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202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 常 识 学 科 教 学 中 ,充 分 利 用 围 垦 资 源 ,开 设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 研 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类课程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与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点的各类活动内容的课程,与学科类课程相比较,它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的界限,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最优的发展,使教学从课堂走向社会,那么,本地的教育资源优势将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校地处钱塘江沿岸的围垦地区,有着极其丰厚的教育资源,为在常识学科教学中,开设综合实

2、践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常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指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参照科学探索与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学会进行开放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有许多种类,其中围垦资源具有分布面广,普及度高,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常识学科担负着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创新教育和优秀传统教育的任务。其中充分利用围垦地缘优势,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完成常识学科教学任务有着必要的、不可偏废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常识学科中,利用围垦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十分

3、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常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常识学科课程一样,必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服务、在课程目标上,与常识学科的课程目标有着很大的相同点。但是之所以要利用围垦资源,又定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其独特的目标。总体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观察、思考、探究、动手、创造等能力培养,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基本目标。那么,结合常识学科2特点,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其目标则表现为: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常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践,联系学生家乡的实际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创造力和

4、认知能力,更要有效地激起学生对家乡、对浙江、对祖国的积极情感,确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创造有利的条件。2、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与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的培养相统一,才会真正地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学生要学会从家乡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实地调查和探究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并且要懂得尊重前人、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要从科学的认识论出发,通过对围垦历史的探究,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利用围垦资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发现各种问题,围绕着解决问题让学

5、生自主地去搜集、整理有关围垦资料,用现代方法、多途径地获取围垦情况及常识学科以外的各种信息。通过对围垦历史、工农业生产情况等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加工处理各种信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加重要的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激活学生在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改变过去分割储存的状态,进行知识整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从中达到掌握知识、活用知识的新境界。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常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对各种研究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多种实践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围垦、关心围垦发展问题的兴趣,逐渐形成质疑求异,对已有的历史结论进行再探究,不断创新的心理倾向。同

6、时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人们相互合作的社会,现代科学技3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师生、学生间的合作,形成一种特有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地去探究问题,取得探究结果。学生可以借鉴围垦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正确对待课题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困难,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以具备现代社会中进取者的良好心理素质。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为了达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根据开放性、问题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教师可以利用本地区的围垦资源,设计编制各类有关围垦的课程内容。如我校利用地缘优势,充分利用本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河庄的蜀山遗址及出土文物,钱塘江涌潮、萧

7、山围垦土特产及加工、钱塘江江塘的变迁、水文站、观潮城、美女丁字坝、围垦植被、现代农业开发区、舒兰农场等系列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编制课程如下:年 级 三、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周 课 时 1 1 1课程内容学习了解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和家乡特产,观潮及对潮文化的初步调查。调查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围垦建设的风雨历程。参观现代农业开发区和舒兰农场等调查钱塘江江道的变迁,围垦植被,提出开发观潮名胜的方案,调查土特产的加工工序,设计一条相互联系的旅游线路。利用围垦资源,开设常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加具有亲切感,容易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围垦资源在学生生活的社区中俯仰皆是,便

8、于收集整理,甚至可以涉及一些尚未开发的资料,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流程与措施1、自主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课题探究为主要载体的课程,选择好恰当的课4题进行实践研究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探究的课题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不论哪种形式的选择,其前提是学生自主。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师生共同审题,论证,最后由学生确定。在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课题时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乐于会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

9、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围垦江塘的变迁或者是围垦移民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围垦历史相结合,与常识学科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2、示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件新生事物,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实践过。为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较为典型而且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围垦历史课程先进行探究,取得成功后,展示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从事实中明白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探究,在范例中得启发,学到方法,进行模仿。为了便于探究,学生要组成 35 人的课题小组。课题小组的组员一般是由兴趣与基础相近,对同一类探究课题感兴

10、趣的学生自由组成,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把不同的性别、个性、探究能力、学习兴趣的学生组合在同一课题研究小组内。在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种身份和一项职责。如长于管理的学生担任课题小组组长,长于与人交往的学生担任外交组长,长于写作的学生担任文字组长,长于电脑操作的学生担任文字资料组长。课题小组整合学生的特长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组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还要帮助其他组员达到目标,最终达到课题小组的总目标。这样就把原来学生间的个体竞争变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的竞争,也5使得原来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转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

11、,提高了历史探究的效率,培养了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3、设计方案方案是实施综合实践探究的蓝本,方案由探究目的、探究人员、探究过程、探究成果形式和探究保障等若干部分组成。下面是我在常识学科教学观察中,利用围垦资源,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课题之一蜀山文化探源的探究方案。A、探究目的:了解河庄蜀山文化遗址的概况,诸如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历史变迁等;了解与知道蜀山遗址的发掘及现状;分析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并为其开发保护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B、探究人员:杨军、王斌彬、戴春燕课题组长:杨军 外交组长:王斌彬 文字组长:戴春燕C、探究经过:第一次活动,制订探究计划 地点:班级教室第二次活动,收集历史资料

12、地点:河庄镇人民政府,萧山地方志办公室,走访河庄蜀山地区老人。第三次活动,了解现状 地点:萧山河庄蜀山及蜀南村第四次活动,整理分析资料,小组讨论研究,地点:计算机教室第五次活动,交流、讨论调查报告 地点:多媒体教室第六次活动,调查报告定稿 地点:多媒体教室D、探究成果形式:调查报告E、探究保障:萧山乡土教材萧山围垦 、 可爱的萧山及萧山地方志 , 围垦志文物馆馆藏实物、连网电脑,自行车(交通工具) ,摄像机等。4、实践活动6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模拟会议、角色扮演、社会洽谈、调查采访等社会活动方式,对所选课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现

13、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经历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意志,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品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资料。学生在就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认识和收集资料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举行认识学校和社区图书馆资料的活动,如指导学生到萧山博物馆和地方志办公室去查找关于蜀山遗址的资料,使学生对资料的性质及收集资料的途径等有初步的认识,为他们探究课题奠定基础。指导学生调查史事。调查史事是学生收集口述史料的途径,如走访蜀山地区

14、的老人,参观博物馆,了解蜀山遗址的历史与发掘保护的现状。在调查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确定调查主题、调查对象,调查后对得到的围垦史料要进行整理,再由学生作报告或者讨论,能够收到很好效果。指导学生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围垦古江塘遗迹、河庄蜀山和本地区文物展览可以提高学生对探究围垦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围垦文化的认识。有些围垦遗迹、文物直接与学生探究的课题有关。如萧山博物馆中关于蜀山遗址的史料与陈列物渔网和陶制器具,是他们探究的资料。指导学生分组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择自己的主要观点,收集证明材料,拟定提纲,在课题小组内报告。其后把主要观点归纳,代表课题组在班级内报告。其

15、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或补充,教师则要多方面加以指导,提出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并且指出学生继续努7力的方向。学生分组报告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训练与他人合作,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学生分组报告是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的重要一环,应在实践活动周期的中期举行,因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对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学生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论文、调查报告、活动日记、整理的史料册子、小报、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相关题材的音像作品。教师要对学生形成成果过程加强指导,尽量提供有关条件、如在学生写蜀山文化探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

16、先让学生自行收集史料,调查情况,教师提示注意事项。在学生开始写调查报告时,教师应该提示先拟定提纲,对已拟定的提纲教师提出修改、补充意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相互研讨,相互启发,培养合作互助精神。对于学生的成果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当然,学生的成果中如有错误,教师也应热情指出,指导改正。5、评价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具体评价指标有两项:一是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参加每次活动,是否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是否在探究活动中向课题组提出工作设想、建议等;二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水平,如是否符合该学生实际,是否在学生探究成果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让学生也参加,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三结合评价方式。自评,让学生以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作出自我评价。互评,就同学在历史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互评价。教师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