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19934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尝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以人为本在职高体育( (与健康与健康) )课堂教学中的尝试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前言:前言: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身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江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各种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成为本世纪教育和发展的主旋律。关键词: 以人为本 剖析 教师 学生1、剖析“以人为本”1.1、“人“字的剖析一般的理解是,这里的“人“也就是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在教学内部的管理中,教师

2、是把学生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等同于学习机器来对待,在管理中强调人性化、人情味。然而从教学环境中,我们却发现了另外一种“人“,这就是教师。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觉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不应过分、刻意的去强调两者哪个更为重要,而应将二者放在同一环境下,平等的审视和对待。如忽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就等于破坏了教育环境,教育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总之,对“人”的深度剖析后,我发现,以人为本中的“人”,应理解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尊重,如果教师与学生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并已经深入教学的骨髓,成为教学的灵魂,那么,它就必然会渗透融合于教学的各

3、种关系之中,从而改进我们日常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1.2、对“本“字的剖析。关于“本“,既可以解释为“根本“,也可以解释为“资本”还可以解释为“原本“、“本性“。以人为本之“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本身“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高度产生的对学生、教师性质的再认识。那么如果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放入到教学环境中,我们应理解为个体及群体的本性需要,或者说是满足学生、教师的根本需要之本。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和谐的、平衡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真正把人的发展当作最终目的的教育。2、教师、学生、教与学2.1、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

4、中,要做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必须做到以教师为本,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才能最终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其次,适时转变角色即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学生成长的控制者转为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由学生的主导者转为学生的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学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讲堂改为学堂, 将书本为本改为以人为本,倡导“切为了学生,为了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2、学生: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

5、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因此,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的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体育,就要讲究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否则学生便会陷入苦学的境地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在“精”上下功夫,做到精讲精练,高中学生自觉性强,在教学中主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相反对

6、锻炼身体排在第二,这似乎与体育教学原则有所违背,其实不然,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后,不管是在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方面,还是在现阶段锻炼效果上都能较好的体现出来。2.3、教与学首先,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学生的认识发展。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此,即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情谊交流的载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阵地。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即有激发起学生的主动精神时,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能力和觉悟。也只有师生情感交流融洽时,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将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

7、分发展自己的个性。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双边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把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谈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一些作法,意在抛砖引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1 以人为本开展专项教学实施专项体育课教学,树立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了体育学习兴趣和爱好,教学的效果与传统体育课相比要好得多,扭转了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恶性循环现象,重心树立体育学科的新形象

8、。通过专项体育课教学,学生有浓厚的体育兴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精体育的动机,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其实,开展选项教学,无非两个目的。1、以学生为本: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项工作从 2000 开始至 2002 年止,在学校领导徐校长的大力支持下,与区教研室共同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从体育成绩和达标成绩分析来看,存在显著差异(p0.001)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外,依据课题所撰写的论文实施专项体育选修课实验结果获市论文

9、评比二等奖,全国中小学论文评比二等奖。3.2 以人为本进行体育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尝试新的课程标准对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其实对于我们职业学校而言,在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专项身体素质。从而使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3.2.1 结合专业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机电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目前在校 8 班,40 名左右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将与铁打交道,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劳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中安排课课练项目,主要是安排力练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为其今后从事主业工作打下一定

10、的身体基础。又如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的是导游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耐力,故在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都安排了耐力项目练习等内容,如耐久跑、长时间中小强度的练习内容如 5 分钟的跳绳,集体跳长绳等项目,以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耐久力。3.2.2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体育竞赛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体育老师经常采用一些练习手段,如改变练习的环境,练习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是职业教育中心,有许多专业,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掌握体育的基础同时,提高专业知识,达到巩固专思想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利用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教学,进行有益的尝试。如快速跑教学中针对服装专业,进行

11、服装制图接力比赛,针对机专业进行负重接力比赛等等,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动脑得到有益结合,既完成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又巩固了专业知识。3.2.3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到能力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除了身体素质训练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她们的组织能力,同时应针对她们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幼儿游戏、幼儿徒手操、幼儿轻器械体操的教学。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首先着重培养她们的口令练习,指挥队列操练,在每节课都安排 2-3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带队列操练进行口令练习,每节轮流,课后总结指出不足的地方,不断提高学生的口令表达能力。其次,在准备部分我经常穿插些幼

12、儿游戏,让学生自己试教。自然,游戏的安排应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来进行。徒手操、轻器械操的教学亦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一个内容,幼儿的徒手操、轻器械操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就是要掌握幼儿的特点,既要简单、明确、节奏强,又要易懂易模仿。因此我每学期都会安排 10 名学生, 让她们自己编排幼儿操,并在课前辅导的前提下进行上课,一般配合口令、音乐节奏来单独领操,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胆量。亦无形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总之,新标准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改革与创新地大舞台,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是人学” ,愿我们的教师在“以人为本” 、 “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努力工作,敢于创新,即要做体育学教师,更要做人学的教师。参考文献: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标准解读.J.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