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4040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8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为自己,客观为他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12/10计科 0905 | YJ马哲论文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真爱自己,才能真爱别人;不懂得关爱自己的人,就不知怎样去关爱别人;所以说,为自己,是更好的为别人。大千世界,相辅相成,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人人都关爱自己,人人才会去关爱别人。这便引出我们的主题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当你的生命降临的时候,首先见到的是的你父母,你跟你的亲人一直生活,他们时刻在照顾你,把自己的爱都寄托在你身上。上学了,你便见到老师和同学,老师不断的教育你,不断的在启发你,让你不断的成长,同学跟你朝夕相处,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进步,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走入社会了

2、,形形色色的人在你周围,你的同事和你整天在一起奋斗,你们为了生活共同走到一起,你的老板时刻在注意你,注意你是否适合这个岗位,注意你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尽心尽力。总之这个社会上,无疑是两种人,一种你认识的人,一种你不认识的人。所以,这个世界不只只有你一个人,你的生活也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生活,你离不开别人,无形中,你已经和别人融为一体了。这可以看出,无论你做什么,当你仅想为自己而做一件事情时,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其他人,因为这个大生活圈你和别人联系千丝万缕,无意间你就会影响到他人。通过我的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个命题本身包含着这样两种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 人的行为选择要能够成为正确的、正当的,首先必须正确解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这里有两人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主观对客观反映。主观要正确反映客观,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明确行为目的和选择达到目的的手段。目的的确立既表现着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和境界。人们的利益关系是客观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是人们认知的对象,同时又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客体。它需要人们正确地认识它,同时又给人们的行为提出“应当如何”的要求。 个人行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行为选择问题。选择是从认知向行动转化的关键。决定性的动因和选择标准是

4、对待利益关系的觉悟,按中国传统伦理就是“义利之辨” 、 “义利之择” 。有的人只以个人私利为标准进行选择,计较得失,叫做“计者从所多” ;有的人以公义为标准,遵照道义去选择,叫做“谋者从所可” 。 “从所可” ,就是按照“正当”和“应当”的标准去选择。在这里,人格的高低就看其心术如何。心术确定了行为内在价值,也提供了评价“主观为自己”的行为价值的内部根据。对“主观为自己”这种行为的评价,涉及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一个行为的完成,是从动机到效果的过程,也是通过手段达到目的的过程。在过程中,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是有矛盾的,而且在实现目的、效果的过程中还交织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复杂关系。 行

5、为选择首先是动机的选择。一个关系到切身利益的行为,往往有几个动机同时出现。究竟哪一个动机应当并且能够成为主导的动机,并且形成作为行为动力的目的,这对行为的评价极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善恶价值的动机和目的就体现着个体的道德良心。在这种选择中, “为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如果是出于对自己的正当利益的考虑,那么它的“正当” ,就是权衡了客观利益关系而作出的正当选择,其价值就是客观利益关系所规定的价值;其评价就是与这种客观规定相一致的评价。如果是出于不正当的私利考虑,其“不正当” ,就是对客观利益关系作了不正确的判断和不正当的选择,其价值也是被客观利益关系所否定了的,对评价当然也是否定的。现如今,

6、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其中之一就是“个人至上” 。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以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他们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他人之上。有的同学直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关心他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而有的同学则持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主动关心集体、同学,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但是“客观为他人”未必总是给他人带来好处,尤其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马上回到“主观为自己”的出发点,不惜损害他人、

7、集体和社会的利益。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层次,是解决上述矛盾出现的关键。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上思想品德课,从小便让人树立一种公共意识。初中高中便以政治课的形式再次要求我们应该以集体主意为主,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大,个人的利益应该以集体为先。大学我们学了思修和马哲,我们便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主。虽然一些大学生人生观的误区导致他们“个人之上” ,但毕竟这是一少部分。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高于社会其他阶层,但经历较少,难免会在一些事情犹豫不定,甚至被一些不好的思想动摇,当大学生逐渐成熟后,他们便会进一步了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深刻意义。最后我想说一句,不论你做什么事情,主观上看去都是为了自己,哪怕你贪污、受贿,但是客观上说,你都是为了身边得人能够过得好。人这一生不仅是为自己,同时也在为别人,我们自己得深深的仔细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