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6227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 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是什么唯物论)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世界怎么样辩证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关系)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n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 在n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 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世界观、哲学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4、哲学的基本形态1、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 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 、人类社会、人类的精神。(1

2、) 世界观(“宇宙观”)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人生观社会观社会观自然观自然观关于世界观:第一、世界观所研究的问题是关 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问题;第二、世界观对人的思想、行为 起支配地位;第三、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世界 观不等于哲学。(2 2)哲学)哲学哲学(哲学(philosophy)philosophy)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文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文。在古希腊文在古希腊文“哲学哲学”是由是由“爱爱”和和“智智”两个两个字组成,是字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爱智慧的意思。在汉语中在汉语中“哲哲”字解释为字解释为“聪明聪明”、“智慧智慧”的意思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

3、人称为哲人。人。 我国在进入近代以后,才把这门学问称为哲学在这之前,这门学问称为:“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学”(朝闻道,夕死可矣);“理学”(道理,“存天理,灭人欲”)“形上学”(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1870年前后,首先使用“哲学”这个词 。理论化世界观哲学系统化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 观。哲 学(3)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方法论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提供最一般的方法和总的指导原则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是什么世界是什么 怎么样可知否怎

4、么样可知否研究改造研究改造 世界总办法世界总办法具体人物、具体人物、 手段、结果手段、结果方法论方法论世界观世界观实践实践哲学哲学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 的关系1) 相互区别:(1) 研究的对象不同: 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各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局部、某一 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所揭示的规律是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特殊规律。2) 相互联系:(1)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作为基础, 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2)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离不开着哲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具体科

5、学具体科学特殊规律特殊规律哲哲 学学一般规律一般规律部分世界部分世界整个世界整个世界3、哲学的基本问题案例导入179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把他编写的 著作宇宙体系论(提出星云假说)献给 当时的皇帝拿破仑,拿破仑看后召见了他。拿破仑:“先生,你所探讨的关于宇宙形成的 问题,但你没有提到它的创造者上帝”拉普拉斯:“陛下,在我这里不需要上帝”。两人都不是哲学家,但谈论的却是非常重要 的哲学问题:世界是如何产生的?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内容: 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6、谁是世界的本原。第二: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 : 根据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根据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可知否可知否世界可以认识:世界可以认识:可知论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绝大多数哲学家)世界不可以认识:世界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少数哲学家,(少数哲学家, 如休谟,康德)如休谟,康德)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

7、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 的前提。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 中最基本的问题。第三、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4、哲学的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物质第一性 ;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或表现。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 三个历史形态第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 械唯物主义)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把世界 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 体物质形态 。如水、火、气等。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特点: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冷热干湿

8、土火水气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国五行说 (商周时期)金水木火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 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 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斯宾若莎洛克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把原子的某 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 、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 质的共同属性。认为世界是孤立、静 止不动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 动。特点: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论和历史观的

9、高度统一2)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看成是 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主观意志的产 物。客观唯心主义:把神秘的客观精神作为 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表 现和产物。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即是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主观唯心主义慧 能既非旗动,亦非风动, 仁者心动。旗 动 !风 动 !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理理绝对绝对 观念观念神神3)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 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

10、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古代朴素辨证法:通过感觉和直观,猜测到了世界 的运动和发展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很丰 富:阴-阳、生-死、物极必反、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周易:元气两极四 象八卦六十四卦。始终 体现着“变”,而且人可以掌握变 化的规律。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辩证法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加以发展到近代,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同唯心主义相结合德国古典哲学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关 于世界的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是建立 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的。现代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 依据科学发展成果,把

11、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有机结合起来,辩证分析物质世界的 状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形而上学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 的观点看问题。公孙龙飞鸟之 景,未 尝动也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 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例1、“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例2、“飞矢不动”:飞矢在飞的过程中,一刹那在这一点, 另一刹那在那一点,这样飞矢实际上经 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 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 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 动的。(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唯物主义对物质范畴的把握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深刻意义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唯

12、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批判地 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 理论成果。“五行说”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从泰勒士起,我们才真 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黑格尔 水是万物的本原“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 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哲学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概念(共性) (个性)表明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但物质定义并不确切1)恩格斯对于物质的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

13、摄影、反 映。”2)列宁对于物质的科学概括列宁物质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物质第一性;3)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 物质是可知的。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产生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 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 清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 的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 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 基础。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首先:意识是自然

14、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过程及结果 。 从其起源和基础上看,意识是自然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以前才诞生 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包括四个阶段三次飞跃: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类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劳动奠定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 劳动使得语言得以产生,促进意识的发 展; 劳动使得意识的内容得以丰富。案例:印度狼孩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印度发

15、现的狼孩 以及随后发生的故事,进一步证明劳动 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 生不是纯生物学过程,即使有人的躯体 和大脑,如果脱离社会,就不会形成和 发展意识。2)意识的本质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是意识的器官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各部分分工合作,是意识产 生的物质基础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反射是人脑活动 的内在机制人脑与其他动物 一样,具有第一 信号系统接 受实物信号,获 得直观感性认识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接受 语言信号,获得抽象的理性认识。 前面有梅林,到那里吃梅子。望 梅 止 渴前面有

16、梅林,到那里吃梅子。第二: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不 是思维的源泉,人脑不会 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外在的客观事物作 用于人的大脑,通过一系 列思维活动,才能产生意 识。齐白石是画虾的高手,但 他从来不画龙。第三: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的统一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意识,都 来源于客观世界,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 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在:感性 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 有的,具有创造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 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 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 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 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 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 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 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 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