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26032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INESEWOMENSMOVEMENT刘利民公益项目覆盖面。 注重引入心理咨询、 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使关爱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三是着力维护留守流动儿童权益。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配合司法机关查处典型案件,运用好妇联组织各级维权网络和 12338热线等有效载体, 加大维权服务和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各项权益。四是着力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要面向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家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邻里友爱、亲子和谐的良好氛围。 要将农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

2、指导力度,帮助引导他们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科学教养子女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努力消除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歧视、偏见,大力宣传部门及地方和社会力量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优秀典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相关工作,努力为留守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本文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东花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节选)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务工,出现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对于保障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

3、义。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进城务工人员在为城市发展、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应该享有应有的权利,享受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的成果。 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是进城务工人员最牵挂的人,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健康成长,是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最温暖的体现,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专题论坛7中 国 妇 运20123的最具人文关怀的举措。 因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第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大

4、家庭中平等的成员,也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应该得到公平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应该拥有充满关爱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 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就更是需要得到关爱和帮助的群体。 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关爱, 健康成长,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具说服力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第三,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数量也多,又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中。 进城务工人员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中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选择和途径。 大

5、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不是短期的,而必然是长期的。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关联性任务。第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我们,让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关系到他们的权利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也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巩固和未来建设者的素质。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的客

6、观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二、认真总结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经验,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各级教育部门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学校在关爱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一是从2005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农村学生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 二是从 2004年起,先后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工程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优先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要。 当前,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国小学寄

7、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27平方米, 初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为33平方米。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规模已达到3343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197。三是通过国家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项目,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的条件,保障了关爱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全国在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提供了有益经验。第一个重要经验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核心是要把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中。许多地方将“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

8、列入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和教育规划中,真抓实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二个重要经验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关键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许多地方政府拿出专门资金建立财政预算支持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用于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系会议制度、片区协作组制度和专项督导考核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第三个重要经验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重点是要根据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模式。许多地方创新思路、完善措施,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比如, 代理家长模式通过动员,专题论坛8CHINESEW

9、OMENSMOVEMENT遴选各界人士担任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 寄宿之家模式以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基础, 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家长式的教职员工”,辅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实施“家校一体化”管理,让农村留守儿童过上家庭式的校园生活。 托管家园模式对有条件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偿的规范托管。 在托管园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衣食、安全、病痛、行为等得到了有效保障。 亲属代管模式根据区域实际,调整学生入学政策, 允许农村留守儿童“投亲靠友”就近入学。 亲情联线模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 开设亲情QQ群,利用网络教室让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和远方的亲人进行视频对话,增进

10、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间的亲情。第四个重要经验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特别是要依托社会力量构建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立体关爱网络。许多地方教育局、妇联、团委、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 驻地部队等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各具特色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措施;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献爱心,通过捐资捐物和组织活动,形成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关政策措施、 先进事迹和取得的成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既有学习问题,更有生活问题;既需要学习辅导,更需要心理辅导;既需要得到具体帮助,更需要拥有尊重关爱的氛围;这就需要全社会各

11、个方面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全面分析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面临的问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最大的区别是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不完整。 家庭结构完整性对留守儿童产生伤害的程度取决于儿童自身抗 “风险”能力, 也取决于当地社区、学校和儿童家庭抵御 “风险”的能力。 少数留守儿童在生活、安全、学习和心理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或受到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安全保障问题。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发生安全事故可能性更大:其一,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生活学习缺乏父母及时关注和关心,孩子安全缺乏有效的预防;其二,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家里缺乏有效的应急

12、。二是身心健康问题。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 与父母长期分离,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长期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将极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行为。 个别出现违法犯罪的极端行为就是由此产生。三是行为习惯问题。由于 80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 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精力和能力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关注、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管束孩子的行为。 生活指导不力,就容易养成不讲卫生的不良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体正常发育。学习指导不力,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跟不上

13、学习进度。 行为指导不力,就容易出现滥用零花钱、吸烟喝酒、出入不宜不良场所等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有些是儿童发展时期本身存在的问题,更多的则是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的反映。 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社会管理体系还需要健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力量和能力还需要加强。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责任需要农村学校和教师有更多的承担。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农村教育的条件和环境;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弥补家庭教育缺位与偏差,最大限度降低父母外出后可能对

14、孩子带来的伤害,最大可能避免让农村留守儿童承担现代化发展的代价。四、明确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第一,教育部门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专题论坛9中 国 妇 运20123管理工作。一要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要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同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住宿条件、食堂、卫生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测算,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二要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 在目前农村的现实条件下,要保障适龄留守儿童都

15、有学上,最重要的是方便他们就近入学。 不能提供良好寄宿条件和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要撤并学校。 不能因为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的路途遥远或者不方便寄宿等原因,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甚至失学。要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通过提高生均经费拨付标准、按班师比和课程实际需要配齐合格教师、城市或中心学校教师巡回教学及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保证教育质量。三要加强农村教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力量。 要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为寄宿制学校配齐、配好生活和心理教师以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农村学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充实力量。 要结合实施“国培计划”和“教师特岗计划”着力提高农村师资

16、水平。四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留守女童、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经济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属于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弱势中的弱势”。 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尤其应当引起关注。 要引导各个方面特别是学校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照, 发现出现问题苗头,就要及时处理。第二,学校要关注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关心他们。一要实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制度。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中小学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记录“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要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制度。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使农村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农村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 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 沟通情况。开设亲情电话,让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与校长、班主任等老师互相知道电话, 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