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0506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理论的观点 课件(新)(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学习的理论观点课程大纲l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l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l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l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学)l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个体身上发生了某种 变化(外显或内隐)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 倾向、成熟、疲劳、 药物反应等因素带来 的这种变化要维 持一个相对持 久的时间一、学习的定义不仅人类有 学习,动物 也有学习二、学习的分类1、按 学习的 主体分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2、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辨别学习概念学习

2、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奥苏伯尔 的学习分类按学习材料 的性质及其 与学习者知识 经验的关系分按照学习 进行的方式分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3、奥苏伯尔的分类4、加涅按 学习结果 的分类智力技 能的学 习认知策 略的学习态度 的学习运动技 能的学习言语信 息的学 习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l记住三个人及他们的理论:l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l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l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一)人物简介 巴甫洛夫(1870 1932),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续 )(三)基本观点l消

3、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 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 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l泛化律: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 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 射,称为泛化。(四)总体评价贡献:l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 基本的生理机制局限:l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l(一)人物简介l美国心理学家,1904-1990l1922年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 英国文学 ,但他对动物和人类 的行为深感兴趣 ,在老师的指 导下阅读了大量生物学、心理 学书籍。l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心理系, 1931年获博士学位。l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 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 证书。二、斯金纳操

4、作条件作用理论l(二)从桑代克的饿猫迷笼说起桑代克迷笼(Puzzle Box) (饿猫被关在里面,它若拉开门内的栓子,就可以打开箱门(三) 经典实验斯金纳式条件反射( 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斯金纳箱(白鼠学会按杠杆获得食丸)(四)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l1. 强化l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 的发生概率。 l强化的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l及时强化 l2. 负强化l负强化的不同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 件作用l逃避条件作用: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 ,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l回避条件作用: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 迅速躲避,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等 。(

5、四)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l3. 消退l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 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 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l4. 惩罚l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 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 程,称作惩罚。 l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l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 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欲通过厌恶刺激的呈 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五)操作条件作用的主要应用l程序教学l行为的塑造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人物简介班杜拉 (1925- )1925年生于加拿大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心理 学博士学位 1953

6、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 系至今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用于 社会行为的研究(二)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l甲乙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l第一阶段:甲组的录像片里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 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 奖励;乙组儿童的录像片里,成人为了惩罚这种不好的 行为,打了那个大孩子。看完录像后,将儿童一个一个 地领进一间放着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甲组儿童比乙 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说明榜样的作用使儿童 很快学会了攻击行为。l第二阶段:实验者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 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像就给糖吃,结果两组儿童的攻 击行为无差异

7、,说明两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行为。(二)经典实验观察学习1968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 成l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到 新的行为反应。强化也不是增强了行为出 现的频率,而是为个体提供了信息或诱因 ,使他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 的后果 。班杜拉相信观察是最基本的学习 过程。(三)主要观点行为是通过观察而 得来的l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学 习,并不需要出了车祸才知道要遵守交通 规则,也没必要因为偷窃被惩罚了才懂得 这是违法的行为。孩子不会游泳,但通过 观察模仿他人也可以学会游泳;初上讲台 的新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优秀教师成 功的课堂教学行为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四)观察学

8、习的主要影响因素l榜样与示范l 教师l 大众传媒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只需记住: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一、人物简介布鲁纳,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 家。 布鲁纳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 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 界和教育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 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二、认知发现理论:核心观点: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 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 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l(一)认知学习观1、学习实质l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 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 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 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 以给经验

9、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 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 一套感知的类别”。2、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 识的类目编码系统。l3、学习过程l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 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这种类 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 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 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l 1.发现学习: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创 设的学习情境,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以 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 :l (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 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l (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 习结果。l阅读材料:(二)发现学习法2、发现学习的要素(1) 运用自己的头脑“发现教学”所包含的是引导学生

10、发 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 ,教师通过对 学习材料、内容的安排,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 机会,要求学生能够以有限的资料为基础,进行 外推,超越资料所给定的信息。 (2) 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把正在学习的材 料同他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分类体系配合起来 进行探索。布鲁纳将这称为是“一致性问题”, 即寻找与他们知道的事情的联系。 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 l小学数学教学:“商不变的性质”l首先,列出一批例式: l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2l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30002l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

11、些式子中,被 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是一样的? l然后,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 的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l 60302 632 l 60302 1262 l 60302 20102 l 60302 30152 l 60302 180902 l 60302 6003002 l 60302 240012002 l 60302 600030002 l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 渡。三、主要评价(1)贡献l注重将认知发展和学习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 ,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

12、力的基础。l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 内在动机、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的形成,比 联结派更能说明人类学习的特点。(2)局限l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 的特殊性。l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l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发展(一)从一则寓言故事讲起(二)建构主义者提出的几个问题学习的目标-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实质-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的条件和规律-如何促进学习?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一)知识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 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

13、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 得的。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续)(二)学习观强调几个重要要素:情境 学习共同体 协作 会话情境l强调把所学的知识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 景下,与一定的真实任务相联系。l学习情境与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l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共同完成的。l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学习共同体”的共同行为。协作l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关注社会化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会话l学习共同体发挥作用-(动态)l垂直水平的互动:师-生 横向水平的互动:生-生 师-师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续)(三)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二、建构主义

14、的基本观点(续)(四)教师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 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 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 索。主要模式: 支架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设计 随机通达教学设计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1、简介: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 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 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达到独 立学习。(一)支架式教学设计(一)支架式教学设计教 学 目 标 教学支架逐渐撤掉学生的操作活动

15、逐渐增加简单案例(一)支架式教学设计2、环节(案例)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1、介绍:也称情境性教学设计,“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 教学”设计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 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显示情境中 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听别人介绍和讲解这种经 验。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 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确 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 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 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二)抛锚式教学设计l 2、环节(案例一)l 创设情境l 确定问题l 自主学习l 协作学习l 效果评价 l应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圆”l 教学目的:掌握圆的概念l 圆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l 请思考:l传统的教法是如何组织这堂课的?l 如何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法组织这堂课?l传统方法:l1.什么是“圆”?l定点到定长的距离相等。l2.如何画圆?l“圆规两脚分开,固定其中一个脚,另一个 脚绕着定点转一圈。”l3.如何计算周长?面积?l开始讲解公式。l运用建构主义教学:l1.请学生找出教室内圆形的物体。l2.让学生自由画圆l3.提问学生:在操场上做一个直径3米的花 坛,该如何做?l4.花坛边要种花,问间隔多远种一棵花? 花坛内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