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8139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案例十一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案例货币银行学案例第二章第二章 货币货币 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背景资料当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时,经济上的“一国四币”即人民币、港币、澳门 币及新台币早已在相互流通,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是很具有独特性的。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大陆流通的港币现金已超过 150 亿港元,占香港货币发行总量的 30左右。而从台湾涌向大陆和香港的资金高达 600 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新台币 流到大陆,已在福建等地流通。由于受 90 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港元、澳门元 与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关系十分密切,除金融机构相互挂牌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如珠江三角

2、洲一带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接受港元、澳门元的店铺随处可见。 内地城乡居民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货币收入分散化以及投资或收藏等原因,他们也都以拥有港币、澳门元及新台币为荣。与此同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已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地 区,越来越多的人以人民币为“硬通货”及结算货币。在香港或澳门的街头上,除银行外, 还随处可见公开挂牌买卖人民币的兑换店。更有趣的是,香港、澳门大多数的商店、饭店、 宾馆等很多消费场所都直接接受人民币,一些商店门口甚至挂上“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 招揽顾客。台湾也同样出现了人民币的流通现象,许多人将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来看待, 台湾警方已视伪造人民币为非法,不

3、少台胞回大陆探亲后,都带着人民币回去使用或留作 收藏纪念。 思考题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试问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什么?案例分析1.“一国四币”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及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 少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近年大陆与香港的贸易总额平均每年高达 8000 多亿美元;大陆在香港的投资平均每年达 120 多亿 美元,香港在大陆的投资则达 140 多亿美元,这与双方货币能够互为流通不无关系。此外, 台湾经香港转口到大陆

4、的贸易总额也年均达 75 亿多美元,台湾间接到大陆投资已超过 50 亿美元。四种货币的相互流通,避免了货币之间频繁变动的汇率风险,稳定了投资及贸易 成本,节省了兑换费用,经济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货币的相互 流通将起到更重要的催化作用。交往多了,也有利于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台湾问 题的解决。第二,“一国四币”的互为流通有利于四地人员的往来。四币通用极大的便利了四地人 员探亲、留学、定居、旅游和投资贸易等往来,目前其越来越大的规模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港台人员不仅可以用港币和新台币在大陆购物,而且有些在大陆的外企也往往用港币、澳 门元和新台币支付雇员的部分薪水。同时,大陆

5、赴港台澳人员也可携带人民币出境使用。 “一国四币”省去了互相兑换的麻烦和费用,为人们的相互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三,四币的流通对大陆华南经济圈的形成发挥了较大作用,也将对中国大西部的开 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以香港为例):(1)香港地区的法定货币为港币,人民币为外币,不符合劣币驱逐良币的前提;(2)港币和人民币均为纸币,不能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3)当局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稳定币值,稳定汇率;(4)政府垄断纸币的发行权,民间无权铸造与销毁纸币。上述四币互为流通现象尽管对人民币的地位构不成较大威胁,但也有一些弊端。不少经济 界人士担心,港币、澳门元和新

6、台币无规则地流入大陆,一是可能引起货币流通方面的杂 乱无章;二是受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成为内地金融市场动荡的不稳定因 素;三是可能成为诱发人民币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四是刺激外汇投机。现今的人民币不 是自由兑换货币,由于民间普遍存在着外汇需求,但却不能在银行兑换中得到满足,这种 超出国家批准之外的需求不得不私下进行现钞买卖,其价格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价格。 因此,四币同时流通易为黑市投机活动提供方便,尤其是给一些从事倒汇、炒汇、套汇、 骗汇从中牟利而危害国家的不法分子或公司企业以可乘之机。为此,对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四地特别是大陆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扬长避短,进而为祖国的最后统一,为

7、促进整个 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努力。第三章第三章 信用与利率信用与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背景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区别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至关重要。是赔是赚不能看名义利率,而要看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利率。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由于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实际利率, 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 击。比如在 1988 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 18.5 ,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远远低于 物价上涨率,所以在 1988 年的前三个季度,居民在银行的储蓄不仅没给存款者带来收入, 就连本金的实际购买力也在日益下降

8、。老百姓的反应就是到银行排队取款,然后抢购,以 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就发生了 1988 年夏天银行挤兑和抢购之风,银行存款急剧减少。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的银行系统于 1988 年第四季度推出了保值存款,将名义利率大幅 度提高,并对通贷膨胀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 表表 3-1 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季度年利率(%)通货膨胀补贴率(%)总名义利率(%)1988.49.717.2816.991989.113.1412.7125.851989.213.1412.5925.731989.313.1413.6426.781989.412.148.362l.50上表给出了 1988 年第四季

9、度到 1989 年第四季度中国的银行系统三年保值存款的年利率、 保值贴补率和总名义利率,其中总名义利率等于年利率和通货膨胀补贴之和。保值贴补措 施使得存款实际利率重新恢复到正数水平。以 1989 年第四季度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为例, 从 1988 年 9 月 l0 日(开始实行保值贴补政策的时间)到存款人取款这段时间内的总 名义利率为 21.5 ,而这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按照 1989 年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率来计算的话,仅为 17.8% ,因此实际利率为 3.7 。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存款的 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又开始把钱存入银行,使存款下滑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思考题1.什么是保值贴补率

10、?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保值贴补政策?2. 为什么现在我国不再采用保值储蓄这种政策?案例分析1.保值贴补率即同期物价上涨率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差额。对储户而言,在由保持贴补 的情况下,定期储蓄存款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付息外,还要按保值贴补率付一笔 钱给储户。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 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此时银行的储蓄不仅没 给存款者带来收入,就连本金的实际购买力也在日益下降。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人们就会 到银行挤兑和进行商品抢购,银行存款急剧减少,社会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避免这 种恶果的发生,以保证存

11、款不因物价上涨而贬值,因此政府实行保值贴补政策。2.采取保值储蓄来抵抗通货膨胀只是特定经济环境下的权宜之计,长期实行会带来一些深 层次问题,如价格信号扭曲、影响利率浮动弹性等,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妨碍国内经济 对外来挑战出迅速反应等等。因此,公众的心理状态已经变得成熟,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宽 松的情况下,要更多采用市场手段进行间接调控。第四章第四章 金融体系概述金融体系概述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背景资料1998 年 4 月 6 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 corp)和旅行者 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息给国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

12、震动。这次合并 之所以引入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 1400 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 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从而使“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花旗公司原为全美第一大银行,1996 年美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屈居次 席。旅行者集团是家总部设在纽约的老字号保险金融服务公司,是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 票中的一员。早期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丁美邦经纪公司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投资 金融服务领域。 1997 年底又以 90 多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 门

13、- 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至此,旅行者的业务已包括投 资服务、客户金融服务、商业信贷和财产及人寿保险业四大范围。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花旗集团”(Citi group)。旅行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坦福韦尔和花 旗公司董事长约翰里德同时担任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根据协议,旅行者集团的股东将以 l 股换新公司 1 股,花旗公司的股东将以 l 股换新公司 2.5 股的方式获得新公司的股份。合 并完成后,原来的两家公司特务持新公司股份 50。根据两家公司原来的财务及业绩计算, 新组成的花旗集团 1997 年的资产为 7000 亿美元,流通股市值超过 440 亿。以市值而言, 是全球

14、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新组成的花旗集团将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消费者信 贷、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地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等 业务。韦尔说,新集团将成为一家经营全球多元化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公司,一家杰出的银 行,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及证券交易公司,一家具有广泛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在世界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欧、日对此极为不安,欧洲舆论呼吁欧洲金融界尽快采取类似的兼并行动以防止美国金融 界独霸全球;日本认为,花旗集团的出现使日本中小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同时 也将冲击亚洲金融界。可以预料,花旗集团的出现将在

15、美国乃至世界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 司之间引起新一轮的兼并和合并浪潮,从而形成更多业务广泛的金融集团公司。思考题本案例中,你认为有哪些原因促使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案例分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根本动机就在于利润最大化,并购作为一种直接 投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迅速走向自由化、全球化,各国金融当局日益放松管 制的背景下,金融竞争空前激烈。在追逐利润的商业冲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较短时间内 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倾向于利用并购的手段。因为通过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低市场进入成本。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萎缩,利润下降,迫使其 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业务开拓有两

16、条途径:一是内部发展,二是并购。除了创新业务 之外,银行一般都不愿意采用内部发展的办法。因为一方面市场容量有限,作为后发者难 以获得优势;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对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甚高,而积累这种技术和经验往往需 要较长时间。因此,收购一家经营目标业务的老品牌金融机构更易让人接受,成本相对较 低,成功的可能性更大。(2)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般而言,银行史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通过并购,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 工,更为重要的事,应行可能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财务上的 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使成本收入比降低,资产回报率提高。在获取规模效 应的同时,并购也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商业银行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创造了更多销售机会,提高了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达到了范围经济的效果。本案例即充分体现了并购的上述两个优势,并购后的新集团公司,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 交叉销售成为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