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7167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摘要: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合作学习”成为师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就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的操作以及合作学习的时机阐述了自己粗浅的看法。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民主 共同提高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 “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

2、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一、合作学习的形式一、合作学习的形式1、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 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2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

3、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2、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 学

4、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3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一是要

5、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在这里得到锤炼,而在接受学习中没有人去怀疑书中现成的结论,对它只是在如何接受、领会、掌握和运用上动脑筋,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二、合作学习的操作二、合作学习的操作1、创设生活情境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

6、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4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学生乐于接受。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事件之中,为学生设

7、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几分之

8、一时,创设了一个“切蛋糕”的生活情境。因为孩子在过生日时都切过蛋糕,把一个大蛋糕平均5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大蛋糕的几分之一。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很容易就掌握了新知识。2、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有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学习重点,首先要分析本节教材的核心知识及其研究历程,其次分析知识的研究落点,针对研究历程及研究落点设计学习任务,一些附带性的知识可不设计学习任务,只是在反思拓展时加以解决既可。二是要针对学习难点,有些知识的结论比较容易得出,但对于知识的内涵或外延不容易理解,可设计反思性或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深入研究,促进学生突破难点.学习任务要有系统性。有些知识需要通过几步研究才能完成,如

9、果任务过大,学生难易下手,可将其分成几个小任务,这几个小任务之间要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使每一项任务既是前一项任务的扩展,又是后一项任务的准备,使小任务之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学习任务要符合认知规律。一是要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几个知识点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要按照知识的递进规律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使上一个知识成为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基础。二是要符合学习的认知程序,学习程序要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设计,即按照“研究问题解决方案搜集证据归纳结论反思拓展”的程序进行,不仅让学生把握知识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研究历程.三、合作学习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三、合作学习要选择恰当的时机。61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

10、无法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的疑点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

11、论中明晰正误。4 4、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5 5、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我在合作学习中的点滴体会。今后,我会继续边实验边总结,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7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原市黄旗寨满族乡中心小学开原市黄旗寨满族乡中心小学张桂华张桂华820122012 年年 6 6 月月 4 4 日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