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0693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1989.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樊樊 纲纲改革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是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显然是有其特殊 性的,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运动而形成的诸种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动 说、需求转移说、成本推动说、理性预期说等)都不能圆满、确切地说明 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然而,任何进行 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必然要发生通货膨胀以及其他一组相关的经济 现象,又说明这种通货膨胀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经济理论的任务就是要 基于我们的特殊实践把那个特殊的内在必然性揭示出来。 任何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有着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 行机制方面的深刻原因

2、;要说明经济改革中发生的通货膨胀,就必须把经 济改革过程中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宏观经济基本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说明一遍。因此,本文将通过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在传统机制 与改革后形成的机制的对比中,着力于对公有制经济中机制改革、结构调 整、经济增长和价格运动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实证研究,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元主权机制”、“摩擦性通货膨胀”等理论概念, 作为对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的理论概括。改革十年,经济运 动的某些客观规律已经显现出来,本文也是对这种支配着改革和改革过程 中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行理论总结的一个尝试。一、结构调整成本与一、结构调整成本与“实际生产可

3、能性边界收缩实际生产可能性边界收缩”经济理论分析中通常假定一个处处平滑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1 中虚线所示)。但在这当中所包含的假定是:(1)固定资产是可以随意在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转移的;(2)为达到生产结构调整目的而进行的这种设 备转移,是不需花费成本的。显然,这只是一种理论假定;它只适用于生 产结构局部、边际的调整问题。 在现实中,特别是在面临生产结构重大调整问题的时候(这是我们所 面临的问题),上述假定是不适用的。第一,由于固定生产要素结构的限 制,生产可能性边界虽然不完全是直角式的,但只有一部分是外凸的(如 图1中实线所示)。我们称这样的曲线为“实际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所突 出表明

4、的一点是,社会生产若落在它的垂直或水平部分上,是无生产效率 的。换言之,不进行固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调整,就不能有效率地生产 出任意一种比例的产品组合。第二,从一种生产结构调整到另一种结构, 对社会来说是要花费成本的,这包括:(1)重新配置、改装生产设备的费 用,包括搬运、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等;(2)转产改造过程中的设备闲 置期(这可以具体表现为“无订货”的被迫闲置);(3)资源的绝对损失, 这指的是有些厂房、设备绝对不能再经过转移场所或改造而用于其他生产 目的,只能报废,即所谓“沉淀成本”,所有这些成本都是对资源和社会生产能力的一个净扣除。当一部分资源被用于结构调整或在结构调整中闲 置、报

5、废时,能够用于生产产品的资源就必然减少,从而社会总的净产出 就必然减少。而这就意味着:给定技术条件和劳动生产率,结构调整必 然导致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收缩。 这种结构调整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收缩,也在图1中表示。在 物质生产资源配置结构由PPF1调整至PPF2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结构调整成 本,从而使理论边界由收缩至;PPF2只能实现在中(图中表现的特 殊情况是由K部门较大的结构转向C部门较大的结构,这将是我们重点分析 的情况)。在动态过程中,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收缩也就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 降低。从理论上说,只要社会生产在同一条(理论)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进 行,社会总产值的增长率就是一样的,都

6、是充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潜 在的增长率”;但若生产是沿着另一条边界进行。便出现了生产规模或增 长率的差别。而生产可能性边界收缩则必然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下降。 这样,我们从物质生产条件本身得出:高增长率与经济结构调整是相 矛盾的。二、传统经济机制:计划者主权与实际生产者价格二、传统经济机制:计划者主权与实际生产者价格1计划者偏好与传统的“计划者主权机制” 典型、纯粹的国有制经济传统运行机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资源 配置、社会生产在计划当局的统一计划下进行;(2)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 以实物量为主要指标;(3)物资调拨和流通中所依据的核算标准是固定的 计划价格;(4)消费者由其所处的“非所有者”

7、经济地位的决定,不必考 虑积累。还有一条,即国有企业的(货币)预算软约束,但这一条不过是 上面前三条特征的一个逻辑结果。 以上各种规定性在我们以下的分析中都将起作用,但这里具有首要意 义的是第一条,即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是按照计划当局的统一计划进行的, 并且,生产计划本身是按照计划者选择的比例结构制定的;经济学将计划 者进行选择时所依据的优劣标准称为“计划者偏好”,我们称这样的经济 机制为“计划者主权机制”。在这里,“计划者”这一概念指的既是国有 制的所有权代表,也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者和经济计划的制定者。 我们将涉及的主要是投资物品与消费品生产比例的选择问题。计划者 根据自己的偏好尺度和对未来各种

8、情况的预期,对该比例进行选择,我们 称其为“计划者积累倾向”。若计划者认为社会应较多消费,则说其“积 累倾向较低”;若计划者认为经济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则说其“积累 倾向较高”。在图2中,我们用曲线J表示计划者积累倾向(经济学文献中 通常以一条直线K表示计划者偏好,称为“康德洛维奇射线”)。 2计划者积累倾向的历史特点与“投资偏重型”经济结构 计划者究竟有怎样的积累倾向,是由许多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的。就制度因素说,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必须考虑生产资料的积累问 题;从物质因素说,公有制经济迄今都是建立在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压力特别强烈、明显。因此,计划者历史地具有较高

9、的积累倾 向,并往往把增长速度放在各项目标之首,并为此而把国民消费压在较低 的水平。在图示上,这表现为曲线J的斜率较大。同时,我们将J线画成上 凸形,其理论涵意是:经济越落后,计划者会越强调积累和增长。 由这种积累倾向引导(命令)运行的经济,必然将较多的资源投入生 产资料的生产,使得经济结构中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 称以此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为“投资偏重型”结构。图2中的实际生产可能性 边界PPF便体现了这种结构。在此我们看到,以往的计划者积累倾向会体 现在今天的实际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3生产者与计划者的一致性 深入的分析能够表明,即使在最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企业(以及 地方和专业

10、部门)都不仅仅是中央的“棋子”,它们也有自己的特殊经济 利益,并为了追求这些利益而采取行动,干预计划决策。但是,在我们所 讨论的问题当中,国营经济中作为生产者的企业的偏好,与计划者偏好在 基本点和作用方向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地方、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中央 “基层代表”的规定性,是中央计划者的微观化、基层化,否则中央计划 就谈不上落实;另一方面,在追求高积累和生产规模扩大这一点上,生产 者与计划者也是一致的:基层的规模扩大,符合基层的特殊利益。特别是, 在计划者积累倾向引导下投资偏重型经济结构一旦形成,基层利益本身也 由这种结构所规定,比如经常谈到的所谓传统体制中的“重工业集团” (利益集团)及其在

11、经济决策过程中的较大影响,就是以特定的经济结构 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利益的一致性和偏好的一致性构成传统机制下“投资 饥渴”或“扩张冲动”普遍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4体现计划者偏好的收入分配 生产计划的背面就是分配计划。要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积累,就 必须把较少的资源用于当前消费。因此,传统的经济机制下无一例外地都 必须将国民的消费水平长期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工人是几十年不变的低 工资,农民是几十年不变的低卖粮收入。 5体现计划者偏好的“实际生产者价格体系” 在开始涉及价格这个复杂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公有制计划经济中历史 地形成的“谜一般”的价格体系的时候,以下几个理论要点需要首先明确:第一,生产者

12、价格与消费者价格可以是不同的。 第二,产品价格对于生产者的实际经济意义在于它构成生产者收入; 生产者实际上面对的产品价格由生产者的实际收入构成;产品的名义价格 (即批发价或调拨价)减去上缴税利或者加上亏损补贴,才构成“实际的 生产者价格”。 第三,最重要的问题是,在传统机制下几十年不变的固定价体系,并 不是在这种机制之下形成的,而是在这种机制建立之前历史地遗留下来的。这种后来成为固定的名义价格的东西,既不反映几十年来变化了的资源构 成和技术水平,也不反映引导经济运行的计划者偏好它不是传统机制 运行的结果。而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却正是在传统的计划者主权机制下形成 了什么。显然,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恰恰

13、是在固定名义价格之外的、经常 处于变动之中的复杂的区别税利和补贴体系,传统机制下经济管理者把自 己钉在固定价格的石柱上,客观规律却通过变化的税利、补贴来为自己开 辟道路。 给定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任何一种计划者偏好都必然有一特殊的实 际生产者价格体系(比价关系)与之相对应。这是因为,实际价格是资源 和产品相对稀缺程度和产品“机会成本”的指示器;而在给定的资源、技 术条件下,引导资源配置的计划者偏好便决定着资源和产品的相对稀缺程 度,它必然要在实际价格中体现出来;若没有这样一种实际价格与之相适 应,计划者偏好便不可能在实际中得到贯彻,按计划进行的生产就无法维 持,在图2中,与计划者积累倾向相交的

14、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那一点的斜率的 绝对值(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即为按这一比例进行生产时所必 要的生产者价格体系;这一点的切线Pa即为价格线,或称“比价线”。在 平滑外凸的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是唯一的;这就是说,相对于任何一种 计划者偏好,比价线是唯一的。计划者偏好与实际的生产价格体系一一对 应。这就意味着,在计划者更偏重投资、增长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结果 必然是生产资料的实际生产者价格相对较高,而消费品的实际生产者价 格则相对较低,这表现为比价线斜率较小(这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理论所证 明的一个基本原理,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家如道布、兰格、布鲁 斯等也早已有所论述)。只要我们不是仅看到

15、那些根本不是在传统机制下 形成的名义价格和名义帐目,而是注意到那些在国民经济总会计帐上“多 余少补”之后的最终结果,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三、传统机制中的劳动者积累倾向和两种积累倾向的差异与矛盾三、传统机制中的劳动者积累倾向和两种积累倾向的差异与矛盾1传统机制中的劳动者积累倾向 我们这里的所谓“劳动者积累倾向”,指的不是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中 拿出多少进行个人储蓄(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而是指劳动者所 希望的国民收入总额中积累所占的比例;反过来,指的就是他们所希望在 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当前消费。“储蓄倾向”只是积累倾向的一个构成 部分,但不是全部。若假定储蓄倾向为0,劳动者将全部工资收入用于消

16、费, 但若他们认为全部国民收入中应有30用于积累,工资收入占70,则积 累倾向仍为37。这里,个人收入总和不等于国民收入,因而储蓄倾向不 等于积累倾向,是国有制经济的特殊情况。 传统的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的全民所有制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由于人 人都拥有平等的所有权,每个个别人便不能拥有特殊的所有权;普遍的平等的所有权必须由一个统一并唯一的机构即国家来代表;而当每个人的所 有权都外化、对象化到国家身上之后,每个个别人实际上便都不再处在所 有者的经济地位上,而只是观念的所有者;同时国家成为所有者的唯一化 身。这不仅是一个思辨的结论,也是客观的逻辑事实。这一逻辑事实具有 许多逻辑后果。在我们此处所关心的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经济后果是:在 国家面前,每个社会成员都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从而只有国家全权负 责物质生产资料的积累;而其他人都不是积累者,不必为此操心,而只关 心如何更多的消费。同时,个人消费的源泉即收入又都仅表现为工资,与 生产资料的积累没有直接的关系,消费品使用价值的另一个源泉即生产资 料的作用被掩盖了;历史上传统机制下无论国家积累多少,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