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0193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工业利用价值。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也更由于它对于民计生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对矿产资源的长期利用尤其是过渡开采,势必使其储量加速降低、减少,以致消耗殆尽。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是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调控手段。矿产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 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2、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目前资源需求情况来看,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量需求将迅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一一 矿产资源的特殊性矿产资源的特殊性矿产资源不同于土地、森林、草地、湖泊、海洋等自然资源。它有其自身的特性: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矿产资源多是在几千万年、几亿年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漫长的自然再生过程,相对于人类社会的短暂过程而言,他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2动态性和

3、可变性。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它是一个地质、技术、经济的三维动态概念;即: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地质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认为不是矿产的或其利用价值不大的,现在则可以作为矿产加以利用,且其利用价值加大;相应地,现在是矿产的,也有可能在未来失去其利用价值。3区域性分布的不均衡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我国,煤炭多集中在北方的山西、陕北;石油多产于东部、中部;黑色金属大多蕴藏在北方,有色金属的70%集中在南部;磷、铜多在南方;铝土矿以山西最为丰富,贵州、广西、河南次之;铁矿以东北、华北最多,西南、中南次之;金矿以东北三省和山东居多,稀土矿主要

4、在内蒙的白云鄂博;钼矿多产于河南、陕西、吉林等地;这种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增加了工业布局、开发利用的困难。4隐藏性、多样性。矿产资源除少数表露者外,绝大部分都深埋地底下,应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其赋存状态也是千变万化,各矿各样、无一相似。这就造就了矿产资源的种类繁多、复杂、形态多样。5产权关系的复杂性。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租地”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序的地质勘探手段、勘查方法与大量的阶段性地质工作才能实现。这种“有形资产”必须以“无形资产”即地质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来表示。因而也就带来了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的复杂性。二二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1因地制宜利用矿产资源各地

5、区要遵循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客观规律,根据区域矿产禀赋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并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并规划下游产业的建设。因违法用地被国务院公开调查处理的江苏“铁本”项目,其实,在该地建设钢铁企业本身也违反了矿产开发利用的规律。江苏既无大铁矿,又不产煤炭等能源,炼钢铁所需的原料和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运来,既浪费了运输资源,又增加了成本,达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2大矿大开,小矿充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是资源小国,而且大中型以上矿床少。对大中型矿床,应从立项、审批时把关,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公司整体开发,充分利用好这些

6、优质资源,坚块杜绝把大中型矿床分割开采的做法。我国小型以下零星分散的矿产多且分布广泛,小矿山绝大多数开采的是未经地质勘查,储量资源远景不清或者只是表外储量的矿产,还有的是大中型矿山己核销储量的矿产。对这些矿产,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因劳动力成本高、不易实行机械化开采等原因而放弃。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劳动力成本低,很多地方有着开采历史和经验。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和个体采矿的小矿山异军突起。据2001年的数据,全国小矿山已达14.6 万个,开采矿石总产量占全国的72.2%,矿石总产值占48.6 %。也就是说,小矿山中除了少数开采达到工业类型的矿产外,目前开采的资源多数是小矿

7、。这些小矿的开发利用对资源贫困的国家讲是“开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对矿产的需求,相对国外的情况又是最大节约资源的表现。今后,应依法规范小矿山的采矿行为,解决安全生产和破坏环境等问题,促使其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三三 “三废三废”的综合治理与回收利用的综合治理与回收利用1“废气”的综合治理及回收二氧化硫为了防止冶炼中废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贵溪冶炼厂一期工程选择了先进的“二转二吸”制酸工艺回收二氧化硫,在二期、三期技术改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使总硫回收利用率达98.7%,超过了国家环保要求。该厂在采用富氧熔炼技术节约能源的基础

8、上,通过技术改造,使制氧装置在生产氧气的同时,能够把空气中的氮和氮以副产品液态氮气和氢气的形式回收,并直接销售每年可创经济效益1700多万元。2“废渣”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贵溪冶炼厂1999年对转炉渣选矿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破碎工艺改为三段一闭路工艺流程,使转炉渣选矿能力达到600吨/天,而后又挖潜改造扩大能力为750吨/天,每年可在转炉渣中回收铜金属8000吨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型矿山的产铜量。炉渣选铜后产出的尾矿,可以销售给水泥厂作为生产高档水泥的添加剂,冶炼过程中的炉渣实现了100%的利用。对制酸过程中产出的含砷废渣,采用日本引进的全湿法提砷工艺,每年可从含砷废渣中提取三氧化二砷1000多吨,

9、可全部出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废水”的综合治理及利用口德兴铜矿为亚洲最大露天矿之一,日产生废水量3万吨左右,呈酸性,并含有重金属离子。该矿与加拿大户PRA公司合作,利用HDS技术,将工业废水一分为三,三分之一的废水用于废石场喷淋浸出铜三分之一排入尾矿库与库中碱性水中和后,返回选矿作为生产用水三分之一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大坞河,由于排放的水质已达地面水的标准并消除了重金属的污染,使这条污染20多年的河水变清,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及下游生态环境。武山铜矿在井下采掘,充填生产中,产生酸性废水选矿厂生产中产生有碱性废水,尾矿及废石堆产生有酸性废水,这些污染物若随意外排,将产生严重的环

10、境污染,为此,矿山采取了积极的综合治理措施。四四 矿业开发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矿业开发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对于开采矿产资源,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约束,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按照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参照国外经验,应尽快建立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规定开采矿产资源,要按照所占土地面积缴纳一定的复垦保证金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担保,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或者更加有利于该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2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不能按

11、照全国统一的模式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西部一些人均资源多、自然生态环境没有造成严重破坏的地区,一方面,大量吸引国外、省外的投资。另一方面,要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中部和一些正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区,一定要边开发,边治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东部和一些矿业发达,开采时间较长的地区,由于过去开采矿产资源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环境欠账较多,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依法管理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复垦力度,建立逐步修补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机制。3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呈现“资源矿产品矿山环境问题”的线形发展模式。矿业开发增长越快,资源消耗越大,山体

12、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越多。循环利用模式呈现“资源矿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是以地球有限资源支撑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这方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业大国早已积累了经验。我国一些国有大型矿山企业也逐步通过矿山复垦,使露天采坑、沉降地面及矿区其他土地再造成湖泊、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今后,矿山企业都应该按这一方式进行运作,不仅开发矿产资源,而且扩大了资源供给总量,达到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目的,为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结语结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发展水平的需要,是保持适度发展速度的需要,是增强国家安全

13、保障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矿产资源管理只有、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方向,服从全局,才能不辜负历史的使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更好地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源环境保证,既积极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仅从矿山方面出发,谈了解决途径,事实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如:降低开采的边界品位,将矿化体一并开采,加以利用;随着选矿技术的提高,相应提高选矿回收率;尾矿的二次利用等等,都是对资源很好的加以利用的手段。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会日益增加,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将急剧减少。因此,珍惜并合理使用有限的矿产资源,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国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将长期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手段,在老矿山挖潜,向现有矿山要效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朱训.朱训论文选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朱训.关于矿产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资源产业,2003,4(1):4253 都沁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系统学思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3期4 曹明礼、余永富.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11期5 徐建中.我国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