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6147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关于农村“空巢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赵俊侠 吴永昌(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中心学校)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空巢”学生教育中存在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金钱教育等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促进农村“空巢”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与广大同仁切磋。关键词:“空巢”学生 单亲教育 隔代教育 寄养教育 金钱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沿海一带及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大量需求,给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这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笔者所在地调查为例,全镇农村 2.5 万劳动力中外出务工者约占农村劳动力的 70%左右,年轻夫妻同

2、时外出务工者也占年轻家庭的 26.7% ,然而,农村外出务工族的出现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即“空巢”学生的教育问题。据调查,在这些外出务工者中,家长把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照看的占 40%,由祖父母照看的占 37.9%,将孩子寄养在亲朋或邻居家的占 19.7%,租房让其单独生活的占 0.4%,带孩子到打工地者占2%。 “空巢”学生教育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亲的缺陷有的家庭父母的一方常年务工在外,留守一方的农活相对于两人都在家时更忙,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白天忙于农事,晚上忙于家务,等忙完家务想起孩子时一般都是很晚的时间了。因此,他们根本顾不上孩子的

3、学习情况,只好顺其自然,学到哪算哪。偶尔用棍棒相加、无头脑训斥等粗暴简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长此下去,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农闲时娱乐带“水” ,根本未注意到其行为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因此,造成孩子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至于少数在外务工者另寻新欢而造成家庭破裂的子女教育问题更糟,这里暂不探讨。二、隔代教育的溺爱年老护幼是老年人的共同特点。有的夫妻双双同时务工在外,把孩子留给爷(奶)或外公(婆)照看。祖、孙相差 4570 岁左右,相对只能勉强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根本无法了解学习情况。一方面,他们对孙辈溺爱有加,一味顺从。孩子做错了事,只要回到了他们身边,就像

4、有了一把保护伞。特别是在务工族子女中这种隔代教育现象尤为突出。笔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祖辈每日往返四趟接送孙子(女)上学;有的遇上孙子与同学闹事,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家庭,他们本着不让孩子受苦的思想,给孩子的零用钱越来越惊人,由原来日均 1 元到 3 元还嫌不够,无限制地满足。试问,这样长期下去能教育好孩子吗?三、寄养教育的放任前面讲到,务工族的子女约有 20%是由亲朋照看的。由亲朋们短期安排生活是可以的,但要长期安排好并非上策。因为他们家庭也有自己的事,不可能把精力用于照看别人的孩子上。孩子开始到亲朋家,孩子高兴,亲朋也喜欢。但时间一长,孩子开始调皮,亲朋也开始

5、怨恨。其实亲朋也很为难,到底是别人的孩子,不管教对不起亲朋,管教多了孩子又怨恨,他们左右为难,干脆不管,这是多数亲朋最后的选择。学生放学后,是否按时回家,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无人过问。这可好,孩子有了极大的活动时间,他们想干啥就干啥,游戏厅就成了他们的“学习“场地,那么,孩子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四、金钱教育的空虚少数夫妻双双外出务工者,给孩子租一住房,由他们自行安排生活(大的照顾小的) 。这部分学生的出现,一方面,作为打工仔们由于自身在外,不能直接照管自己的孩子,心理上就出现了一种精神空虚,感到自己对子女有愧疚感。为了弥补这一精神空虚,就想到了金钱,他们抽出务工所得的少部分给孩子作零

6、用,本意是想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岂不知这正是让孩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祸根。因为孩子手中有了钱,又无人去限制使用,所以随意挥霍,想啥买啥。他们拿钱请人做卫生、抄作业是平常事,同学间发生矛盾出钱请人帮摆平是常有事。结果,父母成了“挣钱机” ,孩子成了“钱老大” ;另一方面,这部分学生的出现,也正好给社会不务正业的流仔和一切向钱看的人提供了培养对象。其后果无需探讨。在孩子的人生成长道路上,父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中许多孩子短期或较长时间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感到失落和孤独。由于没有了信任的倾诉对象而变得自我压抑和封闭。也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而走向无奈和

7、自卑,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和道德品德都十分令人担忧。目前,农村务工簇中“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冲击学校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笔者认为,要使教育能够适应新形势,图求新发展,就必须寻找新对策。1、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空巢”学生的教育问题。首先,国家要根据农村“空巢”学生日益增多的实际,在修改新义务教育法时适当增加有关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的

8、条文内容,使农村“空巢”学生教育有法可依。各级地方政府除在完善地方性法规时对农村“空巢”学生教育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外,还应切实加强对农村“空巢”学生的教育管理。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彻底地根治精神污染源,努力营造一个有利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其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农村儿童集中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由学校来承担一些监管责任和义务,让农村“空巢”学生拥有另一个“家” ,并得到应有的管理、照顾和关爱。2、父母对孩子教育责任不可推卸。养子必须育子。作为“空巢”学生的父母留守者要尽可能地多投入一

9、些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品行,从点滴行为开始,从日常小事入手,坚持培养。身教胜于言教,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外出者要多同监护人和孩子联系,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沟通;要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可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3、中小学校对“空巢”学生教育的责任义不容辞。第一,各级学校要结合农村“空巢”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将如何转变学校办学理念、提高老师综合素质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长期抓下去;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教育观念,建立联系卡制度,沟通学校与“空巢”学生监护人

10、的联系,以确保家、校信息及时沟通。针对“空巢”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倾诉信箱” ,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处倾诉。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为学生打开“心结” ;要多开家长(监护人)联谊会,有计划地对“空巢”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引导;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讲究教育方法。第二,大力开展活动育人。学校和班级利用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育人活动,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在集体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个人爱好、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减少他们无指导、无组织、放任式的盲目活动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又

11、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效地遏制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第 三,老师分工责任制。务工族子女在学校所占比重虽说呈上升趋势,但若把他们分解到每个教师去管理,教师单独负责的学生只是几个。班主任、科任教师平时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尽量多亲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并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等管理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从现代控制论角度说,对学生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的教育作用。其实,务工族们在外无时无刻不挂记着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们也知隔代教育的弊端,更不愿子女寄人篱下。如果学校能把他们的子女集中起来进行教育,也正是他们所期盼的,实施寄宿制教育后,学校统一安排、统一管理,无论是日常教育教学,还是日常活动开展,学生都将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这将是解决农村务工族子女教育的最佳途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