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5978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初中构筑人文课堂的实践研究一、研究的背景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融合是教育的本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融合是教育的本质质决定的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应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且应该具有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因为,科学在于求真,是立世之基,人文在于向善,是为人之本,求真与向善并举方称完善之人。但就当前的教育现状,人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随意、弱化,甚至缺失的状态,阻碍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复兴无疑是把当前失衡已久的传统课堂教学拉

2、回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换言之,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建构,走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的课堂教学义无反顾的一种趋势2.新新课课程改革旗程改革旗帜鲜帜鲜明地倡明地倡导导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文精神教育,诚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列出要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关注人文精神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现行的课堂教学需要以人文为支点,寻求一种平衡。初中的课堂教学更需要倾向凸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从小促使学生个性生命的健康、茁壮地成长。3.课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阵地地课堂是学校进

3、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校中,在整个教育生活中,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也是学生不断社会化的一个平台。学生人生的很多经验,人生的很多观念,都是在课堂中获得的。学生情感的很多体验,包括喜悦、愤怒、焦虑等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也是在课堂中获得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无论是教师还是对学生2而言,课堂的的确确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他们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就共同活动在“课堂”这个无法回避的狭小空间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基于课堂,立足课堂,赋予课堂以丰富的生活意义和

4、人文价值,使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4.国内本课题研究述评。本课题天津 、上海等地已有相关的实践与研究,2004 年天津市河西区确定学科德育试点校,旨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市教研室中小学德育横向渗透各门学科的衔接研究等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二、概念的界定(一)(一)对对人文精神的基本人文精神的基本认识认识其一,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人文精神一般具有时代的主题和烙印。其二,人文精神是一种

5、哲学精神。它是泛指那些在使人之所以“人”的一切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精神气质,它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其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们都是和谐发展的人所必需的养料。其四、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二)(二)对对人文人文课课堂的基本堂的基本认识认识人文课堂,简言之,指科学实施人文教育的课堂。人文课堂具备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课堂的特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人”为中心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运动与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

6、从头至尾充满着师生民主交往、平等对话的和谐过程。3人文课堂的要义是还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堂中的地位,人文课堂是相对于现行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弱化、甚至缺失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课堂形态。人文课堂要求教师有关注学生成长的责任心和内驱力,同时要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积淀。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与课堂、教材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适宜的时间通过适宜的素材有计划地进行人文教育。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要不着痕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境界。人文课堂的出发点是使学生自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激励,自我践行,自主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反过来促进学生智

7、力和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上协同发展。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研究的(一)研究的对对象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选择本校初一至初三 12 个班级作为课题研究的实施单位,以班级为单位分学科分阶段自行确立研究的子课题。(二)研究的方法(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目的是对人文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及内涵作出比较全面的综述,以尽可能地为一线教师对此的认识及实践操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2.调查法。通过对现行课堂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初中学生必需的人文素养的调查,分析提炼我校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行之有效的

8、方法,及时总结存在实施人文教育存在的弊端,为有效实施课堂中的人文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点。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倡导实验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4.教学案例研究法。收集一些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描述,以故事或事件的方式呈现课堂教学中一些典型的教学细节,从中发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及时予以推广。这些教学案例设计的主题是实施人文教育。三、研究的内容(一)教(一)教师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策略研究人文素养的培育策略研究41.达成一个共识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对学生成长的深远作用说文解字对“教”和“育”的解释分别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

9、养子使作善也。”很明显,它们强调的是传授内容的价值,以及传授者的资质,说到底,从产生之日起,教育就被赋予了道德的功用。在网络时代,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但是教师永远也推不掉的重任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的实验教师首先要具有关注学生成长的责任心和内驱力,这是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同时要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积淀,这是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保证。2.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成人的学习心理决定了教师应走内涵式自主发展的成长之路。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采用自我钻研与榜样领路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教育经典书籍(如新教育实验提到的

10、100 种教师推荐阅读书籍),依托我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创建成果中的教育论坛、学习沙龙等民间组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实验教师这个团队的整体人文素养。(二)人文教育内容生成策略(二)人文教育内容生成策略1.确定合适的主题。课题组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问卷调查,筛选出初中生在初中阶段急需培育的人文素养。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学科课题的负责人召集组员讨论、研究,选择、确定一个主题,分年级、分阶段再切分成三个或六个单元,单元可以独立,但必须同属于主题。原则上学科之间不重复同一主题。旨在让同一班级的各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尽可能让学生处在多种人文素养的熏陶中。2.构建学科主题式人文素材库

11、的研究人文素材生成分课前预设和课堂中生成两种,下面列举几种人文素材生成的方法: 开发教材的人文价值收集切合主题的好文章,好故事从教师的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蕴藏的人文价值5挖掘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的人文价值发掘课堂突发事件的人文价值,主题式人文素材库就是在人文素材生成的前提下,在网络环境下分主题分学科集结素材,形成主题式人文素材库。主题式人文素材库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教材”,是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资源保证。素材库是不断生成、不断充实的过程,素材的生成方法也会不断创新的。实验老师坚持写教育随笔是丰富素材库的必由之路。(三)(三)课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在各科教师齐头推

12、进人文教育时,最忌讳的是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教育无痕,大爱无声”。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要不着痕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境界。“教育无痕”是课堂实施人文教育要遵循的原则,也是人文课堂的一个特征。“教育无痕”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为追求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征集“无痕教育”案例,感性认识“无痕教育”中蕴藏的智慧和艺术,并分析、提炼“无痕教育”的内在规律。2.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1

13、)教师的榜样示范策略研究,如教师的外在形象、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的精神与气质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2)课堂中人文教育适时策略研究,如捕捉人文教育最佳时机的方法研究,相机诱导的方法研究等。(3)课堂中人文教育适宜策略研究,如情境创设的方法研究、学生接受心理的研究等(4)人文教育课外实践的策略研究,人文素养的形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要导之以行。人文教育课外实践是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实践活动要遵循“走进学6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的原则,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要精心组织,真情反馈,在一系列的主题式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5)人文教育成效等的研究。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是人文课堂的中心环

14、节,也是研究的重点。这个环节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研究的方法,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创生有效的课堂策略,丰富完善课堂人文教育实施的策略.策略四:人文课堂的评价策略策略四:人文课堂的评价策略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人文课堂的评价应遵循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具体可操作原则,可从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及状态,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细化评价指标,评价时更凸显人文性。四、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堂人文教育,使老师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领路人,学生人文素养的日益积淀,使学生自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激励,自我践行,自主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是贯穿本课题研究

15、的基本理念,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2.构建初中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策略、课堂人文教育内容生成策略、课堂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人文课堂的评价策略。3.构建特定人文主题统领下的各学科的人文课堂体制,形成学校人文课堂的特色。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社会、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电脑等。4.依托新教育实验,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教师通过写教育随笔的方式,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不断丰富人文素养,成长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好教师 。5.构建主题式的人文素材库,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文教育的教材,使人文教育在初中三个年级有计划、有侧重地推进。五、课题研

16、究的步骤(一)准(一)准备阶备阶段(段(2006 年年 3 月月5 月)月)1搞好课题论证研讨。72组建、培训、落实实验教师,建立实验队伍3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4做好前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二)(二)实验实验研究研究阶阶段(段(2006 年年 6 月月2007 年年 8 月)月)1分解课题,开展研究活动;2阶段性成果总结 3分年度进行方案再论证和再调整(三)(三)总结阶总结阶段(段(2007 年年 9 月月2008 年年 6 月)月)1整理、分析过程性研究资料2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验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落实子课题负责人。22002 年我校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区非学科课题一等奖,市二等奖,2005 年的创建“教师发展学校”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获区非学科课题一等奖,市三等奖,这两个课题的成果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课题是前两个课题的后续研究。3我校是萧山首批教科研基地学校,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萧山区一级图书馆,杭州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