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

上传人:luoxia****01806 文档编号:4511408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361”“361”教学模式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教学模式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班级班级 高一(高一( )班)班 姓名姓名 编号:编号: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 第第 1313 课课 课题:课题: 张衡传张衡传 (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学习的主题:了解作者、张衡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题:了解作者、张衡以及相关知识 理解并掌握文言基础理解并掌握文言基础 整体把握内容整体把握内容编制人编制人: : 张瑞风张瑞风 审定人:审定人: 励志名言: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励志名言: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学习目标

2、学习目标】1 1、 了解作者,了解张衡以及张衡的贡献了解作者,了解张衡以及张衡的贡献 2 2、通读课文,理解并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语句、通读课文,理解并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语句 3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预预学学案案一、学法指导:一、学法指导:自研,自研,请用请用 8 8 分钟速读相关知识,勾画出重点以人文积淀。分钟速读相关知识,勾画出重点以人文积淀。1 1、作者与作品简介、作者与作品简介范晔(范晔(398398445445) ,字蔚宗,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字蔚宗,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

3、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 。 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史记 、班固(东汉)的班固(东汉)的汉书汉书 、范晔(南朝宋)的、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后汉书 、陈寿(西晋)、陈寿(西晋) 三国志三国志合称为合称为“前四史前四史” ,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2 2、张衡简介、张衡简介张衡是伟大的科

4、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张衡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

5、品。他的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二京赋 ,达到了汉代大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张衡环形山” ,将小行星,将小行星 18021802 命名为

6、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张衡小行星” 。3 3、解题、解题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传记种

7、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和对人类的贡献)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语气的轻重缓急。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语气的轻重缓急。三、结合课下注释,边翻译边批注文言文重要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三、结合课下注释,边翻译边批注文言文重要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完成在课本上)(完成在课本上)难词难句解释。难词难句解释。 (1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 礼记礼记 缁衣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

8、常。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疏: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谓举动有其常度。 ” 楚辞楚辞 九章九章:“孰知余之从容。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注: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从容,举动也。 ”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2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 111111 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14114 年(安

9、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15115 年迁太史令,年迁太史令,121121 年(安帝建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126 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五载” ,即公元,即公元 121121 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 126126 年又复为太史令的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五载” 。 (4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证据”讲。讲。 (5 5) “举孝廉举孝廉” 、 “辟

10、公府辟公府” 、 “累召不应累召不应” 、 “公车特征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 6) “拜郎中拜郎中” 、 “迁为太史令迁为太史令” 、 “积年不徙积年不徙” 、 “再转复为太史令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左迁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

11、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 _ 探探究究案案设疑互探(设疑互探(1010 分钟)分钟)展示评价(展示评价(1010 分钟)分钟)2(一)(一)探究内容探究内容1 1、准确翻译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 1)群学,学科组长组织小组)群学,学科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认真读文研讨,形成成果,成员认真读文研讨,形成成果,拟写答案。拟写答案。(2 2)指定成员准备展示。)指定成员准备展示。(3 3)答案要求书写认真、规

12、范,)答案要求书写认真、规范,形成习惯形成习惯展示要求:每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快速高效展示,小组互评,教师点拨。展示要求:每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快速高效展示,小组互评,教师点拨。1 1、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 2、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 3、 衡乃拟班固衡乃拟班固两都两都,作,作二京赋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

13、应。,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4 4、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5 5、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所记,未之有也。6 6、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记地动所从方起。7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