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4)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4046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克隆(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奇妙的克隆(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妙的克隆(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克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设境导入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 意 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 哲学家 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 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

2、” ,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奇妙的克隆” 。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 ,供小组讨论。 课堂导问: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生 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

3、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 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 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 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 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 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 络。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 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

4、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 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 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 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 问题的冷峻思考。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研读探究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 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 “科”为其“科学性” ,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 , 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研读第一小

5、节“克隆是什么?” 。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探究小结: 科普短文重在“普” ,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 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 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合作探究 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

6、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 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 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用的 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JD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 学生小结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 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从方法上、思想情感上考虑。 延伸作业 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 兴技术。 反思:本文内容相对简单,我们在上课文时,一般不按文体知识来讲。作为课普文来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