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559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01夏商的政治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讲 商周时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权制度一、商周时时期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夏朝建立,王位世袭袭制取代了禅让让制 。 王权权特点:具有神秘色彩,统统治者把 自己的行为说为说 成是天的意志。2.分封制 概念: 目的: 对象: 内容: 影响: 分封制的破坏:2.分封制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巩固周朝统治的政治制 度。 目的:巩固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 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 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

2、从周天子的命令 ,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 A.加强了周天子对对地方的统统治;扩扩大了疆域; 使西周成为为一个延续续数百年的强国。 B.通过过分封,西周贵贵族集团团形成了一个森严严的 等级级序列。 C.局限性: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的 爵位世袭,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 割据势力。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根源:生产产力的发发展,井田制的破坏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的独立性。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B.表现:楚王问鼎;礼崩乐坏;诸侯争霸。n【点睛】分封制的三

3、大特点n(1)以土地和人口为纽带,以权力和义务为核心,层层分封,等级 森严。n(2)周天子是周王室的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封地有相对的独立 性。 n(3)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3.宗法制 含义: 来源: 目的: 核心: 内容: 维护的工具: 影响: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3.宗法制 含义:是一种权力的继承和分配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

4、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 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国”“家”密切结合。3.宗法制 定义: 来源: 目的: 核心: 内容: 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影响:对当时对后世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评评价宗法制的影响? (1)对对当时时:宗法制维护维护 了贵贵族在政治上的垄垄断和 特权权地位,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 特权;有利于保证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2)对后世: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尊老爱幼 、尊宗敬祖等是其积极方面,而重男轻女的传宗接代 思想、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是其消极方面。过分重视 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和现代

5、的平等和 法制意识相违背。对后世中国封建政治产生很大影响 :表现为皇位世袭、等级制度,绝对君臣隶属原则, 极端皇权主义,裙带作风等;也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 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力的原 则;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确 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形成 的统治秩序 。n总总之,宗法制与分封制都以父系血缘缘关系为为核 心分配政治权权力、制定等级级秩序,体现现了家国 合一及政权权与族权权密切结结合的特点。【点睛】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1)姓氏: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

6、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 、鲁、郑、陈等。 (2)地名: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3)习俗:宗法制对今天现实生活影响更大,如中国尊祖敬宗、 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祖先、忠孝观念等。 【点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紧紧密结合,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源于夏、成于商、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表明我国早期政治 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血缘缘关系分配政治权权力、制定等级级秩 序。 (3)西周实实行的分封制,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又一个重要 特点是最高集团团尚未实现权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并且层层层层 分 封,带带有宗族统统

7、治的色彩。 (4)夏商周政治制度是前后沿袭的,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秦朝专专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制度的确立 1.原因:(1)经济经济 上:(2)政治上:(3)社会上:(4)思想上:(5)实实践上:(6)秦国完成国家统统一。2.主要内容: (1)确立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影响:这这种制度不仅仅成为为秦朝中央集权权制度的核心,而且是维护维护 “家 天下”的重要保证证,为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坚实 的基 础础。(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内 容三 公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

8、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但秦始皇并未实际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兵权九 卿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 政府的职能部门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 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运作 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3)地方机构郡县制: 演变:春秋晚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 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 行。 内容:郡是中央以下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为郡 守,督责下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 (长),郡守、

9、县令(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意义: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 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 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探究】据材料,指出分封制转转型为为郡县县制所反映 的政治制度变变化的本质质特征是什么。谈谈谈谈 你对对官僚 体制的认识认识 。 (1)特征:从贵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集权权。 (2)认识认识 :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顺应 了历历史发发展的要求

10、,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权(或维护维护 国家的稳稳定);强 化了皇帝的专专制,造成了许许多负负面影响。【探究】郡县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何进进步之处处 ?(1)分封制以血缘缘关系为为基础础,诸诸侯的爵位 世袭袭,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发展为为地方割据 势势力。 (2)郡县县制按地域划分,郡守、县县令都由皇 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权,是一种历历 史的进进步。 3.深远影响: (1)积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 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 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 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以文释图释图 :本讲讲是由商周时时期奴隶制贵贵族政治向秦朝封建的官僚政治初 创创的转转型时时期。(1)商周时时期形成宗法制和分封制度,二者互为为表里。( 2)秦朝首次确立了封建专专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制度,由皇帝制度、中央的三公 九卿制度及郡县县制等组组成,以君主专专制和中央集权为权为 主要特征,这这一制度 为为以后历历朝历历代逐渐渐加强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