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01042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一、引言一、引言1.1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2009 年底,山西省人口为 3427.3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1576.09 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 45.99%;乡村人口为 1851.27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54.01%。山西 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群山与盆地相互交错,土地贫 瘠,土壤沙漠化严重,全省经济水平相差不大,但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对于广 大农村而言更是相对落后,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农民及其子女能否接受 良好的教育,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对农民不仅要重视物质 文化建设,也应该注意教育文

2、化建设。这样才能做到相辅相成,实现真正的发 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农村教师资源匮乏,由于农村的落后,几 乎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同时由于教育成本的提高,很多农村学生过早的外出打 工,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减少。这种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背道而驰的, 也与我国的基本国策不同。因此,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 育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1.2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1.2.1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 通过

3、对农村教育的教育现状的分析,理清现在山西农村教育存在的瓶劲,并找 出相对应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山西科学发展、建设 中部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21.2.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已 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既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更对农村 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但就现有农民的文化发展水平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因此将强农村教育势在 必行,通过解决山西农村教育

4、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立山西农村教育制度保障 系统、改善陕西山村教育投资途径、构建山西农村教育投入保障体制、进一步 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控制农村 中小学辍学的现象,切实加强农村教育等方面下大力气,抓紧抓好。通过研究, 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对政府制定和推动农村教育的措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近年来,有关农村教育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主题。上个世纪世界一 些发达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国 际背景和全球意识。借鉴学习研究

5、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新模式,对于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3.11.3.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赫尔巴特(Herbart,F.J)于 18 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 育学理论体系,从此之后便开始领导西方国家教育学的主流。从上个世纪 80 年 代开始,在西方教育学派出现了冲突论(Conflict theory)学派与解释论 (interpretative approach)学派。冲突论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柯林斯 (Collins,R)与英国的阿切尔(Archer,M.)等人;解释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 有英国的伯格(Ber

6、ger,P.L.)和卢克曼(Luckman,T.)等人。也出现了宏观研 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学者弗劳德(Floud,J.E.)与哈尔西(Halsay,A.H.);理 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学家汉森(Hansen,D.A.)和英国的 布劳德福德(Broadfood,P.)等,这些教育学家对教育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这些人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但是现在发达国家的农村教育问题几乎不存在,因此可借鉴的不是很多。 1.3.21.3.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中国从研

7、究文献的数量看,直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或者以农村教育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在总体上所占比例很小。考察的文献主要来源于 教育类刊物,并具体统计了教育研究界有代表性的三种期刊。它们分别是教 育研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教育研究与实验这三种。 从已有的文献质量看,研究文献普遍缺乏深度,缺少真正反映农村和农民 生活困境和教育困境的文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已有文章的 作者多有官方的背景,官样文章多。这样的文章,往往几千字便奢谈中国农村 教育问题,似乎面面俱到但又大多空洞无物。它们已经习惯于先把官方的数字 进行一番罗列,再接着归纳出几条雷打不动的所谓的建议或措施。如此的写作 已经近

8、乎程式化和模式化,缺乏泥土的芳香。其次,文章的视野不够开阔,大 多都是站在教育的圈子里看农村教育问题。这些文章往往忽视农村问题背后的 社会、文化、经济、组织各方面深层底蕴和复杂联系。 目前国内农村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2:如孙志军、杜育红,农村居民 的教育水平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证据,教育与经济, 2004, (1) ;张玉林,通向城市的阶梯20 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 南京大学学报,2004, (4) ;社会结构的视角,秦玉友,杨兆山,农村社会阶层 结构的变迁与农村教育发展的重新定位,当代教育科学,2004, (22) ;教育的 视角,王生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9、及其对策,改革与战略, 2004, (12) ;文化的视角,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 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 (1) ,等等。 1.41.4 可能创新之处可能创新之处在有关农村教育的论文中,专门涉及到山西农村教育问题的少之有少,该 文章可为山西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一点参考。二、概念的鉴定二、概念的鉴定2.12.1 农村教育的概念农村教育的概念 农村教育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的总称,它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既包括 了农村初等教育、农村中等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了农村学校以外的农村家庭教育、农村社会教育,既包括普通教育,也包括职业教 育。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

10、大国,城市人口只占 28%,农村人口占 72%,约占 8.6 亿。在中国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 73%1。农村人口在教育资源的 占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属于教育的弱势群体。农村教育是相对于城市教育的 概念,它的提出主要反映了追求教育公平的价值概念。 2.22.2 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公平价值的延伸,并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公平是公共政 策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因此,对教育公平的分析将有助于对相关政策开展更 为深入的探讨。 2.32.3 教育功能理论教育功能理论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能,唯其性质与强度因情况不同而已。宽泛而论, 关于教育功能的思想由来已久。具体包括一、增强人们

11、的知识能力。二、培养 高素质人才。三、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四、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三、山西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三、山西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3.13.1 山西农村教育现状山西农村教育现状 山西省共有农村中小学 20000 多所,幼儿园 1200 所。共有中小学教师 24 万人左右,在校学生 400 多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 12%。全省有 90 个县(市、 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了 97%。从全 国范围看,山西省基础教育规模相对靠前。2007 年,山西普通高中、初中、小 学数分列全国第 12、第 16 和第 8 位;每十万人口中的高中、初中、小

12、学在校 生分列全国前列;高中、初中、小学的专任教师人数全国中等水平3。但是下 放到农村中这一数字仍然很低,有很多缺少老师或者老师质量不高。教学环境 条件差,与城市学校相比相差悬殊。 3.23.2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山西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3.2.1 县(区)级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县(区)级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 省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占 GDP 比例偏低,仅为 2.8%左右(全国平均 3.2%) 。贫困县无法履行“以县为主”的办学责任,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 农村教育经费缺口,中小学公用经费得不到保障,特别是税费改革以后,农村 中小学运转更加艰难。大多数县(区)保工资任

13、务很重,难以落实国家和省上 有关中小学公用经费的规定。 3.2.23.2.2 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山西省大多数县(区)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投入不到位、监督机制不 健全,致使转移支付和其他教育专项资金被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任意克 扣和挪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 “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体制,造成教育收费 资金无法实现按时、足额返还。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 大部分地区很难在开学初划拨到学校,致使一些学校靠贷款度日,形成了“两 免一补”面越大、学校运转越困难的怪现象。 3.2.33.2.3 农村教育发展资金缺口巨大农村教育发展资金缺口巨大 一是教师工资拖欠

14、和“普九”欠债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尚未“普九”的 县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 因素。据不完全调查,在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中,贫困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占到 40%左右(全省约 20 万人) 。每年有 15%左右的初中毕业生(约 10 万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到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尽管大多数职业学校都采取了一些减免、缓交学费的政策,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2.43.2.4 办学条件方面差办学条件方面差 主要表现为一、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不足、素质较低。山西省基础教育阶段 师资队伍整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的现象长期存

15、在。农村乡镇以下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二、 农村基础教育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危房改造任务艰巨。目前山西省中 小学需要改造的危房 200 多万平方米,约需投入 10 多亿元。 三、实验、图书 及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主要是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验和体、音、 美等设施设备、图书室藏书等普遍缺乏或没有,致使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无 法按照国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要求实施课程计划。 3.33.3 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山西西省基础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 之间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尤其 是

16、城乡差距最为明显。导致农村师资、生源流失日益明显。这一方面增加了农 村教育资源配置成本,另一方面造成学校运转困难,农村教育发展水平难以提 高。这严重制约了山西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二,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基础教 育的优质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无法满足家 长对子女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需要,这也是长期以来“择校” 、 “教育乱收费” 等热点、难点问题难以彻底有效解决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农村子女享受不到 优质教育资源。四、山西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四、山西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4.14.1 经济落后经济落后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是全国贫困县所占比例较高的省份之一。地区 地理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极差;交通阻隔,信息 闭塞,导致社会发展程度低。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干旱贫瘠,自然条件本来就极 差,加上长期资源滥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由于 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的诸多不利因素。造成多数地区十分贫困,尤其是吕梁和 忻州地区更严重。这是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差的主要原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