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290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财政学大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公共需求与公共商品公共需求与公共商品第一节 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总体上可以分成两种,即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一、私人需求(一)私人需求的分类(二)私人需求的特点私人需求有二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受益的内在性,二是需求的分散性。(三)私人需求的满足私人需求主要是在市场上通过支付价格来得到满足,并且不需要预算机制。二、公共需求(一)公共需求的性质公共需求是这样一种需求:即当社会或者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预算来提供,使用者免费得以满足的需要。(二)公共需求的特点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以及这种需求的整体性。即这种需求不仅是多种主体

2、所需要,也是多种主体的需求能够同时或共同得到满足的需求。第二节 公共商品用于满足私人需求的物品,被统称之为私人商品,而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则被称为公共商品。一、公共商品的特征与私人商品相比,公共商品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消费的非排它性。首先,公共商品在技术上就不易于排斥众多的受益者。其次,在有些情况下,对公共商品的消费没有必要“排它”。最后,在另一些情况下,“排它”尽管是可能的但排它成本却过于昂贵。第二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这是指当增加一个公共商品的消费者时,不必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隐含着的第三特征: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供给。二、纯粹公共商品与混合商品公共商品一般都呈现出不同程度

3、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同时有些物品既有公共商品的特征又有私人商品的某些特征。因此,依据商品的“公共”程度可将公共商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公共商品,另一种是混合商品。纯粹公共商品是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同时又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它性的物品。混合商品(或准商品)是拥有少数几个公共商品特征,而且还带有某些私人商品的特征。 第三节 公共商品的供求一、公共商品消费分析私人商品价格和消费;公共商品消费;公共商品的成本与补偿;博奕模型(囚徒困境);“免费乘车”现象。二、公共商品供求分析私人商品供求关系及供求曲线分析;公共商品的供求关系及供求曲线分析。二者的比较分析。三、公共商品提供者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政府与

4、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与公共有制部门;俱乐部。四、公共商品的提供方式公共商品生产与提供的区别;公共商品供给的资金安排;私人商品的生产和提供;混合商品的提供;纯粹公共商品的提供。第二章第二章 效率与市场效率与市场第一节 资源配置一、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人的欲望或需求是无限的。第二,这些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第三,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即可以支配利用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二、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三、私人商品与公共商品之间的资源配置对私人商品的资源配置;对公共商品的资源配置;二者比例的决定

5、。四、资源配置的两大机制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目前人类可运用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机制:第二节 提供公共商品的标准:效率效率是进行资源配置、选择公共商品供给方式、安排公共商品生产者和供给者最主要的标准。一、效率的概念效率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通常是指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其定义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受损时,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效率实际上只是一种效率状态的理想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资源配置的状态都具不有帕累托效率。但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变动,即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这种变动被称之为帕累托改善。

6、对此类改善所设置的信条则被称之为帕累托准则。帕累托效率的实现要求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三、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严格定义是:若存在一种生产组合,即在既定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不可能在不减少一种产品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那么这种生产组合便实现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不能有任何资源浪费。四、交换效率交换是一些人以自己的商品换取别人商品的过程。如果每次交易的进行都增加了交易双方的效用,则这种交换便是效率的改善。一旦所有有利的交换都进行完毕,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另一次增加效用的交易,这时的结果就是有效率的,而这实际上是另一种效率,即交换效率。交换效率的严格定义是:若所进

7、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而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则这种交换实现了交换效率。交换效率的实现一方面要求生产的产品必须适合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必然要求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五、公共商品的有效率提供理论和图形上的分析。第三节 市场经济及其失效一、市场机制市场的要素和结构;资源配置机制要素;产权和决策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经济平衡机制;盈利性,货币选票二、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点市场经济的特征;斯密的论述;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三、市场失效(一)不能实现完全竞争(二)不能消除外部效应(科斯定理、交易成本)(三)不能有效公共商品(四)存在信息非均衡

8、:信息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对称的(五)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六)不能有效熨平周期性经济波动第三章第三章 公共商品供给与政府公共商品供给与政府第一节 政府透视一、非市场机制非市场机制的的概念;政府机制,民间组织;非盈利性,政治选票。二、政府的形式个人决策政府;利益集团决定的政府;公共选择的政府三、政府及其组织体系政府,机构设置,“最小政府”。四、政府的观点机体论,机械论,综合论。五、政府失败(一)自我扩张倾向官员出于自我利益,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帕金森定律”。(二)寻租行为三种寻租行为,以及带来的三方面社会成本。(三)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机构缺乏竞争机制;政府的产出难以衡量

9、。(四)决策错误短期行为;信息失真;决策目标多元化。第二节 公共政策及选择一、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商品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与消费的准则和规范。公共选择是决定公共需求和公共政策的基本方式。二、公共需求的基础:公众及其偏好公众偏好; 公众是公共需求最恰当的决定者;公众偏好是公共需求的直接表现三、公众偏好表达的民主形式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四、公众偏好的民主表达方式(一)公众偏好的表达与经济;(二)公众偏好表达的形式:通过投票选举表达;向决策者表达;向政策执行者表达;在媒体上表达(三)投票规则1、一致性规则2、多数性规则3、“投票之迷”4、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第三节 混

10、合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一、混合经济的概念和内容计划经济的主要内容;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优越性和缺陷。混合经济是政府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综合经济模式。二、混合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德国模式;美英模式;日本模式;法国模式三、混合经济中政府职能萨缪尔森认为政府有四种职能:(1)确立法律体制;(2)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3)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4)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一、财政职能的含义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政府的经济活动(财政分配活动)必然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活动对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就体现为财政的职能。理解:1、这种职能是政府所固

11、有的,只要政府存在,它就必然要进行某些活动,而这种活动必定会对经济产生影响。2、财政的职能只是表明政府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经济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二、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提供公共商品;消除外效应;保障国家重点需要;宏观经济控制。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外乎有两条途径:(1)调整投资结构。(2)调整资产存量结构,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三、公平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

12、整的职责和功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通过税收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2、通过转移支出,以维持居民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四、稳定经济职能经济稳定增长的含义;财政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的内容: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财政在调节社会供求平衡方面的手段:1、通过财政预算政策进行调节。2、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减缓经济波动。3、调节社会供求在结构上的平衡,这实质上是个资源配置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第一节

13、 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一)财政支出的内涵政府职能成本财政支出的界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指标(二)财政支出的外延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隐匿支出。财政支出的替代方式二、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官僚行为增长论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宏观因素:经济、政治、社会和事业发展等。微观因素:需求、环境、人口、公共品质量、投入品价格等。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维持性支出社会性支出经济性支出(二)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三)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其他支出(四)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五)分

14、类方法的综合与评价综合分类一览表分类方法的评价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规范分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合理支出结构的标准三、财政支出结构实证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变动趋势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经济影响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效益的概念及评估方法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成本-收益分析法简介计算模型分析步骤投资评价标准三、成本-收益计量范围实际的与金融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内部的与外部的中间的与最终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四、收益与成本的估价市场价格法影子价格法消费者剩余法经济行为推断法第七章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一、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和内容(一)转移性支出的含义是政府单方面

15、地、无偿地支付资金,而不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并不直接形成货币购买力。(二)转移性支出的内容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公债的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二、转移性支出的效应(一)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资源配置产生间接影响。(二)以转移性支出占有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较强。(三)转移性支出对接受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三、决定转移性支出比重的因素(一)所有制基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二)经济体制类型计划经

16、济体制下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市场经济体制下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三)经济发展程度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与构成(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二)社会保障支出的构成1社会保险支出2社会福利支出、3社会救济4优怃支出5公共医疗卫生保健支出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社会保障的起源1家庭保障2企业保障3社会保障(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1经济条件2社会条件(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1发展概况2发展趋势三、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功能(一)社会保障是社会生产的保护器(二)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三)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原则与方式(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原则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原则3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1现收现付式2完全基金式3部分基金式4公积金制(三)社会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