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228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训练的策略摘 要: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必须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比较法、形象法、先实践后理论、以点带面法、交错课题法、趣味课题法训练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与学的有效性。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技能训练策略职业教育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程模式上,切

2、实改变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综合化;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之一,也是职业教育实践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在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技能训练可以采取有效训练策略,提高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技能。一、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理解力一、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理解力比如在车工实习教学安全教育时,讲授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区别,有个概念:要求同学在实习初期对实习教师的指示必须认真理解并执行,否

3、则将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由于同学还没有熟悉实习的过程,光有理论知识,无法比较其重要性,只凭借教师的讲授其印象不一定深刻。如果给学生讲解汽车驾驶中教练与学员的比喻关系,学生既愿意听而且也容易懂。因为他们深知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一讲就通,还非常理解和重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运用形象法,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感性认识二、运用形象法,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感性认识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往往都比较枯燥,而实践操作却比较新奇,但理论与实践又确实有着因果关系,没有理论的指导操作也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好理论,是整个训练方法中重要的一环。比如,在机械切削教学过程中,在

4、讲述切削三要素的关系时,要求理解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吃刀深度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这三个矢量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三个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吃透并理解,但又不是2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在实际环境里面,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材料硬度、刀具角度、机床功率、装夹方式等,学生显然没有这么多的实际经验,如果要让学生理解可以把这个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负担(吃刀深度)太重就跑不快(切削速度) ,办事效率(进给量)也受影响。但人与人又有体力差别,性别差别、老幼差别;加工金属与加工木头就不能同样对待。这样深入浅出的举例,学生就好理解了,再到实践中去体验合适的量比关系。进行一夹一顶加工的课题时,同学对三爪卡盘夹持的部位

5、要少而感到不理解,如果用一根筷子做比喻既形象又有说服力:工作好比那根筷子,用手攥住中间部分,想摇动那筷子很难,要是只夹住端面上一段,那另一头就可以随意控制了,正好发挥一夹一顶加工的优势,达到利用中心孔来定位的目的。实践证明,形象的比喻搀杂其中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三、采用三、采用“先实践,后理论先实践,后理论”法,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法,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技能的掌握同事物发展规律一样,都是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客观规律,并呈螺旋上升发展的。当然,在实习实践中有的课题不一定都按着这个模式,可以先会操作再回头理解理论。如学习计算机不一定非要从 DOS 开始,学习 WINDOWS 的

6、操作系统也不一定非要搞清楚 WINDOWS 的基础源代码。车工使用的车刀角度比较复杂抽象,学习刃磨之前非要学生说清楚所有刀具的各种平面、角度关系和度数往往可能事倍功半,教学实践中,可以先教授学生掌握磨刀技巧,看看车刀是如何切削工作的,再给学生教授刀具知识,可能对刀具的使用技能更有利。四、采用以点带面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四、采用以点带面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中职的学生对自身的职业未来是很明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上是积极进取的,只是由于自身的感觉、心智、运动技能的差异导致掌握的程度不同,通过适当的练习,大部分同学是可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技能水平。在技能的掌握上,为什么有的人能很快

7、进入状态,而有人却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技能掌握得快的学生无一不是具备以下特点:理论课学习好、对待实习课认真、勤奋好学。凡掌握程度稍逊的学生在这几方面或多或少做得差些。实习的态度靠教育;实习的作风靠管理;而技能的理解要依靠发动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让他们谈体会经验把切身经历告诉大家。学生群体中的技能掌握往往是呈枣核形,3抓住好的带动中间的促进落后的。实施过程的形式,可以让有优势的同学谈体会、巡回指导、组织产品加工、关键工件的制作、把关、检测等,为教师做些辅助性管理工作。这种方法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潜移默化的竞争造成良性循环。五、采用交错课题法,拓宽学生技能水平五、采用交错课题法,拓宽学生技

8、能水平技能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体力与智力交融消耗很大的劳动,很容易疲劳产生注意力转移,有的还容易因枯燥疲劳发生教学的抵触情绪。往往会出现技能掌握过程的“高原现象” 。采用交错课题法,可以引导学生克服这一现象。比如,理论与操作交替、休息与工作交替、业余娱乐与实习教学交替;在车工实习中,学生在实习初期需要熟悉车床有个练习摇动过程,这是个十分枯燥的重复过程,往往需要几天时间,学生的新鲜感很快消失。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学习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坐下来练习,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又有了新鲜感,这样动静结合,就会缓解疲劳情绪。必要时还可以把其他形式教学手段引入实习,象观看操作录像等。这样能及时缓解劳动消

9、耗带来的副作用,使学生既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实习教学又可以开阔眼界。六、采用趣味课题法,提高学生技能探究的积极性六、采用趣味课题法,提高学生技能探究的积极性实践是为了应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如果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本事” ,将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自己也有这个愿望。在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应适当安排些与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课件或生产成品,有条件的还可以下到相关企业参与生产,以检验自己实习技能的掌握水平。例如,车工专业可以在凸形面课题上加工手柄、榔头,锥体课题设计加工线坠儿,使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技能的神奇,找到自身差距,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后面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中去。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必须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比较法、形象法、先实践后理论、以点带面法、交错课题法、趣味课题法训练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与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