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逐渐探索出集体备课

13、有效的形式,形成良性的集体备课的研究体系。2) 经验总结法。对于每一阶段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并鼓励教师创新发展,有必要时调整研究计划,不断提炼集体备课改革的成功经验。3) 调查法。通过对教师集体备课现状的调查,分析集体备课现存的问题,以了解改革集体备课的必要性,确立研究计划,把握研究方向。4) 文献资料法。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5)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两类教师群体(第一类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第二类是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的教学行为的跟踪调查研究,检验集体备课的作用。三、评审意见三、评审意见(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本课

14、题主要研究人员学术背景良好,研究经验丰富,组成结构合理,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结构也比较均衡。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长涵盖新课程的所有学科领域,在各学科教学研究和教育理论、课程开发、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这些人员大部分参与了十五课题的研究,有 3 位教师正在进行市级、县级十一五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充分。组织保障:该课题分别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相关的培训、研讨、激励制度,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修养,既分工又协作,保证各项阶段和最终成果的完成。经费保障

15、:积极申请筹集课题经费,保证课题顺利进行。保证措施:、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课题组所有成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多次为县镇级上公开示范课,在国省县镇发表过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目前我校为镇中心小学,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学校经济基础较好,可为课题研究提供经济保障。(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实施方案2008.052008.9傅玉平、李德金初步实施阶段总结论文典型课例2008.10至 2009.1李德金、邓传英等实施阶段1、典型课例2、相关论文3、相关教案2009.2 至2010.6李德金、孙秋云等阶 段 成 果总结结题实验报告工作总结论文集优秀教案汇集2010.62010.12傅玉平李德金、等总结结题实验报告、工作总结、论文集优秀教案汇集2010.12傅玉平李德金、等最 终 成 果(一)课题承担人所在学校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2008 年 5 月 20 日(二)乡镇教育办公室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2008 年 5 月 20 日(三)县教育科学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