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19904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片段及教学反思教学片段及教学反思一、操作引疑一、操作引疑: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现在把老师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1:平的,叫做“面”。师:再切一刀呢?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师:再切一刀呢?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研究题研究题 1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集体交流: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生:面:前后、左右、上下(2+2+2 或 23)

2、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 或 43)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模型,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生:我们小组长方形模型,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研究题研究题 2 2: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生1:我们小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比知道的。师:师:请同学们用橡

3、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请小组成员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种长度的小棒,各多少根?发现了什么?生 1:我们小组相同颜色的小棒各用了 4 根,而且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生 2:我们小组选择了相同颜色的 8 根小棒和另外相同颜色的 4 根小棒,只是这时的长方体有些特殊性。不过相同颜色的小棒都是相等的。师:由此同学们可以得出棱有什么样的结论?生: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研究题研究题 3 3:正方体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1:我们小组研究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是一样。生2:

4、我们小组研究发现正方体每条棱长都相等这点与长方体不同。生3:我们小组归纳出:把正方体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是一种特殊长方体。 评析评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启发和反思反思是:1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

5、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2 2、让学生经历、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主导”作用。作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3 3、让学生经历、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用数学课程标准来教学,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