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513991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钢铁工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优越性1.1 能够减少企业投资压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1) “投资-运营”模式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项目的建设资金由项目公司支付,随着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投资主体的变化,作为委托企业,减少了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环保专业公司利用其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成本,寻求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之间的优化和平衡。 (2)对环保设施运营者来说,其专业特长就是环保设施的设计、制作、安装、运营,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做精,减少工业企业负担。一方面,设施的操作人员由环保设施运营者负责投

2、入,专业素质较高,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从而保证环保设施的完好率和处理效率,延长环保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减轻企业的人员负担;另一方面,环保设施的备品、备件也由运营者负责,可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 (3)在通过提高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率来增加生产物料的回收率、通过提高环保设施的完好率来减少维修费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2 符合国家对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环保投融资机制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其表现在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

3、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同时提出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并 “要以市场化为主体,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 。国家重点资助扶持的环境保护服务业主要有:工业污染治理专业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主要是针对采用先进实用的环保技术或技术集成的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门从事环保设施的商业化第三方运营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产过程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营也可以实现市场化运作,工业企业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合同关系将污染防治的任务交由环境服务企业承担;而专业从事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环境服务企业,可以利

4、用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及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管理的专业优势实现污染防治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行,这将成为企业污染防治的一项新的模式。 环保专业化管理能够确保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最大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使所投入的资金能真正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环境保护部将环境保护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归纳为:治污集约化、产权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即“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企业化)和社会化” 。 2.3 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推行,打开了钢铁工业在环保与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领域投资的新渠道,实现了环保设施的社会化投资、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规模

5、化发展的目标。钢铁企业与环保专业投资运营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使得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专门的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来解决,使钢铁企业可以专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效率。同时,还推进了环保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了环保科技型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实力。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实施 方式 “投资-运营”模式实际上是环保企业与钢铁企业之间的一种风险合作,它根据合作者的专长,通过资源、风险和收益的适当分配来满足各自的需要。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模式不仅可适用于新建钢铁企业,根据其分配内容的不同,还可以有多种合作方式(见表 1) 。表 1“投资-运营”模式实施方式描述 实施方式1)

6、投资-运营 描述:适用于新建企业。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即将环保设施作为独立的、特定的业务,委托给专业化的环保公司,由环保公司负责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环保公司拥有这些设施的产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通过运营这些设施而向钢铁企业提供特定服务收取运营费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2)购买-运营 描述:适用于建成企业。钢铁企业将已有的环保设施出售给专业化的环保公司,由环保公司运营并收取服务费。 3)设计-建设-运营 描述:适用于新建企业和已建成企业。相当于 EPC(工程总承包)+运营,环保设施的资产所有权人为钢铁企业,环保公司通过 其技术专长为企业提供先进的工艺设计或对已有设施进行改造,并对环保设施进行运营从

7、而收取合理报酬。4)租赁-运营 描述:适用于新建企业和已建成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人为钢铁企业,将环保设施租赁给环保公司,环保公司对该设施运营。4 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模式的风险及规避方法 4.1 交易结构 环保专业公司对钢铁企业的“投资-运营”项目的实施,一般会以出资设立的“项目公司”为主体,在实施过程中交易结构及各方对于“投资-运营”行为可能造成的风险如下图。4.2风险识别及规避方法 采用“投资-运营”模式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是,由于某些随机因素引起的投资项目的总体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程度和出现这种差异可能的大小。对于钢铁企业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营”的模式而言,依据交

8、易对象的不同,可将项目的风险分为四类:工程风险、运营风险、资金风险、政策及法律风险。 (1)工程风险 工程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的建设过程,如由于设计、施工、采购过程中人员的失误、环境变化等影响因素而出现的风险。2)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的运营过程,如由于管理、输入条件等发生变化而出现的运营效果低于预期或运营成本高于预期等风险。另外,由于专业环保公司实际上为钢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定向服务,而非面对公开市场,运营期一般较长,因而会出现投资回收风险和收益降低风险。(3)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于项 目的融资阶段,可能发生融资的困难以及利率的上涨。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9、4)政策及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主要包括环保政策风险、税收政策风险等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可通过加强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对国家政策变化的分析和预测,使各项决策能够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规避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指各类合同纠纷风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风险,可通过咨询专业机构,以便更专业地审查合同等相关法律性文件以及积极遵守各类法律法规制度以规避风险。5结语 在钢铁工业中,污染防治设施采用“投资-运营”的模式,是实现投资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服务价格的先进的融资方式与业务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投资-运营”模式具有减轻企业财政负担、提高项目运作效率、降低项目

10、投资风险等诸多优点。此外,采用市场投资方式,还能使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以及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效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应根据其交易结构的特点,在各个环节对风险予以识别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并根据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确认合作方式及风险分配,从而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共赢的目的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资金风险及规避方法风险名称 风险因素 受损方 规避措施 建设资金 投资方融资出现困难, 使用方 采用多种融资渠道不到位风险 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运营流动 流动资金短缺造成资金短缺风险 向下游的支付困难 项目公司 甲方按时支付运行费;加强资金预算管理;获取母公司的

11、资金支持金融风险 利率波动 投资方 适时洞察利率市场,管理好利率风险;选择固定利率合同或者浮动利率合同;选择还款计划表 3 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运营风险及规避方法 风险名称 风险因素 受损方 规避措施 服务不达标风险 因管理或输入条件等改变造成不能 满足合同承诺的服务要求 使用方 合同中完善罚款条款;长期无法达到要求时启动退出机制;由项目公司提供履约保函;完善生产预案体系 服务稳定性风险 服务质量降低;因需求提高而使既有设施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使用方 加强生产管理;持续进行生产改进 运营安全风险 自然灾害;工伤事故 使用方 项目公司投资方通过购买财产保险进行转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成本控制风

12、险 运营成本高于谈判预期 投资方 成本动态管理,建立合理调价机制管理风险 运营接口多,管理复杂性提高 使用方 明确划分界面,建立有效的联络机制支付风险 使用方未按时支付或未足额支付运营费造成项目公司流动资金短缺 项目公司 由使用方提供履约保函表 2 实施“投资-运营”模式的工程风险及规避方法风险名称 风险因素 受损方 规避措施 技术风险 由于技术方案不合理而导致设施达不到预定功能 使用方项目公司投资方 充分论证技术方案 质量风险 施工质量差、设备配置水平低 使用方项目公司投资方 建立受控的采购程序,聘请独立的工程监理机构 进度风险 工程进度达不到使用方总体的进度要求 使用方项目公司投资方 对工程的管理纳入委托方的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损失风险 自然灾害、管理不善引起的财产损失、工伤事故 使用方项目公司投资方 加强管理;通过购买保险进行转移管理风险 工程接口不明晰造成部分管理空白 使用方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