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

上传人:luoxia****01817 文档编号:4522631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三年级下册主题三购物的学问(《合理购物abc》评课之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品德与社会精品课(评课)2010 年 6 月 第 1 页 共 3 页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回归教材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回归教材评郑惠祯老师上合理购物 ABC一课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 吴锦梅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材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里面的每一课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学习当中回归生活情景,在实践当中提升生活经验,真正使学生学会生活,懂得生活。今天,有幸听郑惠祯老师上合理购物 ABC一课,我感到很荣幸。因为她的课朴实而精彩,简单而有序,似乎也把我带进了生活中与人购物的场景,学会了选择商品,掌握购物小窍门,真正成为一个精明的消费者。这样的课,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

2、课堂和学生心灵,达到了品德课最高的境界。下面,我以这节课谈谈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巧设疑问。这堂课的内容源于生活本身,郑老师让学生来当主角,通过录像拍摄学生购物的情景,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辨别如何购物才能更合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合理购物 A 的真正含义就是“火眼金睛” 。为了让学生认识商品的相关信息,了解商品的保质期,郑老师出示了牛奶盒子,采用了猜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三无产品的信息。这里,郑老师设立的疑问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指引学生在现有购物经验的基础上,在情境中思索和总结,展示学生探究商品的欲望。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时,郑老师顺其自然地采用合作学习,发

3、现探究,讨品德与社会精品课(评课)2010 年 6 月 第 2 页 共 3 页 论交流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商品的信息,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经验与认识,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良好的消费观念。二、体验生活,多元评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郑老师在这堂课中采用了模拟超市,争当精明消费者的形式来体验生活,突出了合理购物 B 的特点就是要懂得购物时学会“货比三家” 。这一环节,老师能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小老板的角色,推销伊利纯牛奶、燕塘纯牛

4、奶和蒙牛果蔬酸酸乳三样产品。充分地让推销员和消费者两种人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地发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只有在比较中选择商品的优劣;在比较中做到货比三家,购买物品才能做到最佳。除了在课堂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以外,郑老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探究过程等方面都进行即兴点评,使学生充满信心,把课堂的学习当作一种快乐,所以说课堂中的多元评价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三、回归教材,总结提升。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郑老师在最后的环节中能注意创造性地使

5、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精品课(评课)2010 年 6 月 第 3 页 共 3 页 如:通过一个小孩的妈妈到商场购物时,发现在货架上有些商品被不道德的消费者毁坏了这一件简单的事例,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回归了我们教材中“买卖中的道德”这一课的教学。这样,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为了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我们郑老师设计合理购物 C 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采访家长,总结出购物小窍门后上台板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品味,真是一举多得呀!回顾郑老师这堂课,我总是感觉到课堂充满着一股浓浓的品德味。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自然的教态,无不体现出品德与社会这一科的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