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505564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8 年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年沪太一小学校工作计划来 源:沪太新村第一小学 沪太新村第一小学 发布日期:2008.04.25 10:16:21 阅读次数:885索取号:3101070114-202001-2008-002关键字:工作计划指指导导思想:思想:本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区局“圈链点”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契机,抓住机遇,狠抓落实,聚焦内涵,依法自主发展,继续坚持教育创新为先导,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主导,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依托校本资源,巩固和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

2、争创提供优质基础教育的窗口。工作目工作目标标: :1、初步形成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模式,深化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管理团队的专业成长,优化学校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格局。2、贯彻落实区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完善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和全程关注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注重长效管理,以两纲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与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3、进一步深化我校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提高基础型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三类课程相互

3、贯通,有机构成,力求达到课程体现办学思想。4、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主线,减负增效,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学的效能和质量。制定和落实教学质量改进计划,推进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5、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导力和提升力,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服务。6、认真实施“十一五”干部教育培养实施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和学校的“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加强管理,继续加大教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梯队建设,发挥梯队作用,形成骨干效应,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教学能力

4、、研究水准,构建校园学习共同体。重点工作:重点工作:一、形成管理模式,建立有序格局目标:形成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管理团队的专业成长,优化学校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格局。措施:1、继续系统修订学校规章制度,使学校制度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管理需要,以“重质量、讲实效,促发展”为原则,注重分层管理、细节管理,使常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注重管理的激励功能,注重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形成。2、完善校长负责制,形成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校本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保障作用,推进校务公开,最大程度激发师生的潜能,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遇到

5、重大问题共同参与解决,分工落实,责任到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效能。3、不断拓展干部培养途径,充分发挥干部潜能,条块结合,岗位实践,实行中层干部述职制。4、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凝聚教师合力,大力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培育“和谐发展”的校园精神。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健康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区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注重长效管理,以两纲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与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1、内铸师魂,外塑师表,强化德育意识,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大力弘

6、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努力争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的指导作用以及德育网络(校长室、德育处、大队部、年级组、班级)的功能,深入开展调研,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2、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实施生命教育,引领学生德性成长继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本学期以“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主题活动、社团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强化公民意识,进一步完善各年段德育目标的要求。3、细节文明,从我做起,加强行规训练,提升文明素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制定行为规范序列训练,天天练,周周评,加强对学生的日

7、常行为规范教育,完善督促检查考核、反馈、激励等机制,关注文明规范示范班评选的过程性管理工作,使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我的班级,我的家,强化常规管理,落实班级责任教育继续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开展班级管理评比活动,进行“我的班级我的家”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让班级成为温馨的家。5、家校互动,和谐育人,建立教育开放体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多渠道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知晓学校的工作,促进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开辟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聆听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用好家校联系本、家校互动平台、班网,做好家访工作。形

8、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三、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主线,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促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加强校本研修,全面构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1、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多,辅导要细,要求要严,质量要高”。(1)计划:每学期初,教师应迅速熟悉所任班级学生的学科质量状况,并在开学初制订教师教学计划,拟定学生学习能力训练的知识点,交教导处审核修订。(2)备课: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9、,在熟悉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据学情统筹安排单元以及课时的知识重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学习方法。重视练习设计的针对性,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学段和学生认知特点,深入挖掘学科中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内涵,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有效融合。(3)上课: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保证每节课 35 分钟有效性,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练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

10、,内容精选,设计精心,分量适当,难易适度,时间控制适当,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5)辅导:重视所任课程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作业反馈,同时要注意情感的调控,提高辅导的有效性。(6)学科活动:开展学科课外活动辅导,把课内延伸到课外,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进行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7)质量监控:通过精细化管理,完善三级监控机制,即自我监控、年级监控、学校监控。定期组织学科质量监控,对监控情况作及时分析报告,并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诊断性研讨。2、加强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辅导:上好每一

11、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全面提高课程教学的效能和质量,把好质量关,实现减负增效。把教学质量监控的结果与平时的教学工作检查、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简单地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教导处定期和不定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反馈,并将结果纳入每月考核。抓住教学的每一环节,关注每个阶段过程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度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3、以课题研究引领教改:根据学校提出的“以教学目的的研究制定为抓手,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工作思路,各教研组从实际出发,选好研究课题,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对重

12、点内容作重点研究。定期开展“三阶段两反思”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浓厚教研气氛。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作用,试行评选合格教研组和研究型教研组。学校、教导处、教研组为教师搭建平台,相关教研组轮流设计、主持开展教学展示活动,以教学目的的研究制定为抓手,注重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有效落实“两纲”,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制定和落实教学质量改进计划,以课堂为中心适当向两端延伸,内容涉及课堂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发挥教师合作效应,探索和制定沪太一小好课标准。四、推进课程建设,形成教学特色目标:全面实施二期课改,推进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强势学科,精心培育

13、信息技术、科技、民乐等教学特色。措施:1、加强基础型课程规范管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按照市教委精神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探究型课程继续落实走班制教学,提高探究型课程实施质量。通过“邓爷爷,我爱你”课堂教学展示,研究探究型课程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3、有序开发拓展型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平台。发挥教师特长和智慧,逐步形成沪太一小校本课程体系。五、提高科研素养,促进学校发展目标:强化科研兴校理念,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科研素养,进一步形成学校科研主课题和系列子课题体系,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命教育等项目研究,着力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14、与科研能力相长的教师群体,促进学校优质教育的实现。措施:1、完善科研课题管理手册,逐步建立并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建立科研申报、立项制度,课题实施制度,档案保存管理制度、课题结题验收制度。2、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形成更浓的教研和科研氛围,初步建立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科研骨干队伍。3、继续加大设备维护工作和师生培训的力度,以家校互动网站和专题网站为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找准发展项目,形成学校特色。4、进一步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以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课例论文等形式总结科研成果,并将成果进一步推广。六、形成骨干

15、梯队,提升专业水平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培养新型的能适应二期课改的合格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内容,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打造一支师德高、业务水平精、科研能力强的合作进取的学习型教师组织,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措施: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提倡以德为先贯彻落实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健全教师考核制度,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法规范班主任工作,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

16、可操作性。2、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提倡合作精神以教研组为学习共同体,依据学校教学工作思路,围绕“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主题,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3、以新课程实施为途径,形成骨干队伍根据“十一五”干部教育培养实施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和学校的“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以及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推广使用网上教研平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加强梯队建设,发挥梯队作用,形成骨干效应。发挥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校级骨干教师的优势,带头参与主题式教学研究,以学科特点、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引领教师成长,通过骨干领衔、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认真参与新课程实施,研培结合,培养一支“想干事、勤实践、多思考”的专业实践的骨干队伍。七、其他工作(一)科技工作1、以自然学科为龙头,各科渗透,开展研究性活动,普及科普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的使用与管理,保证实验率 100%。3、保证各活动组带队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