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堂相学手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0595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镜堂相学手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镜堂相学手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镜堂相学手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水镜堂相学手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水镜堂相学手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镜堂相学手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镜堂相学手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镜堂手记(十四)之相说 今天水镜想跟大家一起来讨论相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相学的实用价值有多高?这一 问题在相书中很少有真正的提及或专门论述,今天水镜就以学习的心态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这一问题。这也是一个不管对相学研究者或者是面相求测者都有必要了解和深入的探讨的 话题。因为只有弄清这一问题才能使研究者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研究方向,才能使求测者面 相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使不管是相者或者是被相者不致于过度迷信或者误入岐途。 在很多相书中和历史记载中(很多还都被编入正史)都有很多关于相学如何神奇的验证了 其准确性,在相学秘籍全编中就有神验一百条, 水镜神相 、 相理恒真 、 麻衣神相 等都有大量的记载

2、,在各种相学名著中或相学名流的事迹中也都有很多记载,我在这里就 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 可以到龙隐论坛相学版中的固顶帖欢迎大家到这里说说关于 与相学的故事中看看,以后还会发一些历史的或发生在 边身的相学佳话。 对于相学的科学性有多高,相学在现实中的实用价值有多高?是科学是迷信?自古就争论 不休,不管是统治者或一些时代的名流,不管是士大夫,不管是文人或者是最下层的劳动 人民,对相学都持有不同的态度,但不管如何, “相学热”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未曾被人 遗忘, “相学热”始终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未来要研究的学术课题。正像全编中所说的, 相学在中华文化史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顷其历史的沿嬗要需作学

3、术性的研究。相学的存 在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在对待相学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相学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分 支,也是在中国“国学”易经旁生出来的一个易学分支,在研究时研究者应该以“剔其糟 泊,吸取精华”为原则。我们在研究同时要以“古为今用,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对待,立志 用相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宗旨”。这是研究者首先也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原则。 在确定了研究的目标和原则 与宗旨后,我们应该确定相学研究的方向,这一点对每一个研 究者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研究相学最终和目的是实践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就必须 认识到相学的实用价值是什么?了解求测者的心态和需求,这样作为研究者也能尽量的少 走弯路或误入岐途。首

4、先我们先来了解求测者的需求是什么。求测者大多是为“祈吉祛凶” 而来,大多所要知道的不过乎(1)一生事业的发展情况(2)一生财富多少(3)恋爱、 家庭、婚姻的状况(4)身体状况及寿限的长短(5)子女的情况(6)学业的升滞(7)官 运的享通(8)或者生意适宜去那里发展、适宜从事何种行业等(9)某种具体的事宜(如 官司胜败,去向凶多吉少?具体事态如何化凶为吉等。在了解求测的需求之后我们便能更 好的确立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相者应该以指人迷路,趋吉避凶为大旨,这也是易之初 所谓的“同患之意,济人利物之术也”。在神相水镜全编之序中说到“(1)帮有丧阴骘 者,点破暗味,使共修省归正,以安天命。 (2)有茕茕无

5、策者,不欲生者,指其后禄,使 之免随沟壑。有应遭刑戮者,指其介性妄为,可免恶难。 (3)有松形鹤骨,清气飘然者指 其出世有成。 (4)有气色凶灾者,指其守分而避凶厄。 (5)有所色隐德者,顶奖天爵,而 倍进其修为。 (6)有过于酒色,病入四肢,面无人气,近于死者,指其修本固源,以延年 益寿。故古之相道,功莫大焉甚有益于世也。 ”序所说的无非就是通过相者掌握的相术,来 为世人点破迷惑,使其趋势吉避凶,引人从善,造福世人,利人利已,利国利民。 在相学的实际研究中除了在知道相学的目标和方向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相学的具体学 习和操作。有人说相学是一门较为直观的学科,相学是一门相似于统计学的学科。水镜

6、并 不认同也不反对。总之相学有其独到之处这是世人所承认的。然而怎能样才能面为一名真 正的相学高手呢?水镜认为,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这也是相学入门和以后深入 研究的必备条件) ,还要人长期的实践经验积蓄,以检验理论中的一些论断在地方和时代的 正确与否,然后是在二者长期的论证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运用,然后才能在精中求 精,在精中求进。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水镜神相相序中说到,看相时应该“(1)辩骨格之荣枯(2)观五行之真假(3)看五官六府之成败(4)取五岳四渎之朝拱(5)揣头脑顶额仓库骨法之就与不就(6)遍求 四肢肩背腰腹之称与不称(7)辩八大五小之合格成局(8)观手足纹

7、脉之根蒂(9)取气 魄骨力之厚薄(10)辩两目之有真无真(11)听声音之气韵(12)取器量气度之宽广隘狭 (13)察心地之好坏。审此源流诸说,一一推之,穷通寿夭,十不失一也。 ”这也是在为求 测者看相时应该掌握了解的所谓“形、神、气”。 在了解以上诸多方面之后我们还要认识到几点,不管是相者或者是被相者都应该认识到的。 一是相者的相德问题,不管是相者是为了纯粹的兴趣研究也可,还是做为一种谋生手段也 可,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相者以德为先,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是求测者 不应过度迷信,被相者应该以健康向上的心态来求测,应该认识到相者的论断只能做为参 考,不管论断的好坏都只能作参考,好了也

8、不能沾沾自喜,坏的也不应该灰心失志,放弃 努力,以免造成心理负担或阴影。应该认识到“相由心生,相随心灭”的道理,后天的努力 是人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三是相者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何物,好 坏都不应过度渲染,只能以相论相,时刻应该考虑求测者的立场,以鼓励为主,点其不足, 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事业去向,性格行动等更应该如此。四是求测者应该不能过度迷信相 者,应该知道相者的极限性,并非相者都是“神仙”并不是看上一眼就什么都能知道,在准 确率的问题上因人而异,各人的修为和水平不同,但一般都应该在 70%以上,特别是在大 的发展和方向上更是远远大于 70%。但是误断是在所难免的,再得求测者

9、的面相也随着时 间和环境的变而变化,也随着你的为人好坏的变化而转变。五是相者应该引人从善,遇凶 则以德化之。做力所能及的“善与德”以善小而为之,积少成多,遇 凶而化,这也是改 运的不二法门。 总之相学研究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相学,应该了解相学的目标、方向、宗旨再结合 社会的需要,以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进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水镜于 2005 七月九日相说之二水镜在相说 (1)中已经谈了相学的作用,相学的价值,相学研究的课题重点是什么? 只有在明确相学的目标和方向之后才能更好的研究相学,并能够做到学有所为,学以致用。在相说 (1)中虽然已经说到求测者的需求,以及相者在为求测者预测时应该

10、重点突 出,并在为求测者预测时我们应该明确相者义务和职责。因为在相说 (1)只一笔带过, 因此水镜今天重点要分折的是:相者能为被相者做什么?被相者能从相学中得到什么样的 帮助与启发。简单的说相学对社会事物或者是具体某一个人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和引导? 也就是相学的实用价值是什么?水镜今天就是以这个论题展开探讨性的分折。相学古以有之,在古代某个特定时期很受统治者和当时国民所推崇,从古代以来不管是 正史或者是野史都有大量记载,从事这一行业的不管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以此为谋生手 段的所谓“江湖术士”都不计其数。水镜在相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就已经有简单的描述。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相学是所谓的术数中的重要的

11、一员,也是比较早出现的一员,与四柱, 六爻、风水、奇门遁甲、梅花易数、铁板神算、紫微斗数、大小六壬、金囗诀等都是存在 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并长盛不衰,比其它的术数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在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学虽然起源早,但是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几乎烟消云散。常在 术数网站中走动的易学研究者或者是易学爱好者不难发现,在专业的术数网站或论坛中开设相学版的极少,就算是开设了相学版,从事相学课题研究或者相学专业论题探讨的很少, 相学版的人气不旺,相学版主持的管理者水平不高等现象,有精辟见解和研究成果的较少。 在现实中,以相学作为专门研究或者专门谋生手段的人士少之又少,真正的相士皆是凤毛 粼角。基于以上诸多

12、原因,不管相学从事者或者是求测者对相学还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正确认识。 对于相学所能体现的价值还远远的认识不够,因此水镜还是先引用公笃相法中的一篇 相法有益此证为开头来说明相学价值吧。公笃曰:相法一术,由来已久,为中国一种 专艺,人人皆可研究,故圣人有游于艺之说。 又云:虽小道,必有大观。大用则为:“云 龙虎之机,小用则为涉身处世之益。查相术始于轩辕,为风后氏立法,故名风鉴。继东周 时有唐举。 。 。 。 。 。 。其术虽微其用甚大,兹将考证有益者如下。一东周时,吴王四子,长曰 阎间,次曰夷昧,三曰姬光,四曰季扎。四子中惟季扎最贤,惟姬光最霸,兼其子庆忌, 勇悍拥兵。吴王充,序长则阔阎应承位,序贤

13、季扎应承位,姬光恃自立,阎间不平,又不 能与之争,于是礼贤下士,又巩不得真材,特聘唐举以鉴别之。吹箫乞食之伍员而荐之; 草庐隐居之孙武其荐之,继而霸吴来楚,此为知人之益也。二纪汉时诸葛武候拔长沙,黄 忠魏延来投,黄忠付以兵权,魏延立即令就刑,先主问之曰:魏无罪,何以见杀?武候对 曰:此人狼顾豺声,脑后骨上大下小,必叛无疑敢杀之以绝后患,刘备因怕失人心而不杀 魏延,后果如诸葛亮所说,这也是知人之益也。三是大清道光时,曾国藩平洪扬之毛。 。 。 。 其才不如左,而其功倍之,独知人善用,是其特长。 。 。 。 。 。可知曾国藩精于知人术,所以为 中兴名将者,知人之益也。这就是陈公笃所说的知人之益,他

14、列举的这些例子就是让我们 知道相学在现实中的价值,虽然说的都是霸王帝业名人大将的事,但是从中也可见相学价 值的体现了。在相学秘籍全编中的神验一百条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相学的过人之处。水镜在相说 (1)中说到:求测者大多是为“祈吉祛凶”而来,大多所要知道的不过乎 (1)一生事业的发展情况(2)一生财富多少(3)恋爱、家庭、婚姻的状况(4)身体状 况及寿限的长短(5)子女的情况(6)学业的升滞(7)官运的享通(8)或者生意适宜去 那里发展、适宜从事何种行业等(9)某种具体的事宜(如官司胜败,去向凶多吉少?具体 事态如何化凶为吉等。在了解求测者心里需求之后,我们应该着重于此,围绕上面所说的 为求测者进行

15、分折指导。在 相者 (1)中说到的,也是更体现相学价值的:“在神相 水镜全编之序中说到“(1)帮有丧阴骘者,点破暗味,使共修省归正,以安天命。 (2) 有茕茕无策者,不欲生者,指其后禄,使之免随沟壑。 (3)有应遭刑戮者,指其介性妄为, 可免恶难。 (4)有松形鹤骨,清气飘然者指其出世有成。 (5)有气色凶灾者,指其守分而 避凶厄。 (6)有所色隐德者,顶奖天爵,而倍进其修为。 (7)有过于酒色,病入四肢,面 无人气,近于死者,指其修本固源,以延年益寿。故古之相道,功莫大焉甚有益于世也”。 序所说的无非就是通过相者掌握的相术,来为世人点破迷惑,使其趋势吉避凶,引人从善, 造福世人,利人利已,利

16、国利民。 ”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两点,也是我们要为求测者指导的。 何为“帮有丧阴骘者,点破暗味,使共修省归正,以安天命”?就是作了坏事,损了阴德之 人,作为相者就要告诉他使其明事理,知错而改,积德从善,而免其报应,以安天命;何 为“有茕茕无策者,不欲生者,指其后禄,使之免随沟壑。 。 ”?就是孤独无助而不想活的人, 就要指出他的后禄,指点光明,让他不再产生轻生之念;何为“有应遭刑戮者,指其介性妄 为,可免恶难。 ”就是看到他面上出现可能要遭到刑罚面相特征时,就应该告诉他不能妄自 尊大,胡作非为这样才能免受因为这样而带来的恶果;何为“有松形鹤骨,清气飘然者指其 出世有成。 ”?就是神清相古之人,是前世从神仙中来的人应该告诉他这是他前世所积的阴 德使其如此,应该发扬光大作世人楷模;何为“有气色凶灾者,指其守分而避凶厄。 ”?就是 运气所至,面相上已经出现了有将有意外凶灾之事时应该告诉他不要轻举妄动,以守为主, 按份守已才能使其凶厄尽量避免或减少减轻灾难;何为“有所色隐德者,顶奖天爵,而倍进其修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