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马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2107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马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题报告-马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题报告-马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题报告-马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题报告-马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马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马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马 君昌乐县乔官镇北展中学2011 年 12 月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解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也是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 ”这主要是由于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或娱乐的最基本途径。英语考试中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占考试内容的很大比例,也是学生最不容易得分的关键之处。虽然平时教学过程中多多少少给学生时间阅读,但是忽视了语篇层次上的教学,使得阅读教

2、学“高投入、低产出”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片面、盲目的阅读观念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者未能掌握和使用适当的阅读策略。中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英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从学生以后的发展来说,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中学阶段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形成初步的有效的阅读技巧,不仅能提高英语成绩与技能,也能开阔视野,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势在必行。二、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目标1、概念的界定 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在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

3、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接受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对文章和作者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评判,同时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2、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将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学中以现有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扩大词汇量,增进语感。其次,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第三,采用科学的培养途径,通过持续性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贴近真实生活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2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总体目标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

4、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和策略。帮助学生善于、乐于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读促说” 、 “以读促写” 。(二)分级目标各年级课外阅读篇目(至少)累计阅读量七年级:30 篇 8000 个单词八年级:40 篇 2000 个单词九年级:50 篇 50000 个单词七年级:1具有正确拼读单词的能力。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在句、篇中的含义。鼓励学生学习使用字典。3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短文中获取大意。4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会进行表演。八年级:1能通过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词的含义。正确运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单词、词组。2能通读简单的故事、短文

5、,正确理解大意。3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所读的语言材料。4能根据故事情节改编表演。九年级:1能正确流利地进行朗读。2能从文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3借助工具书,提高理解的准确度和阅读的速度。三、策略与措施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初中学生大阅读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内容是否符合中学生的年龄与兴趣,是否吸引学生。同时阅读教学的开展要尽量与新课标英语的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3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介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1、集中强化词汇教学

6、“万丈高楼平地起” ,丰富的词汇是阅读大厦的坚实地基。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非常重要,而词汇量的增加要靠学生日积月累,要充分利用平时的教学契机并联系实际,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阅读词汇量的扩充。2、实行语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指在讲授课文时首先把学生引到课文的要点和中心思想上来。阅读的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相关信息。通过布置给学生重重任务,层层递进,由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彻底领悟文章思想。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首先,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 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

7、”与“热闹” ,实际上学生思维 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 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其次,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 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 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再次,提问设计应有“度” 。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

8、趣。 、深度(铺垫性设问) 、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们的与读书平。只有掌握正确英语阅读方法,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我们的研究就是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学生推荐,如扫读、略读、跳读、细读等方法,默读、朗读等形式。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4、扩大学生阅读数量 4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

9、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不断跟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根据各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教材,汇编出系统的阅读教材。教师每周可挑选出 12 篇较好的文章,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5、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首要在于选择读物,要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其次是对理解程度的要求要适当,对同一篇读物,随阅读遍数的增加再进而提出进一层的理解要求,使学生经过几遍阅读之后达到较好的理解程度;第三是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要逐步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默读、跳读、扫读、猜读等方法,以增进阅读的

10、速度。同时,要让理解与速度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谐发展。 四、取得成效在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效。(一)理论成效1、进一步验证了“利用阅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阅读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是最为重要,这是他们学习外语最需要的技能。阅读可以保持学习外语

11、的持久兴趣,巩固加强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发展智力(即: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推理等)。因此,阅读中对材料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可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2、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教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常用的三种有效策略: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细读(reading details) 。“扫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时间、名称、地点和数据。扫读前,首先要确定你要寻找的信息,想一想它们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决定到文章的哪一部分去找。然后就快速移动目光,直到找到所需信息,仔细阅读这一5部分就可以

12、了,没有必要再往下读。“略读”是一种理解大意,把握整体的快速阅读方法。略读时应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文章中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以及篇章连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词。略读只需一二分钟,它帮助我们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并使我们更好地跟上作者的思路。“细读”即在该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对关键词、句仔细琢磨,对没有学习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或自己的背景知识来推测其意思。读报时,会碰到很多新鲜的内容,因此我们常用五个“W” (What,Which,When,Where,who)和一个“H”(How)提问,引导学生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所在,学生可以通过“扫读”(scanning)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所在。至

13、于文章的细节,主要指导学生用“略读或跳读”(skimming and skipping)的方法,获取信息,快速完成。重要的细节鼓励用细读的方法来完成。3、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校近两个学期都会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等,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

14、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二)实践成效在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感到应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教学模式:1、 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的特点是:教师导入,学生感知 学生精读,教师讲解 巩固操练,内化语言操作过程:6(1)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

15、、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Heroes 时,老师先用图辅助动作讲述了白求恩的事迹,结合学生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课文学习,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预读课文,并获取有关信息。(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 YesNo question 或简单的 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如七年级教材中有“My favorite things”这样的主题。根据学生对周围的人物感兴趣

16、的特点,我们选了两篇关于家庭成员和同学的小文章,让学生们阅读。虽然涉及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但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爸爸正在干什么,妈妈在干什么,同学英语说得好不好等。因此学生容易理解,看起来也并不感吃力。接着老师就文章中的语法点、时态稍加点拨,学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2、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自读理解 交流讨论 小结巩固这种教学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他们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例如,下面是一首儿歌,你能概括出它的主旨大意吗?Spring is gay with flowers and songs, Summer is hot and days are long. Autumn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Winter brings snow and the New Year again.这首儿歌描述了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