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0400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泰川靖会灌区水利设施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定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泰川,靖会灌区的水利设施现状的调查报告。 (定稿)河海大学暑期赴甘肃水利设计研究院实践分队。序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甘肃省向来是一个缺水的省份,其水资源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合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阻力,为此甘肃省政府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建设了一批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向几个重要农业灌区送去珍贵的水资源。为此我们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一部分水利设施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向一些工程单位索要,采访当地农民,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获得了相关灌区的水利设施现状,现做如下汇报。一 景泰川灌区1,1 灌区的基本情况景泰川是景泰县内的重要

2、农业灌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段,东临黄河,西北两面是戈壁荒漠地带,是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 距灌区东部大约大约是公里处有黄河从南向北流经,海拔在 1540 到 1710 米之间,灌区是由低山,丘陵相隔而形成的白墩子,草窝滩,芦阳,兴泉四个小盆地构成。土地平坦 ,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整个灌区地势偏高,黄河只能灌溉沿途滩涂。土地总面积是 55 万亩,其中适宜农耕地37.6 万亩,整个灌区灌溉面积总共 30 多万亩,管去年平均气温 8.5,最高气温 36.6,最低气温-27,年平均降雨量是 186 毫米,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是3338 毫米,冬春两季多风

3、,年平均风速 3.7 米每秒,八级以上的大风年均 29 天,日温差大,光照长,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灌区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水量少,水质差,埋藏深度大。地表径流源于长岭善于老虎山的雨季洪水,通过各条沙沟河渗入地下,汇入黄河。1,2 景电工程1,2,1 景电工程的基本状况景电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引水灌溉工程。是甘肃省建国以来兴建的高扬程, ,大流量,多梯级的电力提灌工程,工程总体规划面积 100 万亩,提水量 40 方每秒,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 1969 年开始边设计边施工,1974 年建成;二期工程 1984 年开工建设,1994 年建设完成供水;二期民调供水工程于 199

4、5 年开工建设,2000 年建设完工,2001 年 3 月开始供水。A 工程总体情况 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段,兰州是一杯180 千米处,是一个横跨两省四县(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两个流域(石羊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大型水利提灌工程。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景电而起延伸向民情调水工程(简称民调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景电一期工程是一个独立的提水系统,景电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共用一个提水系统。整个提水工程的设计流量是 28.56 方每秒,加大流量是 33 方每秒,总装机容量是270MW,最高养成 713 米,设计提水量是 4.75

5、 亿方每年。工程由 43 座泵站,1391 条各类干支斗渠 2422 千米,构成。灌区总面积 1496 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 197 万亩,适宜农耕面积 142。4万亩,控制灌溉面积 100 万亩。B 一期工程的基本情况一期工程提水流量 10 方每秒,灌区面积 30 万亩,工程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南部是老虎山,米家山,西部为猎虎山,东部是刀楞山.景电一期工程是一个独立的供水系统,它从景泰县 19 公里的五佛乡,五佛寺近黄河处调水,设立两个抽水泵站。将黄河水初次提到高于河表的 360 到 460 米处。实地考察的一泵站装机14 台,由十一个大流量机组和三个小流量机组构成,平均流量是 3.2 方每秒

6、左右,最高提水速度是 3.6 方。现在泵站已经开始换装提水机组,采用更加易控制的抽水设备,这已经成速度较慢。C 景电二期工程基本状况期工程 1984 年开工建设,1994 年建设完成供水工程设计水流量 18 方每秒,加大流量 21 方每秒,总养成 713 米,设计年提水量 2.66 亿方(不含民调工程提水),设计灌溉面积 50.02 万亩。建成总干渠,干渠泵站 18 座,支渠泵站 12 座,装机 204 套,装机总量 19.25 万 KW,安装压力管道 43 千米,总厂 337.95 千米,支渠 43 条,赶去以上渠道建筑物 375 座,支渠渠道建筑物 2112 座,量水堰 782 座。D 经

7、典而其延伸民调供水工程状况这一项工程的主要职能是在一期二期工程供水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来缓解民勤县水资源日益减少,土地荒漠化,沙化生态恶化的应急工程。工程设计建设沙漠输水管道 99,。46千米,将黄河水从二期总干渠末端,通过输水管道将水引入红崖山水库。设计流量 6 方每秒,加大流量 6。3 方每秒,年调水量6100 万方,恢复灌溉面积 15.2 万亩。工程的作用与效益1 景电工程的费效情况:工程是电力提灌,工业电价是0.05 元每度,提水成本是 0.46 元每方,水价是 0.26 元每方。水价相对来说是底谁家,保证了灌区的用水能力。由于此项工程的水费不足以维持日常的管理与营运,故而收到省

8、政府的年度财政支持,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2 工程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昔日的河西戈壁滩,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沿黄灌区为主的蔬菜产业带,以景电一、二期灌区为主的啤酒大麦、早熟洋芋、优质玉米产业带,以干早山区为主的绿色小杂粮产业带,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 19 万亩,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布局。解决了当地 50 万人生活问题。灌区内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各种农产品示范园区相继建立。工程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灌区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昔日“风吹石头遍地跑”的景泰川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

9、、渠相通、路相连”的喜人景象。 【注 1】工程的管理情况景泰川提水灌溉工程是由甘肃省水利设计研究院设计建造的大型引水工程。工程专门设立了景电工程管理局(位于景泰县城),下设有各个干渠管理水管所管理各个干渠的水务,只能与一般灌区的相同。还下设各个泵站的管理机构,负责泵站的日常管理,监控,配合管理局的水务。二 靖远会宁灌区2.1 灌区基本情况靖会灌区属于陇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由位于靖远县南部,会宁县北部的阻力会让、二级阶地以及两侧塬区组成,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地势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高北低。灌区北起靖远城西,黄河右岸,南至会宁县城,东至靖远县三场塬和会宁县百草塬,西至会宁县头寨镇。灌区内

10、土地面积 127 万亩,耕地面积 90 万亩,期中川地,塬地 38 万亩, ,灌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适宜灌溉。2.2 引洮工程 (图见【注 4】)2.2.1 引洮工程的基本概况与工程性指标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是旨在解决甘肃中部地区的定西、陇西等 6 县城乡用水困难问题,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甘肃省“十五”计划首推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建设任务是重点解决中部干旱地区渭源、陇西、0 定西、临洮、榆中、会宁等 6 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用水,适量发展当地节水农业灌溉(新发展灌区 24.6 万亩),改善生活供水

11、条件及工农业生产条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 32m3/s,加大引水流量 36m3/s,规划年调水总量 5.50 亿 m3,一期设计水平年调水量 2.19 亿 m3,其中配置给非农业的外调水量为 13081.43万 m3,占总水量的 59.8%;配置给农业的外调水量为 8809.6万 m3,占总水量的 40.2%。引洮一期供水工程以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由总干渠、3 条干渠、结合沿线乡镇供水及农村人饮供水的20 条灌溉支(分支)渠、两条县城以上城市供水专用管线、10条乡镇专用供水管线等构成覆盖全供水区的输供水渠(管)网体系,直接

12、供水县城 2 个,供水乡镇 39 个,总控制灌溉面积 19 万亩。干渠输水流量 1.23.1m3/s,控制灌溉面积2.17.7 万亩;县城供水管线输水流量 1.52.2m3/s;乡镇供水管线输水流量一般小于 0.1m3/s,最大 0.13m3/s;支(分支)渠输水流量一般小于 0.5m3/s,最大 1.44m3/s,控制灌溉面积0.41.8 万亩;干渠及支渠同时兼顾沿线乡镇供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渠线总长 110.48km,其中隧洞 15 座,总长 92.97km,占渠线总长的 84.2%;渡槽 11 座,总长 2.20km,占渠线总长的 2.0%;暗渠 20 座,总长 3.65km,占渠

13、线总长的 3.3%;明渠全长 11.23km(全部位于总干渠下段),占渠线总长的 10.2%;进水口段长 0.16km;退水闸及干渠分水闸共计 9 座,总长 0.26km。供水管线分水口、支渠分水口、直斗渠分水口、车桥、排洪建筑物及下渠通道等横向建筑物共计 83 座。全线总落差 72.06m,平均设计纵坡1/1533。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三条干渠渠线总长为 146.183km,其中:一干渠全长 33.087km;二干渠全长 65.06km;三干渠全长48.036km。一、二干渠均自安定区阳阴峡总干渠 9#隧洞出口的 1#总分水闸分水,其供水区分别为安定区、榆中县及安定区、会宁县;三干渠自陇西县马河

14、镇上马河总干渠 15#隧洞出口的 2#总分水闸分水,其供水区为陇西县。三条干渠总控制灌溉面积 12.72 万亩,其中:一干渠控制灌溉面积 2.98 万亩;二干渠控制灌溉面积 7.68 万亩;三干渠控制灌溉面积 2.07万亩。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干渠渠道纵向输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明渠全长 41.53km,占渠线总长的 28.41%;原渠利用段长28.53km,占渠线总长的 19.52%;隧洞 8 座,均位于一干渠,全长 20.45km,占渠线总长的 13.99%,单洞最长 4.22km;渡槽 37 座,全长 5.49km,占渠线总长的 3.76%;暗渠 48 座,全长 29.58km,占渠线总长的 2

15、0.23%;倒虹吸管 24 座,全长4.81km,占渠线总长的 3.29%;陡坡 29 座,全长 15.2km,占渠线总长的 10.39%;筛网式消力井 3 座,全长 0.018km;渠首进水闸 3 座,全长 0.044km;节制闸 55 座,全长 0.53。渠道横向建筑物共 327 座,主要包括:支、斗(直农)渠分水闸 145 座;退水闸 12 座;车(农)桥 50 座;人行桥 46 座;排洪渡槽 19 座;山洪涵洞(管)46 座及排水渡管 9 座。三条干渠共布置支渠 9 条,全长 86.075km;布置专用输水管线 4 条,全长 28.66km。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专用供水管线共布置 12 条

16、,线路总长 113.274km。城市专用输水管线主要供水对象是城镇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定西及陇西 2 条专用供水管线,线路总长 47.019km,均由总干渠进行供水;乡镇供水专用管线承担直接向受益区内的乡镇、工业园区的配水的任务,其管线是在总干渠、干渠及各级支渠布置的基础上,结合受益区乡镇及各具体供水点位置,以就近供水为原则进行布置,主要包括渭源县的新寨、庆坪;陇西县的种和、福星及高塄;定西市安定区的东岳、香泉、黑山、符川、称沟驿;榆中县的龙泉,共计 10 条乡镇专用供水管线,线路总长 66.255km。10条乡镇专用供水管线中新寨、庆坪、东岳、香泉 4 条管线由总干渠直接供水;种和、福星及高塄 2 条管线由总干渠 10 支渠供水;黑山、符川、龙泉、称沟驿 4 条管线由一干渠供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乡镇供水调蓄水池共 21 座,总容积 55.8万 m3。根据专用供水管线的总体布置,管线共布置加压泵站10 座,总装机 30 台(套),总容量 2538 kW(不含备用机组容量);跨沟建筑 20 座,检查井 225 座,分水口 30 个,放空阀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