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6047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B2/cid_time_sort_score_display_album_high_0_page_15 先把我考研的结果和一些基本情况说一下。 我本科是某学科的师范专业,考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此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英语 60+,政治 60+,教育学 216,总分 344。 我总的复习时间(如果一天按 10 小时算)不到 4 个月。8 月份开始复习, 11.7-12.31,考研的最后两个月在教育实习。师范专业必修, 在高中听课、备课、上课、批作业,早上 7 点到下午 5 点,一会要听课,一会 批作业,试讲等等,琐碎的事很多,办公室是 10 来个实习老师一起,所以在那 边一天的复习

2、时间凑起来最多 2、3 小时,期间也免不了去和别人讲话聊天。晚 上回去 7 点看到个 10 点也差不多了,一天 5 个小时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 总体不到 4 个月了。 (介绍这个嘈杂的环境是铺垫。嗯。 )所以,我的这个经验主要是方法上的,怎么提高效率,怎么记得快。时间比较 充沛的同学看看就好,千万别因为看我花很少时间然后你放松了,那就罪过了。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在论坛里有很多人写过经验,你应该看过不少了,每 个人都有不同方法,切记:照搬别人的计划和方案是很傻的,不同的人学习习 惯差别很大,所以,我的经验也只是适合我,你看过之后选对你口味的,你看 了感到有一点火花,有点意思的办法去尝试。在做

3、之前多思考!多思考!时间 很宝贵,多想想利弊再去做。 举个例子,我之前看别人的经验说政治复习对着往年的考题在红宝书划知识点, 然后就可以看出哪边是重点了,我试了第一章,觉得此方法费时费力,而且画 完发现 5 年内考点几乎没重复的,就果断放弃了。政治和英语我复习的时间不多,我主观上也并没打算多花时间在这两门,因为 我很清楚自己时间有限,要最高性价比的,教育学一大题至少 15 分,怎么也不 能看见了不知道写什么吧,该背的那种有 12345 的都要背下来,而英语、政治 要提分就困难很多,60 多对我来说差不多了。当然,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可以, 因为知道后期英语是没时间看的,前期准备充分,大三开始准备口

4、译,中口、 口试、去年 9 月份的时候去考高口也将将过了,如果英语不好,那肯定是要多 花时间的。考研英语方面考研英语方面,用书:张剑的历年试题解析(黄皮) 、 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 版 。我 8 月份开始复习基本上每天是下午 1 点开始看教育学,晚上晚上 7 点到点到 9 点点两个 小时背单词。 (据说这两个小时 19:00-21:00 记忆单词效果最好,一旦懒了没背就有种白 白错过大好时机的感觉,也是种变相督促。 ) 我每天背新东方绿皮(乱序) 的 1 个 LIST。 (我背的好像是少了点,因为我 背的比较仔细,一般背 1 个多小时就坐不住了。如果速度快,毅力好,基础差的建议多背点。 )分享背

5、单词方法分享背单词方法: DAY 1:背 list1,背完看着每页下面检查一遍,没记住的再记几遍。着重看打 星的单词和划线的意思等标出来的重点,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要不是 我这个人不划线没有充实感,其实这本书各种程度都用不同方式标的很清晰, 不划也很好,这点很适合男生。分享划书方法:分享划书方法: 我喜欢用彩色的笔划线,每看一本书都会根据字的大小,行距,纸的白度等选 颜色,选笔的粗细,一般用紫色和蓝色划第一遍,紫色是因为喜欢,蓝色是比 较清楚。 (我是个很纠结很纠结的完美主义者。 )重点的用各种红色(我有粉红、 玫红、大红三种)或荧光笔(关键词,小标题) ,每划一遍都是不同颜色(最后 还

6、特地买了绿色、橘黄等少见的) ,像高教版教育学大纲解析看很多遍,每 遍都是不同颜色,所以颜色很多的我会在第一页标注。 (此方法仅供女生参考。())科学来说,不同的颜色可以刺激视觉神经,潜移默化就加深了记忆,划的时候换换色也有助于缓解疲劳,保持新鲜感。DAY 2:同一时间,list2+复习 list1,复习也是看着下面来,这个时候看着下面 英文,发现没想起中文意思的就在方框那画个叉,我好像经常有小一半记不得。 这些单词一般是你容易忘记的,或者不符合你的思维习惯,几天以后肯定还是 会忘的。一个 LIST 复习完把忘记的再多记记。背的时候看拼写,复习的时候就 “重意思略拼写”,划线即出现过的意思是一

7、定要记住,因为大部分单词是为了 阅读时不会出现理解偏差,写作的时候用不到这么高级的词,不纠结于拼写完 全正确,着重在多种意思。 DAY 3:list3+复习 list2 DAY 4:list4+复习 list3 DAY 7:list7+复习 list6+复习 list1 第 7 天再回去复习 list1(第三次) ,这个时 候还是看下面的单词,一般打叉叉的大多还是不会,可能还有别的不会,我把 这次复习和上次复习都不会的用红笔在叉叉外面圈起来,以后就只看这样的和 画叉叉的了,其余单词三遍过后每次都能想起,一般到考试时不会忘了。在回 上去看中文的时候,我会在 7 天后没记住的意思边上写个,以后翻看

8、的时候 这都是重点。List6 也就是昨天背的照往常复习。 DAY 8:list8+复习 list7+复习 list2 DAY 9:list9+list8+list3 DAY21:list21+复习 list20+复习 list15 DAY22:list22+复习 list21+复习 list16+复习 list1(第四次)方法照旧,还不 会的划线,打记号,背单词时间会稍长,但 2 个小时一般是够得,因为越往后 背新单词花的时间会减少,虽然 LIST 增多了,但方法熟练以后,总体上时间也 不会比背一个 list 复习一个 list 的时候多很多。 DAY23:list23+22+17+2 DA

9、Y50:50+49+44+29 DAY51:没有新 LIST 了,复习 50+45+30+1(第 5 次) DAY52:46+31+2 这个时候复习最早的可以一天 2 个 list,看情况吧。这样下来,大概 2 个月的时间,每天 2 小时,可以把一本绿皮过 5 遍,基本上 单词不会有什么问题。传说中在不同环境中 7 次见到同一个单词,你一辈子也不会忘了。当然我们背 单词书是在同一环境中的,艾宾浩斯遗忘定律大家都知道,放到实际可操作的 背单词里,按照 24 小时后,7 天后,14 天后这样的间隔重复(上面好像写太 复杂了) ,我个人感觉是比较科学的吧。但说实话,我在暑假坚持的比较好,除去出去玩了

10、几天,大部分都坚持下来的, 9 月开学前背到 list30 了吧,但之后因为准备高口,在看口译的书,单词就懒 了,考过口译玩了一阵,最终 9 月底背到 list39。10 月份开始我就停下了单词,用这两个小时做张剑的真题去了。在真题解析里 也有单词整理,顺带也有背一些。我计划 10 月份(30 天)3 天做一份,不写 作文,只想想思路,就是大的方面,提高自己想论点的速度、数量和广度;阅 读理解看分析的时间更长,仔细揣测、感觉设置的答案,因为有时候考的是哪 个更恰当,很难判断,从错的题目去领悟考研的风格。 分析文章结构对更好的理解英语很有帮助,倒三角的结构,一般前三段肯定有 中心,后面的都是辅助

11、,所以选 main idea 一般不要把后面出现的细节选进去。 完型我做的比较快,就是第一感觉选,然后看看分析、词组。翻译是想靠着口 译的的基础,基本没看,就看了下怎么评分,最后考试的时候感觉翻译真是太 难了,比高口难,最后两段都是三行的长句子,2 到 3 个从句嵌套,还有一堆 不认识的单词,还有神奇的人名要音译。不过这个大家都难,我只是抱怨下()。新题型我就是靠做了下历年真题第一次知道的,不至于考试的时候去看 directions。 。 。= =,对了,有个 7 选 5 段放到合适位置的题型要小心, 仔细看上下文接着的句子,选有逻辑关系的,这个题 10 分,容易一错错几个空, 做时可以多花点

12、时间。阅读和完型至少以 70 分要求,就是阅读一篇错一个,最多某一篇错两个,完型 错 6 个。因为其他主观得分不稳定,而且目标一定要高一点好,千万不要你考 的学校需要多少分就定多少分!至少高个 30 分,然后划到每一门,每一题,淡 忘你的总分,只专注于每一题的得分,转换成“阅读只能错一个“,“教育学选择只 能错 5 个”这样的形式,再也不要去想分数,按这个要求来,就成功了。我定得是 75+75+240 的目标,别觉得看着好遥远啊,额咳,其实就是不现实 的,= =,但有个美好的希望总是不坏的,眼光高一点,压力大,动力也大。11、12 月我彻底扔掉了英语,其实 10 月份真题也没全做完,还差 3

13、年的吧,然后考前两天看了下作文的模板句,挑选、改编合自己口味的开头句,感谢句 等,小作文可以用一两句, 大作文里这种少用为好,我觉得实质内容更重要, 老师看到有质感的内容会比复杂的句式和单词更亮眼,当然两者皆有就完美了。我发现废话太多了,写了这么多才刚把英语写完,当是回忆录了吧。 。 。忏悔, 大家只好自己甄别有用的了,其实很多都不记得了哈,毕竟半年过去了,正好 现在毕业了,也闲,就是记录一下,给大家我的经验,还是那句,选对你胃口 的,再改改,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认清自己灰常重要,像我就是个懒人, 早上最早 9 点起的那种,每天都离不开电脑,所以复习一定要有效率,我制定 的计划花样多,也都

14、是为了这个目的。先发这些吧,本来是想写好了发的,但是写这么长有点倦怠期了,要是不发出 去,说不定过几天我就懒了,还有重头教育学没写呢。TAT。(未完待续。 ) 【教育学复习教育学复习】用书:教材:十二校教育学原理 ;王、郭教育学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裴娣娜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 。解析:厦大版大纲解析(出的比较早,现在已经有得买了。 )高教版大纲解析 (去年在 9 月份中旬才出,相比较薄。 )PS:关于优缺点和用法下面再讲。习题:肖川 2000 题,三人行核心习题集,核心试卷;凯程密卷。其他讲义:这论坛里很多人分享过资料,下下来之后每一部分选你

15、觉得最好的 一、两份打印出来,配合着看。视频:从网上下的三人行、凯程视频课。分享长期规划方法分享长期规划方法:传说考研需要 1500-1800 小时复习,我按 1800 来示范计算, 英语 100 分,政治 100 分,教育学 300 分,划到每门科目上,英语 360h,政治 360h,教育学 1080h。划到每一天,英语 2h 差不多(方法已讲,并且各人情况 不同,在各科上的分配也不同,这边只是想告诉大家教育学要怎么计划。 ) ,政 治早期 2h(最后一月从英语上挪点时间来背政治,一天 3h) ,然后其他时间都 给教育学,一般一整天都有空看书的话就是政英 5h,教育学 6h 左右。 我个人认

16、为,如果你把现在每天计划给教育学的时间乘以天数小于 900h 的话, 肯定是不行的。 (我说的是计划层面,每天到底真的看进去多少是另一回事,但 如果计划都不到这个数的话是肯定考不好的,把那么多东西背下来这些时间是必须的) 。教育学以900h 为例,教育学原理100分,要300h,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各 300h,心理和研究方法一共300h。8月份我是按7+5+5+6+4(每一部分看的天数, 加起来是27天,剩下几天出去玩玩吧)计划的。好,这个天数定下了之后的 最终目标就是翻开书,算每天要看多少页吧。 。 。 (我这只是思路,具体的时间根 据自己情况调整吧,又要强调下,目标一定要高于实际。我几乎没有发生过计 划看30页结果都看完的,一般看20页时间就到了。 )以月为单位进行第一次规划,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