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4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8 页)扎兰屯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计 40 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里)1、鸦片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虎门硝烟 B、英舰封锁珠江口 C、英军占领香港岛 D、英军攻陷定海2、虎门之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陈化成 B、关天培 C、林则徐 D、葛云飞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 C、 瑷珲条约 D、 天津条约4、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A、洋务运动以后 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C、中法战争以后 D、公车上书以后 5、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

2、条约 D、 辛丑条约6、中外发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7、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其核心内容是A、政权问题 B、土地问题 C、男女平等问题 D、社会财富分配问题8、中国近代史开始于A、1640 年 B、1840 年 C、1919 年 D、1949 年 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鸦片贸易 C、割占领土 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10、 “戊戌六君子”中,除去由光绪帝任命而参与变法的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外,还有A、康有为 B、 梁启超 C、康广仁 D、陈宝箴11

3、、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第 2 页(共 8 页)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 C、日知会 D、同盟会1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A、 82 年 B、 70 年 C、 85 年 D、 75 年1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A、1911 年 10 月 10 日 B、1912 年元旦C、1912 年 2 月 12 日 D、1912 年 3 月15、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他们首选的应该是青年杂志 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新华日报A、 B、

4、C、 D、16、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帝爱国农民运动 D、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17、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出兵占领山东 B、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拒绝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8、标志国民革命失败的事件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 C、七一五反革命事变 D、五卅惨案 19、19 世纪中后期,侵略果我国台湾地区的有 A、英、法 B、美、日 C、荷、英 D、美、荷、英20、1920 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A、毛泽东 B、邓中夏 C、陈独秀 D、李立三

5、21、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第一学” ,主要因为是他 A、编著海国图志 ,介绍外国史地 B、 发起“公车上书” ,鼓吹变法C、译著天演论 ,系统介绍西学 D、创办新青年 ,倡导民主与科学 2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第 3 页(共 8 页)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23、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陈独秀 D、董必武24、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建立 25、历史上的爱国志士,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此日漫挥

6、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哀悼的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丁汝昌 D、谭嗣同 26、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汉人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 他们谁在说谎?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27、右图反映的是中国 A、19 世纪初期的情况 B、19 世纪中期的情况C、19 世纪末期的情况 D、20 世纪中期的情况28、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中 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29、修建京张铁路和制成具有世界先进

7、水平飞机的人分别 是 A、徐寿 冯如 B、詹天佑 李善兰 C、李善兰 徐寿 D、詹天佑 冯如30、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1、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第 4 页(共 8 页)A B C D32、下列不属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 A、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B、中国共产党当时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C、四大家族控制了全国金融 D、当时中共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33、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

8、治舞台是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五卅运动中 3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去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南京35、鸦片战争击碎清王朝“天朝大国”的美梦,也宣告漫长的中国古代史的终结,中国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那么中国近代史为什么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A、中国紧闭的国门在外国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从此打开B、领导中国革命的阶级发生了变化C、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从此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外

9、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7、一位同学参加央视“开心词典”节目网上答题,近代列强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 俄国 D、 美国 38、新疆有一种柳树,枝叶茂密,被称为左公柳,这是赞颂下面哪一人物的 A、曾纪泽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39、日本从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第 5 页(共 8 页)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军 40、北伐战争势力进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农民运动的开展 C、工人运动的开展 D、北伐军的英勇奋战 选择题答题卡(共计 40 分)二、材料分析题(共计 27 分)

10、41、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 ?(1 分)(2)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 (2 分)(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 (1 分)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材料二: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材料三材料三: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材料四材料四: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请回答: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选项题号293

11、031323334353637383940选项第 6 页(共 8 页)(1)材料一、二、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3 分)(2)中法战争后,法国的侵略势力深入我国哪一地区?(1 分)(3)从日本割占台湾到 1945 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日本割占台湾共多少年?(1 分)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材料二: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三材料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

12、共和国”。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这一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3 分)(2)材料二是什么政党的政治纲领?该政党于哪一年成立?这一政党的性质是什么?(3 分)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纲领制定于哪一年?(1 分)(4)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反映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由此,请你结合史实说说中国革命的重任最终落在了谁的肩上?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3 分)44、阅读下列材料:第 7 页(共 8 页)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材料二: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3 分)(2)当时英国为什么要从印度向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