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501987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苏教版史记选读屈原列传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2、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3、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教学重点:(一)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二)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教学难点:司马迁借议论阐释自己的见解。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要点: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本节课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由端午节导入,联系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共同主题:史记的理想人格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投影 1:端午

2、节介绍:端午节介绍: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等等。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端午节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

3、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公元前 278 年,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4、“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国际之争:端午节国际之争:端午节本来是中国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保护珍惜让韩国提前申请拾遗。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 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在 05 年 11

5、月 25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抢先申报胜利而告终。网民、社会各界对此出现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愤慨、失望、淡然或反省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为:韩国把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投影 2:(齐读)端午感兴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投影 3:课题二、了解屈原(学生介绍、师生补充)投影 4:(一学生朗读)屈原(约前 340前 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

6、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 “骚”并称。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投影 5:(一学生朗读)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 篇)、九章(9 篇)、招魂,凡 23 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7、。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 172 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三、分析字词1 生板演重要字词并解释,写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析。2 重点分析第 3 段:(1)集体朗读;(2)选择重要语句进行翻译练习,师生共析;(投影 6)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天是人类的

8、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3)投影 7:全段译文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

9、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

10、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4)背诵重要语段。 (投影 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3 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投影 9、10)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9、亡走赵,

11、赵不内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词类活用:(投影 11、12)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 7、蝉蜕于浊秽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10、时秦昭天与楚婚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今异义:(投影 13、14)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而能与世推移4 整理句式。判断句:(投影 15)1、 “离骚”者

12、,犹离忧也。2、天者,人之始也3、秦,虎狼之国。4、此不知人之祸也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被动句:(投影 16)1、方正之不容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而自令见放为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是以见放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状语后置句:(投影 17)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5 整理成语。 (投影 18)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

13、又作“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削减,分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6 基础练习。 (投影 19、20、21、22,共 7 题)四、梳理脉络1 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 (投影 23)任(第 1 节)疏(第 2 节)绌(第 4 节)迁(第 10 节)沉(第 11 节)2 给文章分层。 ( 1 / 2-3 / 4-9 / 10-12 / 13)3 拓展:本篇传记的行文用字对我们写作的启示。一般人物传记按人物生平进行写作,本文缺少什么?幼时。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幼时无关紧要。 (联系:韩信)有何写作启示?详略得当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义,理清了行文思路,对屈原的命运和遭遇有了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着重分析屈原的政治主任和优秀品质,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六、布置作业(投影 24)1 巩固字词及语段背诵。2 思考:文章展现的屈原的政治主张和优秀品质有哪些?作者的写作方法和一般的人物传记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