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1104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看我看雷雨雷雨中的女性形象中的女性形象中国的女性柔情似水,心软如绵,温顺善良是她们的代名词,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也多半如此。然而,曹禺的雷雨让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或温柔善良,或大胆叛逆。这些女性形象犹如青春的赞美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但缺乏现实主义的光芒。曹禺作品中推动人物行动的显然不是理智的思索,而是一种激情或欲望。我们很少看见曹禺描写她们内心的矛盾冲突,比方角色在进退维谷时的大段内心独白,也许这有助于帮助角色向深度开掘;再如角色在行动前的矛盾心理等等。然而她们总是那样的义无返顾,凭着某种冲动与直觉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前程。雷雨中的女性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女性是

2、在旧中国饱受奴役和凌辱,但还是牺牲自我劳动妇女,如四凤、侍萍。有评论者称之为“女性天使”形象。这类男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把中国男性文学传统中“佳人“与“母亲“相分离的两类理想女性整合为一体,剔除了“佳人“身上的风尘味与“母亲“身上的无性化特征,成为美与爱相结合的受难天使,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爱人,这一类女性的牺牲行为仿佛出自于本能。作品既没有描写她们在牺牲动作之前的犹豫,也没有行动之中的徘徊,更没有在行动之后的悔恨。我们同样无法从男性角色身上找到值得她们牺牲的价值意义所在。比如说侍萍为了周朴园做出那么大的牺牲,而周朴园对她的态度:乍一看甜蜜温馨,细思量冷酷无情;乍一看情意绵绵,细思量鬼话连篇;

3、乍一看似有苦衷,细思量自欺欺人。所谓记住,所谓修墓,还有什么家具摆设的原样保存、物质补偿等等,都只不过是周朴园欺世盗名的伪举,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侍萍为他而死的遗憾和愧疚。说什么为了家族,不得不娶别家小姐,你相信这漂亮的谎言吗?真正爱一个人,哪还会考虑什么身份与地位?真爱,就只爱这个人,为了心爱的这个人,是可以抛弃一切的。所以鲁侍萍对这样一个冷酷的人的牺牲更本就是无意义的,这样做出盲目牺牲的鲁侍萍正是由于缺乏理性力量而产生的。另一类女性是受到新思潮的感染、时代的感召,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开始觉醒,开始具有反叛意识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繁漪。如果说前一类女性形象来源于传统文学,则后一类便是“五四”狂飙精神的

4、凸现。但是,在她们形象的塑造中,理性的缺乏同样造成人物的致命伤痕,使她们最终流于平面化而不够丰满。以繁漪为例,作家为她设置的是三种社会角色合而为一的身份:母亲、妻子、情人。这三种身份的重合赋予角色一种先天的深刻性。我们因此期待着看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一位女性自我作战的残酷与深刻、各种身份在她面临抉择时发挥同样的力量进而所展示的人性的复杂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她如何轻松地,跨越各个本如鸿沟般的内心障碍:与继子陷入乱伦之恋、抛夫、弃子大家可能都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的情节与雷雨的情节相似,巩俐饰演的王后就类似于周繁漪的角色身兼母亲、妻子、情人三种社会角色,影后级的巩俐就把作为妻子对丈夫的恨,作为情人对大皇子(也就是她的继子)的患得患失的深爱,和作为母亲对二皇子的疼爱、依靠这些种种复杂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雷雨中的周繁漪由于理性的缺乏,终究无法让角色进行灵魂的自省与自审。综上所述,我认为理性力量的缺乏是这些女性形象流于脸谱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