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0687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期中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在这个灿烂而充满活力的季节,你们迎来了迈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期中检查,这是一个新的 开端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愿你们调整好状态,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题,用“我手写我心” , 让智慧在白色的卷面上挥洒吧,让硕果见证你们的汗水和努力吧!加油,同学们!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17 分) 1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 分) 瘦骨 ln( )峋 清 l( )洗濯( ) 贮( )蓄 2古词填空 (9 分)(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_ ,_ 。 (3) ,吹面不寒杨柳

2、风。 (4) 写出含有“春”的一个完整的诗句。, 。 (5)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 (6)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7)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8)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 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 _。 3、名著是美的。 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他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 。(2 分) 4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 (2 分)骑乐无穷(摩托车

3、广告)改正: 一明惊人(眼镜治疗仪广告)改正 战痘到底(洗面奶广告)改正 金非锡比(金饰店广告)改正: 5、某宾馆客房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 90 元,谢谢! 问题:这张小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2 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一)轻 点 关 门(12 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 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

4、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 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我说:“千万别 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 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 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 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 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 ”听完后

5、,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 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 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 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 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响,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 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 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

6、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 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 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 福。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 分) 第一次: 。 第二次: 。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 分)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2 分)4、文章第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2 分)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独生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6、把第段画线处应

7、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2 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 阅读(二) 、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完成 1-5 题。 (10 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 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 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 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

8、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 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 “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 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 ”父亲并不退让, “难道这世界上糟

9、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 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 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 我新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 修改,那时我还未满 12 周岁。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 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

10、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 “糟糕透 了” ;“精彩极了” , “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 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第三段划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 分) 答: 。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2 分) 答: 。3.“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2 分)母亲对 我 父亲对我 4.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 3 个词语,依次填入下

11、面括号中。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3 分) ( )-( )-( ) 5.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1 分) 答: 。 三文言阅读 (一) (10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12、是 时期伟大 的 家,教育家。 (2 分) 2、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1 分)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 分) 人不知而不愠(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学而不思则罔( ) 诲女知之乎 ( ) 4、翻译句子。 (分) 为人谋而不忠乎?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 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3 分)例: 启迪: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卫灵公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公治长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学而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 (雍也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述而 1、第一则语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