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6594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与医药价格改革参考资料价格改革参考资料2目 录政策法规政策法规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 年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5)2.卫生部关于印发 2009 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卫办发200915 号(10)3.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8)4.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7 号(20)5.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4)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部分附表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25 号(43)7.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监督工

2、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818 号(45)8.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价格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通知卫规财发20086 号(48)9.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新增和修订项目(2007 年)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193 号 (50)10.关于开展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的通知3发改价检20071004 号(51)11.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医药价格工作守则进一步提高医药价格管理的透明度(55)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51 号(58)13.印发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912 号(63)1

3、4.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2770 号(66)1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05 号(68)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9 号(70)17.医疗机构实行价格公示的规定 (74)18.卫生部要求加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 (76)19.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78)领导讲话领导讲话、会、会议纪议纪要、工作要、工作动态动态1.陈竺:落实方案关键要体现政府责任(85)2.陈竺部长在 2009 年

4、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要求:面对新形势 4医政管理要有宏观思路(89)3.陈竺:全力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92)4.陈竺:医改是“五个齿轮”咬合联动的工程(96)5.高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00)6.张茅:深化医改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102)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负责人就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答问 (103)8.卫生部要求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 (109)9.2009 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全面深化(111)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2009 年医政工作要点年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

5、设兵团卫生局:现将2009 年医政工作要点和调整后的医政司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附件:1. 2009 年医政工作要点.doc2. 医政司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doc二九年二月十一日附件 12009 年医政工作要点2009 年,医政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 2009 年卫生工作要点,全面加强医政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医政管理法制体系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体系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和体系,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推进护理事业的发展等,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完善医

6、疗机构管理的法规制度,加强医师管理(一)逐步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指导各地制定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特别是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和任务。研究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规划、准入和审批管理。修订医疗机构类别目录。完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组织实施,包括修订部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补充专科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制定诊疗科目的管理制度,修订诊疗科目目录并组织实施。制定实施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 ,加强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建立医疗机构的退出机制。开展对医疗机构审批行为的检查指导,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医疗机构管理

7、的其他有关制度。6(二)启动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全国重点专科建设规划,重点专科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和动态管理措施。(三)完善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制定急诊、重症医学科、病理、营养、麻醉、血液透析室、手术室等科室的设置和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四)继续做好医师管理工作。组织做好年度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开展医师考试制度的研究,逐步完善考试办法。完善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修订医师执业范围有关规定。(五)加强临床实验室管理。完善实验室检验的技术指标体系。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能力现状的调研。修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推进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 (六)完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

8、机构审批管理。制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变更管理有关规定。建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七)继续大力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完善院务公开考核评价制度;修订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制订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 ,完善医疗广告管理制度,强化医疗广告审查。(八)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通过上述工作,全面推进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二、逐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和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和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制,规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专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与建设,逐步建立国家级、区域性专科医疗质

9、量控制中心。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制定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重点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如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临床实验室等。(二)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准入和管理制度。制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建立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和准入制度。对重点医疗技术实施国家级准入和管理,如神经血管介入、干细胞移植、人工关节植入等。(三)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继续完善医疗服务标准体系。制定重点病种临床路径。推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临床应用,适时启动修订再版工作。修订完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研究制订电子病历基本规范。7(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有关政策,在全

10、国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五)继续推进病人安全目标的落实。(六)开展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工作。研究制订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办法 。进一步推动口腔、骨科、儿科、眼科等专业的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实施工作。(七)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建立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监测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抽样监测系统,完善药物合理使用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增强对药物不良事件的敏感性并有效应对,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合理用药目标。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工作,促进抗

11、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修订下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继续推进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工作。继续推进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八)进一步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建立急救服务规范、急救网络设置原则,开展急救人员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研究制订院前急救管理办法 。开展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灾难医学学科体系框架。(九)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三、加强血液管理工作,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12、(一)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注重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与红十字会共同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二)贯彻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逐步建立并完善采供血网络建设。在偏远地区设置中心血库和储血点,力争做到血液供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进一步完善血站质量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督导工作,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修订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四)修订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完善临床用血的评价体系,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完成重点科室临床输血指南的制定。8(五)贯彻落实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和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 ,促进浆站质量规范化的建设。(六)完成血液运输

13、标准 、 血液储存标准 、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好献血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工作,继续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庆祝活动。四、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进一步贯彻实施护士条例 ,制定并公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 、外籍护士来华执业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并组织实施。(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 的各项措施,组织开展实施情况的调研和评估工作。(三)开展专科护理领域护士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根据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开展并完善重点专科护理领域护士骨干的培训工作,逐步规范我国专科护理领域护士的培训

14、工作,促进临床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四)研究并制订医院护理管理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工作标准和临床护士人力配备指导原则,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五)加强护士执业注册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并完善护士执业注册工作。(六)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性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系统,研究制定突发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程序,继续完善有关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性标准及规范。五、继续做好防盲治盲、戒毒和医疗康复等工作(一)贯彻落实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06-2010 年) ,加强统筹管理,落实工作任务并做好评估工作,全面推进防盲治盲工作。通过“中西部地区儿童先天性疾病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项目”的实施,继续开展中西部地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工作。(二)做好禁毒法贯彻落实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文件。根据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规范戒毒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继续做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有关工作。9(三)加强康复工作的调研和指导,研究提出推进医疗康复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提高康复医学发展水平。积极开展唇腭裂救治和防聋治聋等公益项目工作。附件 2医政司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主要职责:负责拟订医疗机构、血站和医务人员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